首頁 資訊 中醫(yī)教你利用經期補氣血

中醫(yī)教你利用經期補氣血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15年07月14日 14:42

補氣血 經期補氣血 經期前后補氣血

  中醫(yī)支招教你經期前后補氣血

  1、月經前期

  指月經每月提前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月行經2次,又稱為“月經超前”。氣血虛弱的人一般都會出現(xiàn)血量多而色淡紅、質清稀,疲憊乏力,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面色無華,舌質淡。

  這種情況就可以在冬天補補氣血,建議立冬后用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將雞洗凈,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后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周期服3-5劑。

  2、月經后期

  是指月經周期后6-7天來潮,也包括40-50天行經1次,這種情況叫做月經錯后。這種情況表現(xiàn)為頭暈沒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膚干枯,舌淡苔少。

  這種情況可以在冬季補血調經,用羊肉500g,黃芪、黨參、當歸各25g,生姜50g。將羊肉、生姜洗凈切塊,輔料用布包好,加適量的水放進砂鍋里。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經后,每天1次,連服3-5天。

  3、月經過多

  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氣虛者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

  可用老母雞1只,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4、月經過少

  指月經量少,1-2日即凈,或點滴即止,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干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多屬血虛型。

  宜補氣養(yǎng)血以養(yǎng)沖任,可用雞血藤9-15g(干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山藥栗子豬肚煲

  【主料】鮮山藥500克栗子50克豬肚1個

  【配料】生姜料酒精鹽適量

  【制作方法】鮮山藥去皮,洗凈,切塊待用。栗子去皮洗凈待用。豬肚用面粉或精鹽、促反復搓洗數(shù)遍后,用水洗凈切塊,加姜、酒、清水適量,煲至八成熟后,加山藥、栗子煲熟加適量精鹽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益腎調經

  【食譜分析】山藥入肺、脾、腎三經,補肺健脾益腎,性平而不寒不燥。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能養(yǎng)尉健脾補腎止血。豬肚味甘性溫,入脾、胃經,為血肉有情之品,健脾胃,補虛損,是虛勞羸弱者營養(yǎng)的佳品。

  黑糯米粥

  【主料】大棗30克桂圓10粒黑糯米100克

  【配料】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大棗洗凈待用。桂圓去皮洗凈待用。黑糯米洗凈,加入大棗、桂圓適量水煮成的粥狀,依口味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功效】溫腎健脾補血調經

  【食譜分析】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wèi),生津液。大棗中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桂圓肉味甘平質潤,能養(yǎng)血安神,補心益脾。黑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能補中益氣。

(責任編輯:林小萍)

相關知識

中醫(yī)教你利用經期補氣血
這些癥狀提醒你需要補氣血了
女人如何補氣血 注意這5件事
氣血不足如何正確補氣血
體寒會影響生育嗎 中醫(yī)教你經期調養(yǎng)驅寒
女人氣血很重要 7種食物能補氣血
經期腰酸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緩解辦法
女人補氣血的中醫(yī)食療方
中醫(yī)揭秘:怎樣補氣血效果最好
女性經期拉肚子怎么辦

網址: 中醫(yī)教你利用經期補氣血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272.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