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常見病的健康教育及預防PPT幻燈片.ppt
1、兒科常見病的健康教育及預防,兒科 朱培培,1,兒童佝僂病 兒童缺鐵性貧血 兒童手足口病 兒童支氣管哮喘 兒童支氣管肺炎 兒童腹瀉 反復呼吸道感染,2,兒童佝僂病,定義: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我國嬰幼兒的常見病,遍布于全國各地,尤以北方各省、山區(qū)為多。佝僂病是因缺乏維生素D引起體內鈣磷代謝失常,造成骨骼鈣化不良而致骨骼病變。佝僂病雖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生長發(fā)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易并發(fā)肺炎、腸炎等感染,引起骨骼畸形。,3,1.初期: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精神癥狀,小兒多汗,夜驚,易激惹,煩燥。多汗與室溫,季節(jié)無關。此時骨骼癥狀不明顯。 2.激期:除上神經精神癥狀更明顯外,主要是骨骼改變:如方顱、前囟遲閉
2、、乳牙萌出推遲、雞胸、“O”或“X”形腿、脊柱后凸畸形等。 3.恢復期:臨床癥狀如激惹、煩躁、出汗等逐漸好轉而至消失。 4.后遺癥期:活動期臨床癥狀消失,僅嚴重佝僂病患兒后遺輕重不等的骨骼畸形。,臨床表現(xiàn):,4,病因:,1.維生素D攝入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3.生長速度快:骨骼生長迅速,鈣磷需要量大,相對容易缺乏維生素D。 4.其他疾病或藥物作用。,5,預防,1.首先要注意孕婦及乳母的飲食和多曬太陽,在孕期后三個月可服用魚肝油和鈣制劑。 2.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要及時添加輔食。 3.小孩要堅持戶外活動,即使在冬天也要注意戶外鍛煉,接觸陽光。 4.小孩出生后一個月左右開始給維生素D預防,可用魚肝油制
3、劑。5.定期兒童保健,及早發(fā)現(xiàn)佝僂病。,6,缺鐵性貧血,定義:在醫(yī)學上,6個月6歲的小兒血色素低于110g/L,614歲的小兒血色素低于120g/L為貧血。貧血的原因很多,兒童最常見營養(yǎng)缺鐵性貧血。這種病主要發(fā)生在6個月3歲的小兒,它對小兒健康的危害很大。我國調查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患病率約為23.25%。,7,臨床表現(xiàn):,煩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反應減慢、食欲減退及異食癖等現(xiàn)象時,就有可能缺鐵了。一旦發(fā)覺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變得蒼白,估計出現(xiàn)了缺鐵性貧血。,8,病因:,1.出生后鐵攝入量不足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2.嬰兒期生長發(fā)育快,先天性儲鐵不足也是
4、致病原因。 3.疾病的影響。 4.慢性出血性病等。,9,治療及預防,1.合理喂養(yǎng),適當添加輔食,補充鐵劑。 2. 積極治療母體疾患,治療母患缺鐵性貧血。 3.防治腸道感染性疾病。 4.對中度以上貧血則需藥物治療。根據中醫(yī)辯證采用益氣養(yǎng)血,健脾開胃,補益心脾的治療方法。西醫(yī)常用硫酸亞鐵和富馬酸鐵等,鐵劑治療3-4周,貧血即可得到糾正。 5.除非極嚴重的貧血,一般不需要輸血。,10,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xiàn)口痛、厭食、低熱、手、足、
5、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癥治療。,11,臨床表現(xiàn),急性起病,發(fā)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xiàn)散在皰疹或潰瘍,位于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也可波及軟腭,牙齦、扁桃體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xiàn)斑丘疹,后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后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xiàn)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xiàn)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xiàn)為斑丘疹。,12,病因
6、,有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 手足口病主要發(fā)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13,預防,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xiàn)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純翰灰佑|其他兒童,父
7、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wèi)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fā)現(xiàn)可疑患兒時,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wèi)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wèi)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14,支氣管哮喘,定義:小兒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是兒童的常見病。,15,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性咳嗽和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
8、,表現(xiàn)為胸悶、刺激性咳嗽,伴以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端坐位,常在夜間或清晨發(fā)作、加劇,通常是可逆的,可自行緩解或治療后緩解,但也可能癥狀加重,甚至死亡。,16,病因:,病因復雜,與遺傳和環(huán)境有關,常見的誘因有外在過敏原、感染、空氣中的刺激物、氣候變化、藥物、食物等?;純壕哂羞^敏體質,多數患兒以往有嬰兒濕疹、變應性鼻炎、食物或藥物過敏史,不少患兒有家族史。,17,預防教育,給予營養(yǎng)豐富、高維生素的清淡飲食。禁食魚蝦等引起過敏的食物。 鼓勵患兒做深而慢的呼吸運動,避免勞累。 家長要觀察哮喘發(fā)作的先兆,如發(fā)現(xiàn)呼吸不暢,喉部發(fā)癢等癥狀,應及時通知醫(yī)生。 保持屋內空氣流通,避免接觸過敏原
9、。,18,兒童支氣管肺炎,嬰幼兒時期容易發(fā)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統(tǒng)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黏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fā)育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間質發(fā)育旺盛,肺泡數少,肺含氣量少,易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齡階段的嬰幼兒由于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fā)展,容易發(fā)生傳染病、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等疾患,這些內在因素不但使嬰幼兒容易發(fā)生肺炎,并且發(fā)病比較嚴重。1歲以下嬰兒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擴散、融合并延及兩肺,年齡較大及體質較強的幼兒,機體反應性逐漸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強,肺炎往往出現(xiàn)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葉則為大葉肺炎。,19,病因,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均可誘發(fā)支氣管肺炎,
10、但以細菌和病毒為主,其中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為常見。一般支氣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鏈球菌所致,其他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流感桿菌、大腸埃希桿菌、肺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則較少見。近年來肺炎支原體、衣原體和流感嗜血桿菌有增加趨勢,病原體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數經血行入肺。,20,臨床表現(xiàn),一般肺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細濕啰音,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 全身癥狀。 咳嗽。 氣促。 呼吸困難。 肺部固定濕啰音。,21,預防,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0左右,濕度以60%為宜。給予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經常飲水及少量多次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
11、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減少肺淤血,以利炎癥吸收及痰液的排出。為避免交叉感染,輕癥肺炎可在家中或門診治療,住院患兒應盡可能將急性期與恢復期的患兒分開,細菌性感染與病毒性感染分開。,22,反復呼吸系統(tǒng)感染,定義:02歲,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過7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過3次; 35歲,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過6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 612歲,每年上呼吸道感染超過5次或者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23,臨床表現(xiàn):,大多數是由病毒引起,也可繼發(fā)細菌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鼻塞、流涕、咽部不適、咳嗽、嚴重者可出現(xiàn)高熱、畏寒、納差乏力等。它包括了以急性鼻咽炎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竇炎、中耳炎、咽扁桃體
12、炎、喉炎、會厭炎等。,24,病因:,1.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癥。 2.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營養(yǎng)不良。 3.先天性畸形、慢性病灶。 4.其它疾病影響。,25,預防:,控制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重在預防。 提倡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兒發(fā)生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幾率較人工喂養(yǎng)兒低。混合喂養(yǎng)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幾率也低于人工喂養(yǎng)兒,重點母乳是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保護因素。,26,腹瀉病,定義:兒童腹瀉是由多種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本病是兒科常見病,以6個月2歲兒童發(fā)病最多,嚴重時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并可造成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和死亡。本病屬于中醫(yī)的泄瀉范疇。,27,臨床表現(xiàn):,大便次數增多,性狀發(fā)生改變。表現(xiàn)大便稀糊樣、水樣、部分夾有粘液膿血,腹瀉嚴重,可出現(xiàn)脫水癥狀,如皮膚干燥,精神疲倦,小便減少等。,28,病因:,本病的發(fā)病同外感(風寒暑濕火邪)、飲食不節(jié)(結)、臟腑虛弱等因素相關。病變以脾胃為中心,病理因素為濕滯。 1.腸道內感染: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性、真菌性等。 2.腸道外感染。 3.非感染性腹瀉:喂養(yǎng)、護理不當,氣候驟變,食物過
相關知識
孕期產檢幻燈片.ppt
《第18課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肥胖的原因及控制》PPT課件(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ppt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預防傳染寶寶》含PPT課件
常見慢病的健康管理.ppt
糖尿病病人飲食宣教幻燈片.ppt
孕期健康教育及常規(guī)檢查.ppt
健康嬰兒的家庭護理ppt
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康復護理ppt
中班健康教案《預防疾病》
產后及新生兒護理健康教育講座 PPT課件
網址: 兒科常見病的健康教育及預防PPT幻燈片.ppt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387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