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動吃動吃,注意平衡!專家支招如何科學保持健康體重

動吃動吃,注意平衡!專家支招如何科學保持健康體重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1月07日 08:45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體重水平與健康狀況密切相關。2024年6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16個部門啟動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倡導和推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預防和控制超重肥胖。1月3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舉辦新聞發(fā)布會,圍繞“注重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介紹相關情況。

如何理解“健康體重”的概念?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路瑛麗介紹,從運動的角度講,健康體重是在體重指數(BMI)的基礎上,更重視體成分的優(yōu)化。

BMI關注的是體重和身高的比例,而體成分關注的是脂肪、肌肉占體重的百分比。即使BMI正常,但如果體脂超標、肌肉減少,這樣也不符合健康體重的要求。如果BMI超一點,但是體脂正常,增加的是肌肉,這樣的體重也是健康的體重。

怎么“吃”出健康體重?

發(fā)布會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于康給出科學的飲食建議:

在營養(yǎng)攝入方面,要嚴把能量攝入關。減少相關的高能量攝入,特別是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比如糖油混合物。避免一些所謂高能量密度的烹調或者食物調配的方法,比如咖啡里放糖、放入奶精,這是含有一定量反式脂肪的調料,加進去以后能量密度就高。

與此同時,增加一些可以增加飽腹感,但能量相對偏低的食物,比如綠色蔬菜或者深色蔬菜,粗糧這種全谷類的食物,大豆及其制品。

對于單純肥胖同時又非常愿意吃主食的朋友,建議逐步減少主食的攝入量,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每周減少半兩主食,用一定時間把總的主食逐步降低到原來主食量的1/2、1/3,慢慢適應。

在主食的分布上,建議以早餐、午餐作為主食的主要來源,晚餐盡量減少主食,晚餐的主要食物可以選擇蛋白比較高同時脂肪比較低的,比如清蒸魚、白豆腐、蒸蛋清。晚餐可以增加一些綠色或者深色的蔬菜,避免高能量在晚餐的攝入。

在此基礎上,要建立良好的進食習慣,做到“四避免一調整”。避免進食過快,希望每餐都超過20分鐘,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飽,希望大家培養(yǎng)每餐7分飽、8分飽的習慣。避免進食過晚,因為進食過晚會擾亂身體的生物節(jié)律,造成發(fā)胖的風險增高。避免零食過多或者隨意進食,希望大家規(guī)律進食。

“一調整”就是調整進餐的順序,把相對能量低的食物、飽腹感強的食物放在前面吃,比如先喝點清湯、先吃點蔬菜豆腐,把相對能量高的像主食可以放后吃,甚至放到最后再吃,這樣可以有利于減少總體食物和能量的攝入。

最后,希望大家保持清淡的口味,避免重口味特別是過咸的食物。咸可以刺激食欲,讓人有更多吃飯的欲望,另外吃得太咸,對于有些超重或者肥胖的朋友還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怎么“動”出健康體重?

路瑛麗表示,保持健康體重需要科學的運動,日常生活中科學運動最好做到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是適量運動,成年人每周至少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較大強度運動,以及2—3次抗阻運動。有氧運動比如健步走、健身操、廣場舞、跑步、游泳、自行車等,可以是中等強度持續(xù)運動,或高強度間歇運動。抗阻運動比如俯臥撐、深蹲、平板支撐等。

第二個層面是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比如可以利用步行、騎車上下班、爬樓梯、做家務、線下購物等多種形式保持身體活躍。

第三個層面是要打斷久坐狀態(tài),久坐人群應該至少每隔1小時站起來進行1—5分鐘的碎片化運動,比如可以走一走、跳一跳,做一做擴胸伸展運動,或者做幾個蹲起、臂屈伸等,減少連續(xù)久坐的時間。長期堅持碎片化運動,也有助于改善體成分。

減重總是失敗怎么辦?

路瑛麗表示,減重失敗,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減不下來,一種是減下來之后又迅速反彈。

減不下來的原因可能有膳食不合理、運動不科學、睡眠不充足等。就運動而言,可能是沒有設定合理的減重目標,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等,也可能是不能持之以恒。

反彈的原因可能是減重之后不能夠保持減重時的飲食控制和運動量。

減重要面對的困難就是要克服固有的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建立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科學運動、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除此之外,遇到的挑戰(zhàn)可能是瓶頸期以及與之相隨的消極情緒。

應對瓶頸期,一是經過健康檢查和運動評估之后確定合理的長期和短期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運動計劃,避免急于求成。

二是記錄好飲食、運動以及體重體脂的變化,適時優(yōu)化飲食量和飲食結構。適度調整運動計劃,可以嘗試不同運動方式或者運動方式的組合,可以適當增加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

三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積極的心態(tài),可以通過冥想、瑜伽、呼吸練習等控制調整消極的情緒,也可以通過和家人朋友分享減脂的歷程獲得情感支持和鼓勵。

另外,必要的時候可以尋求心理、營養(yǎng)、運動的專業(yè)幫助,順利度過瓶頸期。

編輯:嚴哲川

相關知識

【健康科普】吃動兩平衡 保持健康體重
吃動平衡 保持健康體重
如何保持健康體重?怎樣科學有效減重?官方支招→
吃動兩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孩子肥胖需進行科學減重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保持健康體重,堅持吃動平衡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吃動兩平衡 保持健康體重
吃動平衡 享受美食 保持健康體重
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擁有健康人生

網址: 動吃動吃,注意平衡!專家支招如何科學保持健康體重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411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