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營養(yǎng)減重的常用方法有六種:
一、限能量平衡膳食:
是指在限制能量攝入的同時保證基本營養(yǎng)需求的膳食模式,宏量營養(yǎng)素的供能比例應符合平衡膳食要求。可以采取三種形式:
1、在目標攝入量基礎上減少30%-50%。
2、在目標攝入量基礎上每日減少500kcal左右。
3、每日供能1000~1500kcal,即低能量飲食。
二、高蛋白膳食:
蛋白質攝入量超過每日總熱量的20%-40%(或1.2-1.5g/kg/d),但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30%(或2.0g/kg/d)的膳食模式。膳食中的蛋白來源推薦肉、蛋、奶類的優(yōu)質蛋白,首選魚蝦,次選禽類主要是雞肉,雞蛋、牛奶、羊奶、植物蛋白作為補充,畜類肉如豬牛羊肉是最后選擇。高蛋白膳食可能會增加鈣流失及形成腎結石的風險,所以要多飲水勤排尿。但對于患有腎病的人群會因高蛋白飲食而增加腎臟負擔,不建議選擇高蛋白膳食。
三、輕斷食膳食:
或稱為間歇式斷食,一般采取“5+2”膳食模式,也就是說,每周5天正常進食,其余兩天(非連續(xù))攝取平常的1/4熱量,女性約500kcal/d,男性約600kal/d。這種膳食模式適合于體重維持期及不急于減重的人群。
四、運動療法:
運動對于減重的影響取決于運動方式、強度、時間、頻率和總量。推薦成年人采用的運動方式有:
1、有氧運動: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是降低內臟脂肪的核心運動。
2、抗阻運動:對提高瘦體重(去脂體重)更有效。
3、有氧結合抗阻運動:減重效果更明顯。
4、高強度間歇式訓練:可作為省時的推薦,減脂效果并不能達到持續(xù)有氧運動的效果。
五、認知-行為及心理干預:
通過調整肥胖和超重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認識和理解肥胖及其危害,掌握體重管理的科學方法,做出行為改變。
干預包括:自我監(jiān)控、控制進食、刺激控制、認知重建和放松技巧等,配合體力活動和飲食調整,能夠明顯降低體重。長于6個月的行為干預效果更佳,對于減重后的體重維持同等重要。
六、減重治療后維持:
醫(yī)學營養(yǎng)減重后,減重的維持非常重要。機體存在多種機制調控能量平衡,以維持自身體重的相對穩(wěn)定。在減重結束后1年,大部分人會復重已減體重的30%-35%,4年后基本恢復到減重前的體重水平。在維持減重成果時,生活方式和行為干預亦非關鍵,應首選限能量平衡膳食。
111健康調養(yǎng)中心
個性化需求,服務更到位;專業(yè)化團隊,運營有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