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冰箱不是萬能的,錯誤使用小心患上“冰箱病”

冰箱不是萬能的,錯誤使用小心患上“冰箱病”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4月16日 11:39

  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吃冰箱里的冷藏食物或喝冰鎮(zhèn)飲料消暑。還會有人習慣把蔬菜、水果,以及剩飯、剩菜,一股腦丟進冰箱??蛇@樣很容易患上“冰箱病”,那么,什么是“冰箱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冰箱病是什么?

  “冰箱病”指的是人以不適當的方式食用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冰箱不是無菌箱

  一般來說,冰箱冷藏室溫度在4℃到8℃左右,冷凍區(qū)溫度在-18℃左右。4℃到8℃雖然能抑制大多數細菌的繁殖,可以推遲食物變質時間,但不會殺滅細菌。不正確的使用習慣,會使冰箱成為嗜好冰冷環(huán)境細菌的溫床,加速食物變質,食用遭細菌感染的食物后會影響身體健康。

  “冰箱病”有哪些?

  1.“冰箱病”之胃炎

  大量攝入冰箱內的冷藏或冷凍食物,胃腸在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后,誘發(fā)上腹陣發(fā)性絞痛和嘔吐等癥狀。

  2.“冰箱病”之頭痛

  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如果立即進食,將明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頭部血管痙攣,產生頭暈、頭痛、惡心等一系列癥狀。

  3.“冰箱病”之肺炎

  如果平時不經常清洗冰箱,其冷凍機的排氣口和蒸發(fā)器處很容易繁殖真菌,過敏性體質者或兒童吸入這種帶菌的空氣后,很容易出現咳嗽、胸痛、寒戰(zhàn)、發(fā)熱、胸悶、氣喘等癥狀。

  4.“冰箱病”之腸炎

  有些嗜冷菌、霉菌在低溫下仍會大量繁殖,隨著未被加熱的食品進入結腸后,會引起炎癥,導致腹痛、腹瀉和嘔吐。

  冰箱病的“元兇”

  常見的可以引起疾病的嗜冷菌有李斯特菌和耶爾森菌,它們的全稱分別是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李斯特菌在4℃到10℃生長良好,最喜歡加工的熟肉類、熱狗、軟干酪。大部分感染李斯特菌的人可在其冰箱內的食物中找到這個菌。若不小心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會出現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關節(jié)痛等癥狀。

  耶爾森菌也非常喜歡冷,即使是在-18℃的冷凍食品中也能保持其致病性長達數月之久。這種菌多存在于冷庫存放的凍肉及鮮肉中,且海鮮、生奶、冷凍食品中也可能有。若不小心吃了被耶爾森菌污染的食物,可能會引發(fā)腹瀉、腸炎等,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

  此外,冰箱中還存在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桿菌等。

  冰箱病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但其實我們可以從“源頭”避免患病,比如正確存放食物、定期給冰箱清理消毒等。

  食物在冰箱內可以儲存多久

  魚類以及貝類在冰箱里存放的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天,軟質水果可以放一兩天,硬質水果可以放3到7天。切好的肉以及家禽不要超過兩天,雞蛋能放一周,綠葉菜的存放時間最多不能超過4天。

  這些食物不能放冰箱

  有一些食物,其實無需放入冰箱,一旦冰箱儲存,反而更容易變壞。比如:高糖或高鹽食物、已經高溫滅菌可在室溫保存的食物、熱帶水果、水分含量極少的食物等。

  冰箱為人類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它也不是萬能的,要正確使用才能避免生病哦。

  作者: 魏承瑤

相關知識

正確使用冰箱 預防“冰箱病”
冰箱不是“保險箱” 科學儲存才健康 冰箱使用的5大誤區(qū),你中招了嗎?
冰箱使用指南,讓冰箱更耐用
科普丨冰箱≠保險箱,用錯秒變細菌“溫床”,“冰箱病”可防→
如何避免“冰箱病”?更加衛(wèi)生、健康的使用冰箱?
冰箱使用小貼士:讓你的冰箱更高效更健康
冰箱結冰是什么原因 冰箱結冰怎么快速除冰
如何使用冰箱
冰箱怎么正確使用 冰箱正確使用方法【詳解】
怎么正確使用冰箱 使用冰箱技巧【詳解】

網址: 冰箱不是萬能的,錯誤使用小心患上“冰箱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4374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