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活法
有兩位大學生,同時選修了一門高難度的專業(yè)課程。在面對第一次考試的糟糕成績時,其中一位同學沮喪地說:“看來我就不是學這門課的料,以后隨便混混算了?!倍硪晃煌瑢W則摩拳擦掌:“這次的失敗暴露了我的不足,這可是我提升的絕佳機會,我要好好研究問題出在哪,下次一定能進步!”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你會更認同哪種想法呢?
走進成長型思維
這兩位同學在面對困難時產(chǎn)生的不同想法分別代表了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這一概念由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Dweck, 2006)。成長型思維是一種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完善學習策略、尋求適當幫助等途徑得以提升,從而堅持不懈努力發(fā)展的心態(tài)。與之相對的是固定型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智力和才能是天生固定的,無法通過學習、練習或其他方式來改變。
成長型思維的重要作用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如相信努力是成功的關(guān)鍵、將失敗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有持續(xù)學習和改進自我的欲望、積極尋求并利用反饋來改善表現(xiàn)。這些特征也表明了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力,這種心態(tài)鼓勵個體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不輕言放棄,而是視之為成長和發(fā)展的機會,也正是因此,成長型思維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產(chǎn)生的重要的影響。
成長型思維對生理健康的影響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更加注重體育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我們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不僅要依托于各方面的能力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擁有強健的體魄,多數(shù)人都意識到了鍛煉的重要性,但很難將鍛煉的計劃貫穿于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情況。然而,對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他們會較少出現(xiàn)“身體狀況是無法改變的”想法,因而會傾向于投入更多的努力來改變現(xiàn)狀,即便遭遇挫折,也會將挫折看作是鍛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期望繼續(xù)執(zhí)行既定的運動鍛煉計劃(Burnette, 2010)。相比于同齡人來說,他們具有更強烈的鍛煉意愿,運動頻率也會更高(Lyons et al., 2015)。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更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的健康飲食意愿更加強烈,也會更多地采取行動來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Bunda & Busseri, 2019)。尤其對于節(jié)食減肥的群體而言,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地控制體重,即使短期內(nèi)減肥失敗,也不會放棄節(jié)食,反而會更加努力堅持(虞濤 等, 2022)。此外,這些人也會對自我身材有更客觀的認知,不會因追求過度苗條而做出不健康的減肥行為(Hoyt et al.,2019)。
成長型思維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更少出現(xiàn)心理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個體壓力更小,更少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虞濤 等, 2022)。因為他們經(jīng)常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把困難視作暫時的,是可以有辦法解決的,他們也會傾向于將困難當作一次挑戰(zhàn)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很少因眼前的困難而過度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產(chǎn)生無力感。這些想法會讓他們減輕壓力,把困難和挑戰(zhàn)看作自己成長路上的階梯,從而可以更加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也可以在遭受重大打擊時更迅速地恢復心理能量,重拾對生活的自信。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他們相信幸福是可以改變的,對他人的錯誤和不足更加寬容,會積極維護現(xiàn)有關(guān)系、樂于發(fā)展新的關(guān)系,從而與人相處更加愉快和諧,也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自豪、被愛、投入、興趣等積極情緒和心理幸福感(Tamir et al., 2007)。
如何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
以上提到了很多關(guān)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好處,那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去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心理更加幸福呢?
1.了解大腦
大腦可塑性是成長型思維的生物學基礎(chǔ),大腦的構(gòu)造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大腦的構(gòu)造和神經(jīng)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通過后天經(jīng)驗、學習和記憶來改變(王曉娜, 2024)。這種大腦可塑性為成長型思維提供了堅實的生理依托,讓人們相信自身的能力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可以借助不斷地努力學習和豐富經(jīng)歷來實現(xiàn)提升與突破,進而在面對各種挑戰(zhàn)時,更具信心與動力去探索未知、追求成長與進步。每一次挫折,都會促進大腦調(diào)整神經(jīng)通路, 使下一次執(zhí)行相同任務(wù)時能夠更加準確。此外,大腦還具有終身可塑性,這意味著不管我們處在什么年齡階段,只要愿意改變,都能夠借助適當?shù)拇碳づc訓練,重塑大腦的神經(jīng)連接,實現(xiàn)認知與能力的提升。
2.改變語言
斯坦福大學認知心理系教授雷拉·波洛狄特斯基(Lera Boroditsky)在演講中分享:“語言塑造思維,我們使用的語言影響著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如果改變?nèi)藗冋f話的方式,他們的思考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下面是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的“九個改變”,如果你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你會怎么說呢,來試試下面的練習吧!
維度 固定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 理解 我就是搞不懂。 我忽略什么細節(jié)了嗎? 放棄 我放棄了。 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得試試其他方法。 錯誤 我犯錯誤了。 錯誤是暫時的,我要改正這個錯誤,下次會做得更好。 困難 這太難了。 我只是暫時沒有達到那個水平,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 足夠 我做的夠好了,已經(jīng)達到我的上限了。 我還能不能再好一些? 聰明 我不可能像他一樣聰明。 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要試試。 完美 我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我還要看看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 否定我閱讀不太好。 我可以試試,多練習是對提升閱讀能力有幫助的。 能力 我不擅長這個。 慢慢來,我正在一點一點提高。
3.勇于挑戰(zhàn)
成長型思維的人樂于接受挑戰(zhàn),他們將挑戰(zhàn)視為成長的機會。我們需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區(qū),為自己尋找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以過程為焦點,多去總結(jié)自己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獲,在技能上有哪些提升,而不是只注重結(jié)果。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具備毅力和耐心。
正如臺灣著名咨商專家黃素菲說:“看似幽暗的負面經(jīng)歷,卻會留下強韌的生命力,用經(jīng)驗挖深生命的河床,容納更充沛的水流”。在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這是我們走向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參考文獻:
Bunda, K., & Busseri, M. A. (2019). Lay theories of health, self-rated health, and health behavior intentions.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4(7), 979-988.
Burnette, J. L. (2010). Implicit theories of body weight: Entity beliefs can weigh you dow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3), 410-422.
Hoyt, C. L., Burnette, J. L., Thomas, F. N., & Orvidas, K. (2019). Public health messages and weight-related beliefs: Implications for well-being and stigm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806.
Lyons, C., Kaufman, A. R., & Rima, B. (2015). Implicit theories of the body among college women: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9), 1142-1153.
Tamir, M., John, O. P., Srivastava, S., & Gross, J. J. (2007). Implicit theories of emotion: affective and social outcomes across a major life trans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4), 731.
王曉娜.(2024).基于成長型思維視角,提升高中生心理韌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4),8-11.
虞濤, 潘孝富, 李佳源, 何立冬, 應(yīng)虎, 鄧嘉敏, & 李林. (2022). 成長型思維對健康的影響: 效果, 機制和干預(yù).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30(4), 871-875.
欄目介紹
健康有道,專注于為師生提供新鮮、貼心、生動的身心健康分享和指南,提升身心健康生活水平,用專業(yè)和愛心陪伴學生成長成材。
供稿|學生健康發(fā)展研究中心
文字|丁欣怡
供稿審核|劉國堯
編輯|白靜
責編|徐進
相關(guān)知識
面對職場焦慮,如何運用思維轉(zhuǎn)換,進行跨越式成長?
突破思維瓶頸的九種思維力100條法則
怎么換電池愛思看不出來 換電池愛思看不出來的方法
怎么換電池愛思看不出來
如何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湖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系列微課第13期
如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的人?這7種思維方式,值得借鑒
正弦型函數(shù)y=Asin(ax+φ)圖象變換教學設(shè)計和反思.doc
破除三種思維 修正健康行為
獨立思考——一種理性思考的能力
減肥書單推薦~減肥的本質(zhì)是換一種活法
網(wǎng)址: 成長型思維——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活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1934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