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愛運動的人健康指數比不愛動的人高數倍?沒那么簡單,還有這4點

愛運動的人健康指數比不愛動的人高數倍?沒那么簡單,還有這4點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08日 05:16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y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fā)72小時,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jié)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chuàng)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這已經成為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道理

研究表明,定期運動的人通常比不運動的人身體狀況更好,壽命更長,甚至心理狀態(tài)也比不運動的人更積極樂觀。

但,關于運動對健康的益處,許多人只停留在表面,認為“多運動,身體自然更健康”。其實,事情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是的,運動確實有益健康,但如果沒有注意到這四個方面,運動的好處可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發(fā)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問題。

1. 運動量過大,反而讓免疫系統(tǒng)受損

先說個令人吃驚的事實——運動過量可能傷害免疫系統(tǒng)。

看似荒謬?但卻是經科學研究證實的。大量的高強度運動,尤其是長時間的劇烈訓練,會使體內的免疫細胞出現暫時的“饑荒”狀態(tài)。

這時候,運動員可能會比平常人更容易生病,甚至感染病毒或細菌。

這是因為運動過度時,體內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會顯著上升,這種激素本來是用來幫助人體應對壓力的,但過量的皮質醇會削弱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導致免疫細胞的數量下降。

數據顯示,在馬拉松賽跑后,約有一半的運動員會在賽后兩天內感冒,這種現象稱為“運動誘發(fā)免疫抑制”。

那么,運動的益處是否就此抵消了呢?并非如此,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和量,免疫系統(tǒng)便不會因此受損。

研究還表明,適量的運動反而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問題出在“過量”兩個字上。所以,適度的運動量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而極限運動則要謹慎對待。

2. 身體健康,心理狀態(tài)更重要

運動的益處不僅僅體現在身體健康上,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常常聽說運動能夠減輕壓力,改善情緒,增強自信。

這些聽上去像是“雞湯”,但它們背后卻有著扎實的科學基礎。運動時,人體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化學物質,俗稱“幸福荷爾蒙”。

這種物質不僅能提高人的愉悅感,還能夠減輕焦慮和抑郁的癥狀。

然而,問題來了。雖然大部分人通過運動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但運動并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靈丹妙藥。

對于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長期遭受嚴重焦慮或抑郁的人,過度依賴運動來調節(jié)情緒,有時可能會適得其反。

研究表明,過于強調運動的積極作用可能掩蓋了心理健康問題的本質,導致患者忽視了必要的心理治療。

因此,運動在心理調節(jié)上的作用是積極的,但它應該與心理治療和咨詢等其他方法結合,而不是取而代之。

3. 運動不當,可能加重關節(jié)負擔

說到運動,不少人會自然聯(lián)想到“跑步”這個簡單且直接的方式。的確,跑步是一項非常好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減脂。

然而,長時間高強度的跑步,卻會給膝蓋和其他關節(jié)帶來很大的壓力。特別是那些體重較重或膝關節(jié)本身存在問題的人群,頻繁跑步可能會導致膝關節(jié)的損傷甚至提前老化。

運動的另一個危險信號是過度依賴某一種單一運動方式。

比如,有些人喜歡高強度的跳躍訓練(比如跳繩、跨步跑等),這種運動雖然能夠幫助增強心肺功能和爆發(fā)力,但對于關節(jié)的壓力極大,長時間反復運動可能導致軟骨磨損,甚至關節(jié)炎。

因此,在運動時,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項目至關重要。

如果已經有關節(jié)問題的人,可能就不適合長時間跑步或跳躍,應選擇低沖擊的運動,如游泳、騎行、瑜伽等。

4. 健康飲食,才是運動效果的加速器

運動本身確實能增強體質、減肥、保持健康,但如果沒有配合合理的飲食,運動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這里的“飲食”不僅僅指“多吃蔬菜和水果”,還包括合理的營養(yǎng)搭配和補充。

研究表明,蛋白質對肌肉恢復和增長至關重要,而一些碳水化合物則能幫助在運動后補充能量,提升運動后的恢復速度。

舉個例子,跑步的人常常會有“跑步后餓”的感覺,這時如果隨便吃一些高糖的零食,不僅不會對身體有幫助,還可能讓體重出現反彈,甚至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

合理的飲食能夠幫助身體在運動后恢復肌肉,促進代謝,同時還能夠提升體內的抗氧化能力,減少因劇烈運動引起的自由基損傷。

特別是在運動后30分鐘至1小時內,補充一定量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加速肌肉恢復,避免因運動過度導致的傷病。

這時,有人可能會問:“不吃東西不行嗎?”答案是肯定的,但若想發(fā)揮運動的最大效益,合理的營養(yǎng)補給至關重要。

針對運動的最佳時機,許多健身愛好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歡早晨起床后運動,覺得清晨空氣新鮮,精力充沛;

而有的人則偏愛晚上運動,認為這是釋放壓力的最佳時機。實際情況如何呢?不同的研究結果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研究顯示,早晨運動有助于提高全天的新陳代謝率,但晚上運動能幫助消耗一天積累的壓力,且由于體內溫度較高,肌肉的活動能力較強,運動表現可能會更好。

換句話說,運動的最佳時機應該根據個人的作息和身體狀態(tài)來決定,而不是盲目跟風。

所以,關于運動時間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在適當的時間進行,且能持續(xù)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一起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參考資料

[1]李丹妮.告別誤區(qū),運動效果才好[J].工友,2022,(02):60-6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知識

打工人都會愛的輕運動 原來這么簡單!
研究發(fā)現:喜歡夜跑的人,健康指數比經常晨練的人高7倍還不止?
不愛運動怎么健康 做這些懶人運動就行
愛健康,愛運動“冬季減肥最適合的4種有氧運動”
4種懶人減脂法,不愛運動又想瘦的你不妨試試
體重指數(BMI)是否適用于身體肌肉比例高的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
不愛運動的女人怎么才能健康減肥?
微信運動怎么計算步數 愛問知識人
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減肥方法
那迷人的性愛

網址: 愛運動的人健康指數比不愛動的人高數倍?沒那么簡單,還有這4點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1956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