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作家及作品:張愛玲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上海人。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之一。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島成名,其小說擁有女性的細(xì)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獨(dú)特的人生態(tài)度在當(dāng)時(shí)亦是極為罕見。五十年代初她輾轉(zhuǎn)經(jīng)香港至美國,在此期間曾經(jīng)創(chuàng)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因其中涉及對大陸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狀態(tài)的描寫而被視為是反動(dòng)作品。其后作品寥寥。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有小說《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怨女》、《赤地之戀》、《秧歌》等。張愛玲也曾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編寫《南北一家親》等六個(gè)劇本,之后也曾從事翻譯與考證工作。
生平簡介
1920年(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于上海的麥根路(現(xiàn)在叫太興路)。張愛玲家世顯赫,她的祖母是晚清洋務(wù)派領(lǐng)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倫,父親是典型的遺少,母親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瑛。
1922年,張愛玲全家搬家到天津。在那里,張愛玲四歲就進(jìn)入了私塾學(xué)習(xí)。
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張瑛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xué)報(bào)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
1931年開始,張愛玲開始在上海圣瑪利亞女校就讀。
1932年在該校的校刊上發(fā)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又在該校刊發(fā)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
1937年,張愛玲在一些刊物上發(fā)表了多篇小說,并在這一年從中學(xué)畢業(yè)。
1939年,張愛玲考入了香港大學(xué)。成績優(yōu)異,連獲獎(jiǎng)學(xué)金并有機(jī)會(huì)赴倫敦大學(xué)深造。日戰(zhàn)爆發(fā)后,不得不中斷學(xué)業(yè),回滬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為生。
1943年,張愛玲發(fā)表了她的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有《沉香屑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jīng)》等。也是在這一年,她認(rèn)識了胡蘭成。
1944年,二人結(jié)婚。
但是她的婚姻并不長久,在1947年,她與胡蘭成離婚。
1948年,張愛玲發(fā)表了《十八春》(后來改名為《半生緣》)。
1952年張愛玲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做事。
1955年赴美國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jiǎng)金。這一年她結(jié)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jié)婚 。開使創(chuàng)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
1957-1964 為香港電影業(yè)巨子陸運(yùn)濤的 電影懋業(yè)公司 編寫《情場如戰(zhàn)場》等劇本。
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dān)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xué)校駐校作家,并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內(nèi)容經(jīng)過修改以后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
皇冠》雜志、香港《星島晚報(bào)》進(jìn)行連載。
1973年,定居洛杉磯。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xu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于洛杉磯她的
公寓中,享年七十四歲。這一年9月19日,遵照張愛玲遺愿,林式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jī)惠捷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9月13日,張愛玲的生日,林式同與數(shù)位文友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xué)作品。這些作品的類型包括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xué)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于1960、70年代先后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于1980年代暢銷海內(nèi)外。張愛玲小說風(fēng)格對臺灣戰(zhàn)后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yuǎn)。
張愛玲作品:
一 小說
《?!?,上海圣瑪利亞女?!秶狻穭?chuàng)刊號,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 第一爐香》,上?!蹲狭_蘭》雜志,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 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峨s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jīng)》,上?!度f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huán)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shí)候》,《雜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滟送花樓會(huì)》,《雜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志》第14卷3期,19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 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chuàng)世紀(jì)》,《雜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發(fā)表刊物及年月不詳,收入《傳奇》。
《多少恨》,上?!洞蠹摇吩驴?-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臺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兑鄨?bào)》,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兑鄨?bào)》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臺北《文學(xué)》雜志,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bào)》連載,1966年,臺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緣》,1968年,先在臺灣《皇冠》雜志刊出,后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色·戒》,臺灣《中國時(shí)報(bào)·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記》,1983年。
(以上三篇約作于1950年,發(fā)表時(shí)間晚。)
二 散文
《遲暮》,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鳳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6年刊。
書評四篇,《國光》第1、6期,1936-1937年。
《論卡通畫之前途》,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瑪利亞女?!而P藻》1937年刊。
《天才夢》,西風(fēng)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張看》。
《到底是上海人》,《雜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戲及其它》,上?!豆沤瘛钒朐驴?3期,1943年《更衣記》,《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記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雜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燼余錄》,《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談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論寫作》,《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張看》。
《童言無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說胡蘿卜》,《雜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語》,《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國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詩與胡說》,《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寫什么》,《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傳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櫻語錄》,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戲》,《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畫》,《雜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談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談音樂》,《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夜?fàn)I的喇叭》
《借銀燈》
《銀宮就學(xué)記》
《存稿》
《雨傘下》
《談畫》
(以上均收入《流言》中,發(fā)表刊物及年月不詳)
《氣短情長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雙聲》,《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雜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蘇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語錄》,《雜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張看》。
《中國的日夜》,收入《傳奇》增訂本,1947年。
《華麗緣》,上?!洞蠹摇吩驴瘎?chuàng)刊號,1947年4月,收入《惘然記》。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收入《傳奇》增訂本。
《〈太太萬歲〉題記》,上?!洞蠊珗?bào)、戲劇與電影》1947年12月3日。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1954年7月。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1964年。
《憶胡適之》,臺灣《中國時(shí)報(bào)·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臺灣《中國時(shí)報(bào)·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談看書后記》,臺灣《中國時(shí)報(bào)·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
《〈紅樓夢魘〉自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看〉自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記〉序》,臺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國語本《海上花》譯后記,1983年10月1日、2日臺北《聯(lián)合報(bào)》副刊。
《〈海上花〉的幾個(gè)問題》(英譯本序),1984年1月3日臺北《聯(lián)合報(bào)》副刊。
《表姨細(xì)姨及其他》,臺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談吃與畫餅充饑》,臺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臺北《聯(lián)合報(bào)》副刊。
《草爐餅》,1990年2月9日臺北《聯(lián)合報(bào)》副刊。
三 電影劇本
《未了情》,1947年。
《太太萬歲》1947年。
《情場如戲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
四 學(xué)術(shù)論著
《紅樓夢魘》,臺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
《〈海上花列傳〉評注》,臺灣《皇冠》雜志刊出,1981年。
五 譯文
《海上花列傳》(漢譯英)。
《美國現(xiàn)代七大小說家》(與人合譯,英譯漢)。
相關(guān)知識
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經(jīng)典作品鑒賞》教學(xué)大綱
重磅官宣!國民女神鞠婧祎成雪玲妃品牌代言人
張玲:從“心”啟航,呵護(hù)女性心理健康
現(xiàn)當(dāng)代中國醫(yī)療題材文學(xué)作品述評
關(guān)于健康知識普及行動(dòng)——2024年新時(shí)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賽(黑龍江賽區(qū))優(yōu)秀作品名單的公示
首屆寧波當(dāng)代藝術(shù)名家作品拍賣會(huì)周末開拍
玲瓏瘦血橙飲副作用 玲瓏瘦血橙飲的注意事項(xiàng)
減重一斤贏4316萬元?賈玲暴瘦背后,作為老板的誠意
玲瓏茶制作技藝
網(wǎng)址: 當(dāng)代作家及作品:張愛玲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5613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jì)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bǔ)腎吃什么 補(bǔ)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diǎn)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jì)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