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基礎分”

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基礎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6月04日 13:34

近年來,教育部多次強調(diào)全體教師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職責擔當,不僅是在向心理健康教師傳遞政策信號,更在指引教育文明的進化方向——每位教師都應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護心人”。

有的教師說:“我是科任教師,只管成績就行?!钡囅耄粋€焦慮的學生如何專注學習?一個自卑的孩子怎能勇敢提問?知識需要心靈的土壤才能生長,而教師,恰恰是耕耘這片土壤的人。心理健康不是教育的“附加題”,而是所有教育目標的“基礎分”。

學生的心理問題常常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顯現(xiàn),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作為頻繁接觸學生的群體,具有觀察和早期干預的天然優(yōu)勢。成為學生的“護心人”,并非讓教師替代專業(yè)角色,而是強調(diào)每一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責任,通過日常觀察和基礎支持,與專業(yè)干預形成互補。

例如,科任教師作用的發(fā)揮,可以是作業(yè)本里一句“最近字跡有點兒急,遇到困難可以找我聊聊”的批注,是學生答錯問題時那句“我也曾在這道題上卡住,再來一次”的鼓勵,是發(fā)現(xiàn)異常后悄悄聯(lián)系班主任和心理教師的那條信息……這些小小的行動如一盞盞燈,能讓學生知道“我看見你了,我在這里”。

成為學生的“護心人”,要從維護教師自身心理健康開始。飛機安全廣播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您與兒童相鄰而坐,請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幫兒童戴好氧氣面罩。這個安全順序給了我們啟發(fā):教師要呵護學生的健康心理,首先要維護自身心理健康。教師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職業(yè)認同和壓力應對能力,學會簡單的放松訓練,豐富自己的社會支持。教師只有先成為“有光的燈塔”,才能照亮學生。

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工程。當我們不再將心理問題視為“麻煩”,而是看作教育的“第二課堂”,當每位教師都能以專業(yè)而溫暖的姿態(tài)告訴學生“我看見了你的掙扎,我愿與你共同面對”,這便是教育最動人的模樣。

(作者:郭玉良 系湖南省岳陽岳雅高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chuàng)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guān)知識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
胎教的生理心理基礎是什么
健康教育在基礎護理中的應用論文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課教案
素質(zhì)教育中書法基礎教育的價值
高校體育與健康基礎教程
健康教育在基礎護理操作中應用論文
早教教育的四大基礎理念(16頁)
外國語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系列培訓
健康教育學基礎知識全解析

網(wǎng)址: 心理健康是教育的“基礎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6499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