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難以停止,但別再和你的身體“作戰(zhàn)”了
原創(chuàng)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
外貌焦慮(包括身材焦慮)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難以擺脫的問題。
為了減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熱量表爛熟于心,實時進行換算:今天多喝了一杯奶茶,約400卡,需要慢跑40分鐘才能消耗掉,但是今天不想運動,那就需要明天少吃兩碗飯了。
《變成你的那一天》
除了卡路里的加減計算,每年還會新流行一些不同的“健康節(jié)食”方法,有的強調(diào)低脂肪高纖維,有的強調(diào)高脂肪低碳水,還有的強調(diào)每天只在一定時間內(nèi)飲食,或者定期進行斷食。
節(jié)食和運動之外,抽脂、切胃等各種危險的方法減肥,也已經(jīng)不是新聞了。
雖然輿論對“白瘦幼”審美的批判已經(jīng)有幾年了,但最近北京的BM(Brandy Melvillie)門店開業(yè)后的火爆場景,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的流行,證明了批判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外貌焦慮的大浪潮終于把男性也卷了進來。美妝KOL行業(yè)男性受眾達到1.85億,男性對割眼袋、植發(fā)、治療粉刺等方面投入甚多。同時,女性觀眾也開始對“不合格”的男星進行毫不留情地批評,用“讓男明星的身材也卷起來!”抒發(fā)一種多年“大仇得報”的快感。
相關(guān)討論的微博截圖
可是,無論我們是否贊同白瘦幼審美,是否厭倦了外貌焦慮,總有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讓我們像上了發(fā)條卻充滿故障的機器,在追求外貌和放棄的邊緣反復(fù)橫跳,卻始終無法逃脫改造自己身體的使命。
然而,我們的身體呀,明明是我們是最忠誠的伙伴,是自然界數(shù)千萬年進化的智慧結(jié)晶,它替我們承受著無法被意識感知的壓力,不眠不休地修復(fù)著我們在活著的每一天里所受到的傷害??晌覀儏s如此憎恨它,判處它無期的嚴酷徒刑,讓它永淪被改造的地獄。
1.
身體不是卡路里機器,
“瘦=健康”掩蓋了我們對肥胖的歧視
當(dāng)現(xiàn)代人把“瘦等于健康”看作是真理,減肥就成為了許多人畢生追求的事業(yè)。
因為人們知道體重減輕源于卡路里的消耗,所以相信只要攝入的卡路里少于消耗就一定會瘦。但是無論如何精準地計算卡路里,或嚴格地遵循著某種“科學(xué)減肥”方法,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逃脫一個殘忍的事實——反彈。
美國一個有近五萬名女性參加的長期低脂飲食研究中,被隨機分配的實驗組女性長期遵循低脂但高水果、蔬菜和谷物攝入的飲食結(jié)構(gòu),平均每天比對照組少攝入360卡的熱量。
確實,低脂飲食讓實驗組在第一年平均掉了2.2公斤,但是,即使在后來的8年里都保持這樣的飲食,她們的體重最終還是回到了起始水平,并且腰圍還增加了。更殘忍的是,與沒有飲食控制的對照組相比,實驗組8年的堅持也只讓她們比對照組平均輕了0.4公斤(Howard et al., 2006)。
另一個研究對比了市面上流行的不同的節(jié)食方法后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方法都可以在2個月內(nèi)降低體重,但即使保持節(jié)食且伴隨著規(guī)律的運動,僅僅6-12個月后,大家體重都逐漸回升(Gardner et al., 2007)。
減重最明顯的高蛋白低碳水節(jié)食(Atkins Diet), 2年后也仍然會讓體重回升(Foster et al., 2006 )。
更重要的是,這些參與研究的人都堅持了相當(dāng)長時間的節(jié)食和運動,所以,體重的反彈并不是因為不夠嚴格、不夠自律,而是因為一個基本自然原則——我們的身體認為體重減輕是危險的,所以它會悄悄通過改變新陳代謝讓我們以更高的效率儲存熱量,從而回到原本甚至更高的體重。
其實,比起把身體當(dāng)做可以任由我們控制的卡路里機器,動輒就手動調(diào)節(jié)減掉幾十斤的體重,身體更像一個智能的穩(wěn)定器,它根據(jù)我們的基因和成長經(jīng)歷制定了一個體重基數(shù),雖然根據(jù)季節(jié)、生活、情緒的變化,體重會上下浮動,但身體會一直幫我們維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體重 (Mu?ller et al., 2018 )。
這不代表我們的體重基數(shù)不會發(fā)生改變,只是這個改變更可能是長胖,而不是變瘦——因為在進化過程中,身體學(xué)會的是如何更好地儲存能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食物匱乏時活下來,才有能量去應(yīng)對危機。
不過,人們認為現(xiàn)代的問題是好吃的太多了,人經(jīng)不起誘惑才導(dǎo)致肥胖,而肥胖又和各種危險的疾病相關(guān),所以人們把變瘦等同于邁向健康,而長胖,哪怕只是胖幾斤,也是對健康的威脅。
且不說有多少人追求瘦是真的為了健康,但即使按照BMI來計算,雖然肥胖人群確實有較高的死亡風(fēng)險,但過瘦體型(BMI<19,比如160CM,48KG以下)的死亡風(fēng)險是遠高于正常和超重體型人群的(Flegal et al., 2005)。
還有研究表明,歐洲男性死亡率最低的恰恰是BMI 26.5-28之間的超重人群(175CM, 85KG左右),而BMI小于21和大于30都會顯著增加死亡的風(fēng)險(Pischon et al., 2008)。
所以,當(dāng)網(wǎng)友因為身材而擔(dān)心賈玲的健康時,也應(yīng)該督促其他女明星們?yōu)榱私】翟鲈龇省?/p>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把健康不僅僅定義為某些疾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而是人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二者本就不可分),那么就會發(fā)現(xiàn)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身材體重與健康的關(guān)系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
我們只是用“瘦=健康”來掩蓋對肥胖的歧視,也用它粉飾白瘦幼審美的霸權(quán)。
封面
雖然我們常常說人不是機器,但我們卻把自己的身體看作機器,總想通過一些公式和配方,來控制、改變身體的運作方式,以迎合轉(zhuǎn)瞬即逝的潮流。可是機器只是近一兩百年來人類的發(fā)明,但我們的身體卻是大自然千百萬年進化來的智慧有機體。
我們需要的不是把身體套進機器的邏輯里,而是讓它帶領(lǐng)我們?nèi)ミm應(yīng)和尋找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方式。
2.
身體能有什么壞心思,
只是想幫我們活下來而已
不過,讓身體帶領(lǐng)我們談何容易,大多數(shù)人都不相信自己身體發(fā)出的信號,認為那是墮落的陷阱。
也許你有這樣的體驗:當(dāng)感到壓力大或傷心難過的時候,會無法控制地想要吃東西來安慰自己,特別是吃高熱量的食物。可是理智告訴你,三天沒吃飯的餓是“正?!毙枨螅驗槭倩蛘吖ぷ鲏毫Χ牒饶滩璧挠恰皼]必要”的。
可是,為什么我們會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想吃東西,特別是高熱量食物?
也許你知道,高熱量的食物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感到快樂。但因為高熱量食物很容易讓我們長胖,所以我們很厭惡身體為了追求快感而帶來的“代價”。
《我們這一天》
但是,身體真的只是為了追求快感嗎?或者說,它為什么要追求這種快感呢?
身體能有什么壞心思,它只是想讓我們活下來而已。
當(dāng)面對各種威脅和壓力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zhì)醇,它快速促進體內(nèi)能量轉(zhuǎn)化,把脂肪和蛋白質(zhì)變成葡萄糖,不僅可以讓大腦更好地進行思考,還可以為心臟、肌肉和其它器官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應(yīng)對挑戰(zhàn)。
當(dāng)威脅解除后,皮質(zhì)醇會恢復(fù)到正常水平,身體自然需要補充糖分來平衡之前的消耗。
但對現(xiàn)代人來說,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各方面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皮質(zhì)醇長期處于高位,所以我們總會想吃高熱量食物。而為了調(diào)動能量,皮質(zhì)醇還會抑制或減緩某些身體機能,讓我們的新陳代謝下降,導(dǎo)致體重更容易增加。
要知道,現(xiàn)代人嫌棄的這種“壓力肥”體質(zhì),可是當(dāng)初我們祖先賴以生存的身體機能。身體用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告訴他們,這個地方待不得,要么逃跑,要么反擊。
但對于困在鋼筋森林的現(xiàn)代人,就算身體幫我們準備好了去逃跑或反擊,我們大多時候也只能待在原地,忍著,受著。
所以,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并不是自暴自棄的放縱,而是身體積極應(yīng)對危機后的獎勵。在壓力、難過的日子里長的肉,也不是墮落的代價,而是身體對我們的保護和補償?shù)挠∮洝?/p>
《甜蜜的負擔(dān)》
肥胖是“現(xiàn)代病”,可是和其它很多病一樣,病因不在身體本身,而是我們和身體之間破碎的關(guān)系。
現(xiàn)代社會太習(xí)慣于把精神和身體割裂,仿佛關(guān)于身體的一切變化都只是外在于我們的精神世界,胖了是它錯了,痛了是它病了??墒牵眢w和精神從來沒有一刻是分開的,只是我們太經(jīng)常忽略和抑制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了。
比如,熱戀時,哪怕只是想著心愛的人,都會心跳加速、胃里翻騰、全身麻麻的。我們享受、珍惜這種感覺,甚至愿意把這種反應(yīng)當(dāng)作是尋找真愛的標準——這確實是極少數(shù)我們真正聽從身體的事情了。
但失戀時,即使我們真的覺得心臟和全身都在痛,無法呼吸,比生任何病的時候都要痛苦難受,可理智會說,這個痛是幻覺,控制一下就好了。
可是,沒有一種“痛”是幻覺。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對大腦來說,身體的痛和情感的痛根本是沒有區(qū)別的(Kross et al., 2011)。當(dāng)我們感到被孤立、拒絕、拋棄時,大腦里感受到的痛的信號和腿斷了是一樣的(Eisenberger et al., 2003),而長時間的壓力不僅會讓我們精神很痛苦,也會讓身體感受到長期的疼痛(Abdallah & Geha, 2017)。
無論是外部創(chuàng)傷還是精神內(nèi)傷,身體都會用疼痛來提醒我們有危險,也都會為了讓我們活下去而自我治愈。
這就是我們忽略和嫌棄的身體呀,它是我們最忠誠的伴侶,經(jīng)歷和記錄著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也是我們最堅強的戰(zhàn)友,承載和修復(fù)著那些我們意識層面不愿感知、無法言說的創(chuàng)傷。
3.
和所有人的身體停戰(zhàn)
其實,我們都曾經(jīng)和自己的身體緊密相連。
小時候,我們不會厭惡自己圓圓的肚子,也不會在意自己的鼻子夠不夠挺。直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看到了對自己外貌的審判,發(fā)現(xiàn)原來身材、長相、皮膚顏色和自己是否被接納、是否被愛是緊密相連的。
于是,外貌就和成績、金錢一樣,變成了一種資本,用它來換取別人的關(guān)心和愛,也用它來建構(gòu)我們的價值。
小時候,我們也曾依賴身體的本能需求和反應(yīng),餓了就要吃,害怕了就會哭,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本能需求都是不被允許的,害怕就哭是懦弱的,對學(xué)習(xí)十幾個小時的厭惡是錯誤的,長輩對自己的傷害是應(yīng)該忍受的,想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欲望是不健康的。
所以,我們學(xué)會了以外部的標準來改寫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用理智把身體發(fā)出的所有信號重新編碼,將它們壓抑、放逐、粉碎、顛覆。
《陽光小美女》
很不幸,我們的成長、融入社會的過程,就是我們與身體割裂,反目成仇的過程??墒?,到底什么才叫愛身體?怎樣才能擺脫外貌焦慮呢?怎樣才能修復(fù)和身體的關(guān)系呢?
面對外貌焦慮,自信確實很重要,但如果自信是建立在達到某種要求才能擁有的前提之上,那么這個自信一定是易碎的。
比如,你辛辛苦苦減肥成功,周圍的人都夸你,于是你覺得獲得了更多的自信??赏瑫r你也會擔(dān)心,如果長胖了,這些贊美和好感都會隨之而去,所以,為了維持自信,就必須一直保持身材。那么這種自信怎么可能消除焦慮呢?
身體需要的,是我們的“普通且自信”,是不因為它不符合某種要求就嫌棄它的心,是不需要它為我們獲得某種價值就可以得到的愛。
而身體的解放,需要我們愛自己的身體,也需要我們愛別人的身體。正如美國非裔女作家Sonya Renee Taylor在TEDxMarin演講里說的,我們要和自己的身體停戰(zhàn),也要反思自己對他人的身體所存在的偏見,這樣才能打破靠著我們對自己的憎厭而獲利的體系,才能趕走互相比較而產(chǎn)生的焦慮和暴力。
所以,不要自責(zé)自己有外貌焦慮,這不是因為你不夠自信,而是因為外貌審判和歧視已經(jīng)是我們?nèi)粘5恼Z言,除非大家都停止使用這種語言,否則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對身體的憎恨是所有人共同建造的牢籠,所以打破它不僅僅需要靠我們放過自己,還需要我們放過別人。
《骨瘦如柴》
而要修復(fù)和身體之間的關(guān)系,需要我們愿意慢慢放開對外部標準的追求和依賴,重新學(xué)會感受身體,學(xué)會信任它。
我們太習(xí)慣于用秤來判斷自己的身材,用卡路里來規(guī)定食量,用器械上的數(shù)字來衡量運動量。但總是靠數(shù)字指標來衡量健康,就像用考試來測試讀書效果一樣,它可以反映一些信息,但它更多是限制了我們的自主能力和探索的可能。
依賴外部標準進行節(jié)食和健身,就像不會游泳的人靠抓住浮木橫渡長江一樣,隨波逐流,風(fēng)險很大。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每天的狀態(tài)也不同,依賴外部標準會讓我們喪失對自己身體感知的能力,這對于想改造身體的人來說不僅容易適得其反,甚至?xí)芪kU。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減肥,那么試著放緩腳步,體會身體的變化和需求,不舒服的時候就停下。運動的時候,也不要總想著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而是感受你做多少的時候是舒服的,是可持續(xù)的,而不是咬牙切齒地逼迫你的身體替你去承受。
身體是我們最親密的伴侶,而不是供他人審視的物體,也不是幫我們追求成功的機器。身體給我們的愛是無聲無息無條件的,我們曾經(jīng)也是這么愛身體的,現(xiàn)在把這段關(guān)系找回來也還不遲。
參考資料:
1.《2021男性消費洞察報告》
2.Howard, B. V., Manson, J. E., Stefanick, M. L., Beresford, S. A., Frank, G., Jones, B., ... & Prentice, R. (2006). Low-fat dietary pattern and weight change over 7 years: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Dietary Modification Trial. Jama, 295(1), 39-49.
3.Gardner, C. D., Kiazand, A., Alhassan, S., Kim, S., Stafford, R. S., Balise, R. R., ... & King, A. C. (2007). Comparison of the Atkins, Zone, Ornish, and LEARN diets for change in weight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mong overweight premenopausal women: the A TO Z Weight Loss Study: a randomized trial. Jama, 297(9), 969-977.
4.Foster, G. D., Wyatt, H. R., Hill, J. O., Makris, A. P., Rosenbaum, D. L., Brill, C., ... & Klein, S. (2010). Weight and metabolic outcomes after 2 years on a low-carbohydrate versus low-fat diet: a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3(3), 147-157.
5.Müller, M. J., Geisler, C., Heymsfield, S. B., & Bosy-Westphal, A. (2018).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body weight homeostasis in humans. F1000Research, 7.
6.Flegal, K. M., Graubard, B. I., Williamson, D. F., & Gail, M. H. (2005).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Jama, 293(15), 1861-1867.
7.Pischon, T., Boeing, H., Hoffmann, K., Bergmann, M., Schulze, M. B., Overvad, K., ... & Riboli, E. (2008). General and abdominal adiposity and risk of death in Europ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9(20), 2105-2120.
8.https://askthescientists.com/zh-hans/cortisol/
9.https://www.verywellmind.com/how-stress-can-cause-weight-gain-3145088#citation-15
10.Kross, E., Berman, M. G., Mischel, W., Smith, E. E., & Wager, T. D. (2011). Social rejection shares somatosensory representations with physical p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15), 6270-6275.
11.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 Williams, K. D.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5643), 290-292.
12.Abdallah, C. G., & Geha, P. (2017). Chronic pain and chronic stress: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Chronic Stress, 1, 2470547017704763.
1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I9AZkuPVg&t=229s
▼
頭圖:《陽光小美女》
撰文:楊芮
原標題:《減肥難以停止,但別再和你的身體“作戰(zhàn)”了》
閱讀原文
相關(guān)知識
揭秘:為了阻止你減肥,身體有多努力
減肥最高境界:不節(jié)食不運動減肥停止體重仍下降
瘦身瑜伽 與肥胖全面作戰(zhàn)
深圳市健康體重管理中心減肥被騙就是這樣套路你的,千萬別再被騙了
瘦身心理:如何讓你的減肥戰(zhàn)無不勝
別讓瘋狂減肥毀了你,4個副作用身體很難恢復(fù)
減肥不再難,微習(xí)慣讓你輕松實現(xiàn)理想身材
減肥大挑戰(zhàn)
減肥作戰(zhàn)計劃書
掌握這5個心理秘籍,讓減肥不再難!
網(wǎng)址: 減肥難以停止,但別再和你的身體“作戰(zhàn)”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989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