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02:36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 ddmxbk - 木香關注家庭教育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家長要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第一件大事是要讓孩子能夠健康地長大。因為,只有孩子身體健康,他才能正常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為長大后參加工作打好基礎。為此,我們要先來研究一下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特點及相關問題。

一、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

(一)身高、體重。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時期,身高、體重隨年齡逐年增長。各年齡段小學生的身高、坐高、體重三項形態(tài)標均值、標準差如下:

年 齡

  身高(厘米)

  坐高(厘米)

  體重(千克)

  均值

  標準差

  均值

  標準差

  均值

標準差

7—8

8—9

9—10

10—11

1l—12

12—13

126.2

131.5

137.0

141.9

147.6

154.9

5.05

5.78

6.16

6.17

6.86

9.15

69.6

71.4

74.1

76.0

78.0

82.5

2.62

5.97

3.17

3.97

6.79

4.21

25.7

28.7

32.1

35.9

39.6

44.4

4.49

5.79

6.48

7.97

8.60

9.0l

7—8

8—9

9—10

10—11

11—12

12—13

124.5

130.8

136.2

142.4

149.4

154.4

6.08

5.59

6.48

6.77

6.60

5.95

68.5

71.3

73.5

76.3

80.2

83.4

2.80

3.37

3.16

3.68

3.89

3.47

23.9

24.4

30.0

34.1

39.6

43.2

4.04

4.87

5.49

6.9l

7.94

8.09

小學生的身高一般每年增長4—5厘米,體重每年增加2—3.5千克。如果低于這樣一個水平,就令人擔憂了。

(二)心臟和呼吸系統(tǒng)。

小學生的心臟和血管都在不斷增大和增長,血管總容積與心臟容積的比例大于成人。同時,新陳代謝很快,血液循環(huán)需要量較大,所以他們的心臟必須加速動作,才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進行。因此,不宜讓小學生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和過分緊張而繁重的勞動。

(三)骨骼和肌肉。

小學生骨骼比較柔軟。骨骼硬化是一個逐漸完成的過程,要到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骨骼硬化(鈣化)才能完成。小學生隨著骨骼不斷發(fā)育,活動范圍不斷增大,活動量逐漸增加。

 (四)小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展。

隨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構和機能也在發(fā)展。腦的重量逐步接近成人的腦重量,7歲兒童為1280克,9歲兒童為1350克,12歲兒童為1400克,達到成人水平。腦重量的增加又與腦神經(jīng)細胞的增大、腦細胞纖維的增長相聯(lián)系。

我國心理學研究證明:5、6歲是兒童腦電波“飛躍”發(fā)展的時期,大腦的枕葉到9歲時基本上成熟,顳葉到11歲時基本成熟,而全皮質(指枕葉、顳葉與頂葉)要到13歲才基本成熟。13—14歲以后的兒童,如果在腦電圖上仍經(jīng)常出現(xiàn)θ波,則說明該兒童大腦發(fā)育不全。

二、家長要全方位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必須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有規(guī)律的生活能促進孩子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而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下,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才能有規(guī)律地,協(xié)調地工作。同時,有規(guī)律的生活還能使孩子處理事情有條不紊,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此,要首先保證孩子的睡眠,使其生物鐘科學運行。小學生在不同年齡對睡眠時間有不同需要,7歲兒童約需睡眠11小時,10歲兒童約需10小時,12歲兒童約需9—10小時。

很多孩子睡眠不足,已嚴重影響了學習,卻常常不被父子母所重視。有的是大人晚上事情多需要晚睡,沒安排孩子先睡;有的是想讓孩子早睡,孩子不肯,也就同意了;有的是孩子的確作業(yè)多,或做作業(yè)太慢,家長沒有想辦法解決;……可第二天上學的時間是固定的,無論孩子睡得多香,也得把他叫起來。結果,孩子日復一日越來越缺覺,大腦總是處在疲勞狀態(tài),學習效率和質量就很難保證了。

我的兒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我的經(jīng)驗之一,就是從來沒有讓他缺過覺,包括高考前和高考當天。不僅每晚按時睡覺,到周日(那時周六不休息),還要讓他補2個小時的午覺。

要保證孩子睡眠時間,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不管家里誰照管孩子,都按《作息時間表》安排他按時睡覺。制表的方式是:先將不能改變的時間定下來,然后往前、往后推算其他時間。比如,孩子每天需要早7:30到校,路上需要走20分鐘,為了讓他有20分鐘洗漱、活動和20分鐘進餐時間,就必須安排他6:30起床。為了保證他有10個小時的睡眠,晚上必須在8:30之前上床。為保證他在吃飯與睡眠之間有一定的活動時間,而不是吃了晚飯馬上睡覺,必須在6點左右進晚餐,等等。雙休日還要盡量讓孩子再多睡一會。

    時甲

    生活內容

  6:  15  ~7:00

  起床,洗漱,整理床鋪,與爸爸媽媽到花園慢跑

  早餐

  7:30”1l:45

  上課

  11:45一13:00

  午餐,休息,到校園里看看黑板報,打打球

  13:00—  16:30

  上課

  16:30—17:舀0

  回家,與鄰居小朋友玩耍,或看動畫片

  17:60—1    0

  做功課,整理書包

  18:90-    O

  晚餐,餐后洗碗

    看    書,戈看電視,或與爸爸媽媽聊天

  20:00—20:30

  與爸爸媽媽在健身器上一比高低,每天要打分

    \

 20:30

 洗澡

  21:00

  與爸爸媽媽道晚安,上床

  備注:星期五或星期六晚上可以推遲半小時、1小時睡覺,第二天

 多睡半小時—1小時。雙休日增加娛樂活動時間,每天上午、下午

 各1個半小時。

(二)全面的營養(yǎng)供給與吸收。

小學階段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很快,又要擔負很重的學習任務,缺乏營養(yǎng)是不行的。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高,原因正在于飲食不科學,營養(yǎng)不均衡。按專家的意見,孩子每天的食物結構應按如下比例安排:

    食物品種

  占總量的百分比

    食物量

  主糧(米、面)

    36%

  200-300克

  雜糧(豆類)

    4%

  50-100克

  蔬菜

    25%

  300-400克

  水果

    5%

  50-100克

  奶及奶制品

    20%

200-300毫升

動物類(肉、魚、蛋)

    10%

  100-200克

  油、脂肪、糖

  適量

  鹽

  不超過8克

上表的牛奶可以用豆?jié){代替,糧食應粗、細搭配,蔬菜應以綠色為主,食量應因人和年齡有增減,但要保持主、副食的比例。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熱量的分配應當是: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這里要特別提示家長注意的問題是:

    1、一定要讓孩子吃好早餐。

按照胃腸消化能力,一日三餐的熱量應該均衡吸收??墒乾F(xiàn)在很多小學生早餐吃得很不好,有的甚至不吃。從到校到中午吃就餐,孩子要學習將近5個小時,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到不了第二節(jié)課就餓了,他怎么能有心思學習呢?結果是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反應遲鈍,記憶力逐漸減退。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每天聽不好課,學習成績怎么可能好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每天都能讓孩子吃好早餐,并注意早餐的營養(yǎng)搭配。

專家建議,可以給孩子預備一瓶牛奶或豆?jié){,約250毫升,一片面包,或一個包子、面餅等,約50克,還要有一個雞蛋,一點水果或蔬菜。有些人常常喝一杯牛奶了事,殊不知,沒有谷物類食品墊底,牛奶中的一些營養(yǎng)素只能是“穿腸而過”。 家長為孩子提供的早餐還要經(jīng)常更新花樣,否則還是不能保證孩子每天都能吃好早餐。比如,你第一天給孩子準備了一個熱騰騰的水煎包,他可能吃得津津有味;連續(xù)吃三天,孩子就會大叫起來:“啊,又是水煎包!”所以,能引起食欲的食品不必精美,不必奢華,但要經(jīng)常調換花樣,給孩子有新鮮感。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餐,最好讓他在起床與早餐之間,能有一點時間,到室外稍微活動一下,這樣會使食欲大增。   

    2、要認真糾正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

    一定要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特別是不肯吃蔬菜的偏向。孩子的膳食中每天必須保證有30%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能提供大量水分,豐富的酶、水溶性維生素、無機鹽等等;它獨特的香味能刺激食欲;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其實一些孩子厭食、偏食、嗜食的習慣,都是父母在不知不覺中讓他們形成的。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當媽媽的就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我家孩子就是不肯吃一點兒蔬菜?!眿寢尡臼墙辜钡目谖?,可是,這樣反復地訴說,給孩子留下的卻是負面的暗示:我是不喜歡吃蔬菜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腦對這一信息越發(fā)認同,“不吃蔬菜”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再有也不要因為成人的特殊飲食習慣,導致家庭食物的偏頗。比如,有的人因為自己膽固醇偏高,不吃豬肝等食物,也就不給孩子安排相應的食品。這是“顧此失彼”,注意了自己的膽固醇,卻忘了孩子正需要補充礦物質鐵,而缺鐵的孩子學習數(shù)學會比較吃力,特別是對女孩子的影響更大。

3、孩子不宜吃或不宜多吃那些食品。

兒童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不宜以各種飲料代替了讓孩子喝白開水。兒童新陳代謝比成人快,對水的需求量也比成人多。如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其中所含身體不需要的分子由腎臟排出,反而把水分帶出了體外。各種飲料中均含有糖或糖精,喝下去不僅影響食欲,還可引起肥胖。飲料的合成色素也對人體有害。

孩子還不宜吃或不宜多吃以下食物:

菠菜,含有大量草酸,在人體內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多吃會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fā)育不良。

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過多會造成營養(yǎng)過剩,引起功能失調。

濃茶,含有大量鞣酸,在人體內遇到鐵,便生成鞣酸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缺鐵。

果凍,本身沒什么營養(yǎng)價值,多吃、常吃會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有時還會因為不慎吸入了氣管,造成意外。

咸魚,各種咸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

泡泡糖,代謝物對人體有害。糖精,大量食用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梢神經(jīng)疾病。

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不宜多食。人參,兒童食用會導致早熟。

罐頭,其中的食品添加劑易造成慢性中毒。

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

方便面,含有對人體不利的色素和防腐劑等,易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

葵花子,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兒童吃多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可樂飲料,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兒童不易多喝。

動物脂肪,多吃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

烤羊肉串等火烤、煙熏食品,會使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蓄,到了成年時發(fā)病。巧克力,食用過多,會使中樞神經(jīng)異常興奮且影響食欲。

豬肝,兒童常吃或多吃,成年后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病。

另外,兒童不可隨便亂吃補品,否則會誘發(fā)兒童性早熟。

(三)一定要重視孩子運動能力的鍛煉。

小學階段的孩子體內各器官和組織尚未發(fā)育成熟,生理功能較弱,不鍛煉或鍛煉方法不當,都對身體不利。一是這階段,孩子骨骼中軟骨相對多,含有機物比例高,骨的彈性大而硬度小,容易變形。平時,站、立、坐、走等動作姿勢不端正,易發(fā)生脊柱側彎。關節(jié)、韌帶柔軟而松,適應做柔軟體操。骨盆不是完整一塊,不太穩(wěn)定,跳遠、跳高應在松軟的墊子或沙坑進行。二是這時孩子愛蹦蹦跳跳,但由于心肺功能弱,活動強度不能過大,更不能進行需長時間憋氣的、靜止用力的運動。三是這時孩子的感覺能力發(fā)展較快,適于進行一些能提高靈敏度、柔韌度、協(xié)調反應、平衡能力的訓練,但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鍛煉時間不宜太長,鍛煉形式要多樣化,結合游戲進行。

較為適宜的訓練項目有:站立、走路訓練、做廣播體操,需天天堅持,注意姿勢正確。跳高、跳遠,要有軟墊、沙坑等保護措施。短跑要根據(jù)孩子能力的發(fā)展制定訓練目標。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對身體的健和美都有很好的作用。有些孩子可能懼怕下水,可以先借助救生圈讓他感受到在水中浮起時的自由和快樂。體操類運動要以墊上運動、平衡木運動為主,對訓練全身的柔韌、平衡特別有益,但一定要有懂行的成人在一旁保護。打乒乓、打籃球,都能培養(yǎng)反應的靈敏度。教孩子在操場上、小區(qū)內學騎自行車,對訓練平衡能力和鍛煉膽量都很有好處,但自行車車輪直徑要小,22英寸以下的較為合適,也不能讓他騎車上街。

    雖然,在學校里,有體育課等運動機會,但對于一個7至12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很不夠的。孩子除需要參加學校那些有組織的體育鍛煉外,還需要一些自主的運動。所以每天放學后,不要馬上讓孩子做功課,要讓孩子先運動、放松一下。這樣,他會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有些孩子因為怕苦、怕累,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這會影響他的身體長高。家長應鼓勵他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課間一定要到操場上去玩。孩子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運動不可過猛、過難或負荷過重,以免過度疲勞,損傷稚嫩的身體。在家鍛煉的控制方法是,每天1小時為宜,運動強度以微出汗或心率每分鐘140次為好,不要大汗淋漓,運動過后要稍作休息再繼續(xù)學習或進行其他活動。如能讓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鍛煉,或是爸爸媽媽陪著孩子鍛煉,不但能使孩子很愿意堅持鍛煉身體,還能培養(yǎng)他們與伙伴的相容性,增加父子、母子親情。

(四)要讓孩子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做到: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刷牙,餐后漱口,毛巾、水杯都單獨使用;勤洗澡、勤理發(fā),天天換內衣和襪子;隨身帶手帕或紙巾;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拋紙屑,不隨地大小便,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這些好習慣都需要從小養(yǎng)成。

這里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一是要避免室內空氣的污染。有資料介紹,兒童白血病三分之一緣于裝修。孩子由于正在發(fā)育期,較大人更易發(fā)病。

二是孩子的文具、用具、玩具的選擇要慎重。目前不少學生用品,如書包、鉛筆盒、尺子、筆,還有涂改液,都是用一些有毒的塑料或纖維加工而成,長期使用會引起孩子頭痛、惡心等癥狀,甚至有致癌的危險。

三是家中最好不要養(yǎng)寵物,使用殺蟲劑也要特別謹慎小心。

三、家長應高度重視孩子疾病的防治

 (一)要高度重視近視眼的防治。

現(xiàn)在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近視的原因,一是遺傳,二是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或光線不好、坐姿不端正,造成了眼睛的晶狀體調節(jié)能力減低。

保護視力的措施:

一是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適合身高的桌子、椅子;充足的采光照明(光線應從左側射來),并且不直射在孩子的書本上。

二是要訓練孩子坐姿端正,眼睛和書本、練習本保持一市尺距離;看書、寫字每40—5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時盡量到室外活動,看看遠距離的藍天、綠葉。

三是孩子學習時應當兩小時做一次眼保健操,目的是使眼部有關穴位經(jīng)過按摩而使眼睛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同時使眼睛得到休息。

四是讓孩子注意用眼衛(wèi)生,不在光線暗處、行進的車上或躺在床上看書,看電視、用電腦、打電子游戲機,一次時間不可超過1小時。

發(fā)現(xiàn)孩子近視,要盡早到醫(yī)院檢查、治療。近視按度數(shù)分,300度以下為輕度,300—600度為中度,600度以上為重度。如果孩子患了高度近視,就會影響將來的專業(yè)選擇了。

(二)要注意孩子齲齒的防治。

孩子乳牙換恒牙一般從6歲開始,到12歲左右恒牙應生出28顆。現(xiàn)在,果凍、菠蘿派、膨化食品等合孩子口味的食品越來越多,這些食品對孩子牙齒的“沖擊力”和“殺傷力”非常大。若在孩子恒牙剛出現(xiàn)時沒有采取預防措施,就可能發(fā)生齲齒。

齲齒發(fā)生的原因:一是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二是有些地區(qū)飲水中含氟量低;三是孩子營養(yǎng)不良、體弱多病。千萬別小看齲齒,孩子生了齲齒不僅會因牙痛影響學習,還會影響食欲,甚至引發(fā)一些大病。

預防齲齒的方法:一是在孩子換牙期間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D和鈣片,同時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增強口腔的咀嚼能力;二是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三是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甜食(包括飲料),尤其是黏性甜食;四是要讓孩子注意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睡前與睡后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五是飲水中含氟量低的地區(qū)可以選用含氟牙膏;六是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fā)現(xiàn)、治療牙病。

(三)要重視慢性鼻炎等病的治療。

慢性鼻炎、副鼻竇炎、扁桃腺炎等疾病,一般都是孩子感冒后留下來的。孩子并不因此發(fā)燒、影響食欲,更不妨礙他們玩,很容易被家長忽略。可這些小毛病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是埋在孩子身上的“定時炸彈”,會在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時,引發(fā)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就顧不上帶孩子去看病,也不要因為慢性病治療時間長就失去耐心。

(四)要重視兒童肥胖問題。

經(jīng)濟發(fā)展后,城市兒童單純性肥胖癥近幾年成倍增加,小學生中已達10%—18%。兒童期肥胖癥已被視為成人肥胖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的前軀癥狀。

兒童肥胖對孩子學習的影響也很大。因為過重的身體負擔,不可能不與大腦爭奪供血和供氧。我們輔導過一個14歲的孩子,1米90的個子,110公斤。當時各科的平均成績只有60多分。我們給他開出的處方是“成績要上去,體重要下來”,制定了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措施。減肥不能光靠少吃,關鍵是多運動。我們主要是抓了他的體育鍛煉,每天早晚各半小時,堅持了2個月以后,體重開始下降,成績開始上升。一年半以后,體重降到了100公斤以內,成績上到了平均90分,其中數(shù)學和新開的物理都穩(wěn)定在95分以上。我講這個例子就是要告訴家長,孩子太胖會影響學習,一定要重視這件事。

有資料介紹說,鼓勵兒童減肥有“七忌”:一忌吃飯時對孩子嚷嚷或嚇唬;二忌給孩子吃高熱量的食品;三忌用食品獎勵或懲罰孩子;四忌關死食品柜或隱藏食品;五忌取笑兒童肥胖;六忌不讓兒童做體力活動;七忌大人飲食無度。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盡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熱量供應過多,但不宜實行“節(jié)食療法”,即過分限制兒童的飲食;讓孩子多吃天然食品,少吃熱量高的快餐和油炸食品;鼓勵而不是強迫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研究證明,每天進行4、5次,每次只有10分鐘的運動,同每天只進行1次,每次40—50分鐘的運動,效果是一樣的。所以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每個課間都要到操場去運動。還要留意孩子的情感變化,如果兒童覺得被父母所忽視并由此產(chǎn)生了孤獨感,也會引起他們過量飲食。超重兒童往往自尊心降低而形成自我否定,而自我肯定有助于減肥。

(五)要注意孩子脊椎病及矮小病的防治。

1、小學階段,孩子的骨骼發(fā)育還不完善,很容易發(fā)生脊柱彎曲異常。脊柱彎曲異常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體態(tài)和體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姿勢不正的原因:一是習慣不良,歪頭、彎腰、扭著身子看書和寫字,弓著背走路;二是設施不合適,課桌椅不合適,因身材高或光線暗而不得不彎腰駝背; 三是健康不佳,軀干肌肉力量不足;四是負重過大或長時間一側負重,如背書包、單手提物。

2、這個時期也是補救孩子身材偏低、偏矮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的身高與同齡人平均身高,相差在±2個標準差之內,還屬正常身材。低于2個標準差以上,就是身材偏低、偏矮了。

導致矮身材的原因很多:一是家族性矮身材或體質性生長發(fā)育遲緩。這類情況占大多數(shù),既沒有影響生長發(fā)育的疾病,也找不到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只是與遺傳有關。二是有骨骼系統(tǒng)的疾病。三是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和熱量供應不足,使生長速度減慢,青春期生長突增的幅度較小。 四是缺乏微量元素。五是有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垂體性侏儒癥、甲狀腺功能低下。六是有代謝性疾病。如果是家族性矮身材、體質性生長發(fā)育遲緩、營養(yǎng)不良、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造成的,可采取以下措施補救:保證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在睡眠時達到高峰,是保證身高自然增長的重要條件;適當補充鈣和鋅,并進行體育鍛煉。要注意的是,補救措施有一定的時間性,必須在青春前期,即:女孩有月經(jīng)、男孩有遺精之前進行。如果是某些疾病導致的身材增長緩慢,那要到醫(yī)院去治療。

(六)要注意孩子青春前期的到來。

孩子到了11—12歲就進入了青春前期。這個時期,是他們身體發(fā)育的第二次加快期。男女生之間開始有了性別意識。

1、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營養(yǎng)補充。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適當補一點鈣、鐵、鋅。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比如谷類含有植酸,菠菜含有草酸,會降低鈣的吸收,不要與補鈣食品同時食用。當遇到含鈣高而植酸也高的食物,如扁豆,可先將菜略煮一下;而適當?shù)呐胝{對吸收鈣大有好處,比如用糖醋燒排骨、用文火燉骨頭湯、煮黃豆等。缺鐵非但會引起貧血,還會影響心理和智力的發(fā)育,使學習能力下降,行為改變,抗感染能力下降。要注意,如果是從植物性食物中吸取非血紅素鐵時,不要與糠麩、濃茶、咖啡等一起食用,因為它們含有磷酸鹽、植酸、多酚、茶堿、咖啡因等,會阻礙人體對非血紅素鐵的吸收。鋅可以參與骨發(fā)育以及雄激素、前列腺素和胰島素的合成。補充鋅,可以從膳食入手,動物性食物中的瘦肉、肝、蛋黃、牡蠣、蛤貝、海魚等,植物性食物中的海帶、紫菜、大豆和花生中,都含鋅較多。

2、父母還要特別注意幫助孩子消除由性發(fā)育帶來的困惑。

女孩子月經(jīng)初潮的平均年齡為12歲左右,早的可在9歲,晚的要到18歲。由于卵巢剛剛發(fā)育,有時沒有卵子排出,月經(jīng)也就沒有規(guī)律。所以,有的孩子半個月來一次,有的則要隔2、3個月,出血量也有多有少,大多在1年左右就會變得規(guī)律了。如果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或血量多、血期長,則可能有病理變化,應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女孩10歲左右時,媽媽就應關心孩子的變化,在適當時候,用不經(jīng)意的方式,提及有關生理知識;用欣喜的口吻告訴孩子,如果來了月經(jīng),證明一個人開始成熟,而且人將越來越美麗,以幫助孩子提前消除對生理變化的驚恐或焦慮。當孩子來月經(jīng)后,媽媽要教會孩子正確選用衛(wèi)生巾;洗腳的毛巾和洗操的毛巾分開;洗澡只能用淋浴,不可以盆??;要避免受寒,保證足夠的睡眠,只參加輕微體育鍛煉,體育課遇到有劇烈的運動時,要敢向老師請假,等等。月經(jīng)期間,孩子還可能會有一些不舒適的感覺,父母還要注意適當調節(jié)孩子的情緒。

男孩子第一次遺精一般在14歲左右,早的在11歲,晚的可在18歲。因此,在小學階段發(fā)生第一次遺精的人數(shù)是比較少的。當爸爸的,在男孩到一定年齡時,要尋找適當機會傳授有關生理知識,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精液主要成分為水,其中含有很少量的蛋白質、糖類和無機鹽,由于每次射出的精液并不多,所以對健康無礙;遺精證明一個人的成熟,男孩開始向男子漢轉變,今后要更堅強、更勇敢、更有責任心,胸懷也更廣博一些。

3、還要注意正確識別性早熟。

如果女孩8歲前乳房隆起(可有觸痛),以后有第二性征出現(xiàn), 9歲前陰道出血(開始時大多是不規(guī)則的),以后逐漸形成有規(guī)律的月經(jīng),可判斷為女孩性早熟。男孩10歲前睪丸增大,陰莖增粗(可能有搏起),不久出現(xiàn)陰毛,身高增長加快,出現(xiàn)第二性征,直至出現(xiàn)遺精,可判斷為男孩性早熟。性早熟孩子身高、體重超過同齡人,生長發(fā)育停止期提早,長骨骨骺愈合提前,因此最后身高可能低于一般成人。發(fā)現(xiàn)孩子性早熟,應到醫(yī)院去治療。

(七)要警惕“現(xiàn)代病”侵襲孩子。

1、手機,兒童不宜。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完成的一項研究證明,使用GSM手機的10歲至11歲兒童,反應能力大大降低。芬蘭科學家對一組10至14歲兒童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結論。瑞典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5至10歲期間使用過手機或者無繩電話的人,20至29歲時得大腦腫瘤的危險增加。

2、兒童鉛中毒問題嚴重。鉛中毒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同時伴有煩躁不安、倦怠、懶動、嗜睡等。較大的兒童還會出現(xiàn)智力障礙,或舉止由聰敏轉為呆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低下等。由于鉛中毒具有累積性,凡是血鉛檢測結果不為零者,都應該接受驅鉛治療。含鉛油漆、制陶釉彩、含鉛水晶盤及玻璃器皿、含鉛汽油、汽車鉛酸電池、香煙、部分國產(chǎn)或進口酒、水果罐頭、庭院蔬菜、骨粉及殺蟲劑等都可能是兒童鉛中毒的罪魁禍首。預防鉛中毒的辦法有:不吃含鉛食品,多吃動物肝類、豆制品、海產(chǎn)品等;若父母從事的是與鉛接觸的工作,最好回家前能洗澡、換衣服;少用色彩鮮艷的陶瓷碗盛湯或酸性飲料;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啃咬玩具或指甲,不在大街上停留過久,不吃路邊燒烤,不吃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等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5cfff901012stp.html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 ddmxbk - 木香關注家庭教育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 ddmxbk - 木香關注家庭教育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家長要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第一件大事是要讓孩子能夠健康地長大。因為,只有孩子身體健康,他才能正常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為長大后參加工作打好基礎。為此,我們要先來研究一下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特點及相關問題。

一、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

(一)身高、體重。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時期,身高、體重隨年齡逐年增長。各年齡段小學生的身高、坐高、體重三項形態(tài)標均值、標準差如下:

年 齡

  身高(厘米)

  坐高(厘米)

  體重(千克)

  均值

  標準差

  均值

  標準差

  均值

標準差

7—8

8—9

9—10

10—11

1l—12

12—13

126.2

131.5

137.0

141.9

147.6

154.9

5.05

5.78

6.16

6.17

6.86

9.15

69.6

71.4

74.1

76.0

78.0

82.5

2.62

5.97

3.17

3.97

6.79

4.21

25.7

28.7

32.1

35.9

39.6

44.4

4.49

5.79

6.48

7.97

8.60

9.0l

7—8

8—9

9—10

10—11

11—12

12—13

124.5

130.8

136.2

142.4

149.4

154.4

6.08

5.59

6.48

6.77

6.60

5.95

68.5

71.3

73.5

76.3

80.2

83.4

2.80

3.37

3.16

3.68

3.89

3.47

23.9

24.4

30.0

34.1

39.6

43.2

4.04

4.87

5.49

6.9l

7.94

8.09

小學生的身高一般每年增長4—5厘米,體重每年增加2—3.5千克。如果低于這樣一個水平,就令人擔憂了。

(二)心臟和呼吸系統(tǒng)。

小學生的心臟和血管都在不斷增大和增長,血管總容積與心臟容積的比例大于成人。同時,新陳代謝很快,血液循環(huán)需要量較大,所以他們的心臟必須加速動作,才能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進行。因此,不宜讓小學生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和過分緊張而繁重的勞動。

(三)骨骼和肌肉。

小學生骨骼比較柔軟。骨骼硬化是一個逐漸完成的過程,要到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骨骼硬化(鈣化)才能完成。小學生隨著骨骼不斷發(fā)育,活動范圍不斷增大,活動量逐漸增加。

 (四)小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展。

隨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構和機能也在發(fā)展。腦的重量逐步接近成人的腦重量,7歲兒童為1280克,9歲兒童為1350克,12歲兒童為1400克,達到成人水平。腦重量的增加又與腦神經(jīng)細胞的增大、腦細胞纖維的增長相聯(lián)系。

我國心理學研究證明:5、6歲是兒童腦電波“飛躍”發(fā)展的時期,大腦的枕葉到9歲時基本上成熟,顳葉到11歲時基本成熟,而全皮質(指枕葉、顳葉與頂葉)要到13歲才基本成熟。13—14歲以后的兒童,如果在腦電圖上仍經(jīng)常出現(xiàn)θ波,則說明該兒童大腦發(fā)育不全。

二、家長要全方位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必須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有規(guī)律的生活能促進孩子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而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下,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才能有規(guī)律地,協(xié)調地工作。同時,有規(guī)律的生活還能使孩子處理事情有條不紊,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此,要首先保證孩子的睡眠,使其生物鐘科學運行。小學生在不同年齡對睡眠時間有不同需要,7歲兒童約需睡眠11小時,10歲兒童約需10小時,12歲兒童約需9—10小時。

很多孩子睡眠不足,已嚴重影響了學習,卻常常不被父子母所重視。有的是大人晚上事情多需要晚睡,沒安排孩子先睡;有的是想讓孩子早睡,孩子不肯,也就同意了;有的是孩子的確作業(yè)多,或做作業(yè)太慢,家長沒有想辦法解決;……可第二天上學的時間是固定的,無論孩子睡得多香,也得把他叫起來。結果,孩子日復一日越來越缺覺,大腦總是處在疲勞狀態(tài),學習效率和質量就很難保證了。

我的兒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我的經(jīng)驗之一,就是從來沒有讓他缺過覺,包括高考前和高考當天。不僅每晚按時睡覺,到周日(那時周六不休息),還要讓他補2個小時的午覺。

要保證孩子睡眠時間,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不管家里誰照管孩子,都按《作息時間表》安排他按時睡覺。制表的方式是:先將不能改變的時間定下來,然后往前、往后推算其他時間。比如,孩子每天需要早7:30到校,路上需要走20分鐘,為了讓他有20分鐘洗漱、活動和20分鐘進餐時間,就必須安排他6:30起床。為了保證他有10個小時的睡眠,晚上必須在8:30之前上床。為保證他在吃飯與睡眠之間有一定的活動時間,而不是吃了晚飯馬上睡覺,必須在6點左右進晚餐,等等。雙休日還要盡量讓孩子再多睡一會。

    時甲

    生活內容

  6:  15  ~7:00

  起床,洗漱,整理床鋪,與爸爸媽媽到花園慢跑

  早餐

  7:30”1l:45

  上課

  11:45一13:00

  午餐,休息,到校園里看看黑板報,打打球

  13:00—  16:30

  上課

  16:30—17:舀0

  回家,與鄰居小朋友玩耍,或看動畫片

  17:60—1    0

  做功課,整理書包

  18:90-    O

  晚餐,餐后洗碗

    看    書,戈看電視,或與爸爸媽媽聊天

  20:00—20:30

  與爸爸媽媽在健身器上一比高低,每天要打分

    \

 20:30

 洗澡

  21:00

  與爸爸媽媽道晚安,上床

  備注:星期五或星期六晚上可以推遲半小時、1小時睡覺,第二天

 多睡半小時—1小時。雙休日增加娛樂活動時間,每天上午、下午

 各1個半小時。

(二)全面的營養(yǎng)供給與吸收。

小學階段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很快,又要擔負很重的學習任務,缺乏營養(yǎng)是不行的。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高,原因正在于飲食不科學,營養(yǎng)不均衡。按專家的意見,孩子每天的食物結構應按如下比例安排:

    食物品種

  占總量的百分比

    食物量

  主糧(米、面)

    36%

  200-300克

  雜糧(豆類)

    4%

  50-100克

  蔬菜

    25%

  300-400克

  水果

    5%

  50-100克

  奶及奶制品

    20%

200-300毫升

動物類(肉、魚、蛋)

    10%

  100-200克

  油、脂肪、糖

  適量

  鹽

  不超過8克

上表的牛奶可以用豆?jié){代替,糧食應粗、細搭配,蔬菜應以綠色為主,食量應因人和年齡有增減,但要保持主、副食的比例。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熱量的分配應當是: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這里要特別提示家長注意的問題是:

    1、一定要讓孩子吃好早餐。

按照胃腸消化能力,一日三餐的熱量應該均衡吸收??墒乾F(xiàn)在很多小學生早餐吃得很不好,有的甚至不吃。從到校到中午吃就餐,孩子要學習將近5個小時,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到不了第二節(jié)課就餓了,他怎么能有心思學習呢?結果是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反應遲鈍,記憶力逐漸減退。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每天聽不好課,學習成績怎么可能好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學習好,家長一定要每天都能讓孩子吃好早餐,并注意早餐的營養(yǎng)搭配。

專家建議,可以給孩子預備一瓶牛奶或豆?jié){,約250毫升,一片面包,或一個包子、面餅等,約50克,還要有一個雞蛋,一點水果或蔬菜。有些人常常喝一杯牛奶了事,殊不知,沒有谷物類食品墊底,牛奶中的一些營養(yǎng)素只能是“穿腸而過”。 家長為孩子提供的早餐還要經(jīng)常更新花樣,否則還是不能保證孩子每天都能吃好早餐。比如,你第一天給孩子準備了一個熱騰騰的水煎包,他可能吃得津津有味;連續(xù)吃三天,孩子就會大叫起來:“啊,又是水煎包!”所以,能引起食欲的食品不必精美,不必奢華,但要經(jīng)常調換花樣,給孩子有新鮮感。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進餐,最好讓他在起床與早餐之間,能有一點時間,到室外稍微活動一下,這樣會使食欲大增。   

    2、要認真糾正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

    一定要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特別是不肯吃蔬菜的偏向。孩子的膳食中每天必須保證有30%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能提供大量水分,豐富的酶、水溶性維生素、無機鹽等等;它獨特的香味能刺激食欲;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其實一些孩子厭食、偏食、嗜食的習慣,都是父母在不知不覺中讓他們形成的。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當媽媽的就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我家孩子就是不肯吃一點兒蔬菜?!眿寢尡臼墙辜钡目谖?,可是,這樣反復地訴說,給孩子留下的卻是負面的暗示:我是不喜歡吃蔬菜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大腦對這一信息越發(fā)認同,“不吃蔬菜”也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再有也不要因為成人的特殊飲食習慣,導致家庭食物的偏頗。比如,有的人因為自己膽固醇偏高,不吃豬肝等食物,也就不給孩子安排相應的食品。這是“顧此失彼”,注意了自己的膽固醇,卻忘了孩子正需要補充礦物質鐵,而缺鐵的孩子學習數(shù)學會比較吃力,特別是對女孩子的影響更大。

3、孩子不宜吃或不宜多吃那些食品。

兒童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不宜以各種飲料代替了讓孩子喝白開水。兒童新陳代謝比成人快,對水的需求量也比成人多。如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其中所含身體不需要的分子由腎臟排出,反而把水分帶出了體外。各種飲料中均含有糖或糖精,喝下去不僅影響食欲,還可引起肥胖。飲料的合成色素也對人體有害。

孩子還不宜吃或不宜多吃以下食物:

菠菜,含有大量草酸,在人體內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多吃會導致兒童骨骼、牙齒發(fā)育不良。

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過多會造成營養(yǎng)過剩,引起功能失調。

濃茶,含有大量鞣酸,在人體內遇到鐵,便生成鞣酸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缺鐵。

果凍,本身沒什么營養(yǎng)價值,多吃、常吃會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有時還會因為不慎吸入了氣管,造成意外。

咸魚,各種咸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進入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

泡泡糖,代謝物對人體有害。糖精,大量食用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梢神經(jīng)疾病。

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不宜多食。人參,兒童食用會導致早熟。

罐頭,其中的食品添加劑易造成慢性中毒。

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功能。

方便面,含有對人體不利的色素和防腐劑等,易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

葵花子,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兒童吃多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可樂飲料,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兒童不易多喝。

動物脂肪,多吃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

烤羊肉串等火烤、煙熏食品,會使致癌物質在體內積蓄,到了成年時發(fā)病。巧克力,食用過多,會使中樞神經(jīng)異常興奮且影響食欲。

豬肝,兒童常吃或多吃,成年后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病。

另外,兒童不可隨便亂吃補品,否則會誘發(fā)兒童性早熟。

(三)一定要重視孩子運動能力的鍛煉。

小學階段的孩子體內各器官和組織尚未發(fā)育成熟,生理功能較弱,不鍛煉或鍛煉方法不當,都對身體不利。一是這階段,孩子骨骼中軟骨相對多,含有機物比例高,骨的彈性大而硬度小,容易變形。平時,站、立、坐、走等動作姿勢不端正,易發(fā)生脊柱側彎。關節(jié)、韌帶柔軟而松,適應做柔軟體操。骨盆不是完整一塊,不太穩(wěn)定,跳遠、跳高應在松軟的墊子或沙坑進行。二是這時孩子愛蹦蹦跳跳,但由于心肺功能弱,活動強度不能過大,更不能進行需長時間憋氣的、靜止用力的運動。三是這時孩子的感覺能力發(fā)展較快,適于進行一些能提高靈敏度、柔韌度、協(xié)調反應、平衡能力的訓練,但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鍛煉時間不宜太長,鍛煉形式要多樣化,結合游戲進行。

較為適宜的訓練項目有:站立、走路訓練、做廣播體操,需天天堅持,注意姿勢正確。跳高、跳遠,要有軟墊、沙坑等保護措施。短跑要根據(jù)孩子能力的發(fā)展制定訓練目標。游泳是一項全身運動,對身體的健和美都有很好的作用。有些孩子可能懼怕下水,可以先借助救生圈讓他感受到在水中浮起時的自由和快樂。體操類運動要以墊上運動、平衡木運動為主,對訓練全身的柔韌、平衡特別有益,但一定要有懂行的成人在一旁保護。打乒乓、打籃球,都能培養(yǎng)反應的靈敏度。教孩子在操場上、小區(qū)內學騎自行車,對訓練平衡能力和鍛煉膽量都很有好處,但自行車車輪直徑要小,22英寸以下的較為合適,也不能讓他騎車上街。

    雖然,在學校里,有體育課等運動機會,但對于一個7至12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很不夠的。孩子除需要參加學校那些有組織的體育鍛煉外,還需要一些自主的運動。所以每天放學后,不要馬上讓孩子做功課,要讓孩子先運動、放松一下。這樣,他會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有些孩子因為怕苦、怕累,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這會影響他的身體長高。家長應鼓勵他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課間一定要到操場上去玩。孩子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運動不可過猛、過難或負荷過重,以免過度疲勞,損傷稚嫩的身體。在家鍛煉的控制方法是,每天1小時為宜,運動強度以微出汗或心率每分鐘140次為好,不要大汗淋漓,運動過后要稍作休息再繼續(xù)學習或進行其他活動。如能讓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鍛煉,或是爸爸媽媽陪著孩子鍛煉,不但能使孩子很愿意堅持鍛煉身體,還能培養(yǎng)他們與伙伴的相容性,增加父子、母子親情。

(四)要讓孩子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做到: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覺前刷牙,餐后漱口,毛巾、水杯都單獨使用;勤洗澡、勤理發(fā),天天換內衣和襪子;隨身帶手帕或紙巾;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拋紙屑,不隨地大小便,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這些好習慣都需要從小養(yǎng)成。

這里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一是要避免室內空氣的污染。有資料介紹,兒童白血病三分之一緣于裝修。孩子由于正在發(fā)育期,較大人更易發(fā)病。

二是孩子的文具、用具、玩具的選擇要慎重。目前不少學生用品,如書包、鉛筆盒、尺子、筆,還有涂改液,都是用一些有毒的塑料或纖維加工而成,長期使用會引起孩子頭痛、惡心等癥狀,甚至有致癌的危險。

三是家中最好不要養(yǎng)寵物,使用殺蟲劑也要特別謹慎小心。

三、家長應高度重視孩子疾病的防治

 (一)要高度重視近視眼的防治。

現(xiàn)在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近視的原因,一是遺傳,二是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或光線不好、坐姿不端正,造成了眼睛的晶狀體調節(jié)能力減低。

保護視力的措施:

一是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適合身高的桌子、椅子;充足的采光照明(光線應從左側射來),并且不直射在孩子的書本上。

二是要訓練孩子坐姿端正,眼睛和書本、練習本保持一市尺距離;看書、寫字每40—5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時盡量到室外活動,看看遠距離的藍天、綠葉。

三是孩子學習時應當兩小時做一次眼保健操,目的是使眼部有關穴位經(jīng)過按摩而使眼睛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同時使眼睛得到休息。

四是讓孩子注意用眼衛(wèi)生,不在光線暗處、行進的車上或躺在床上看書,看電視、用電腦、打電子游戲機,一次時間不可超過1小時。

發(fā)現(xiàn)孩子近視,要盡早到醫(yī)院檢查、治療。近視按度數(shù)分,300度以下為輕度,300—600度為中度,600度以上為重度。如果孩子患了高度近視,就會影響將來的專業(yè)選擇了。

(二)要注意孩子齲齒的防治。

孩子乳牙換恒牙一般從6歲開始,到12歲左右恒牙應生出28顆?,F(xiàn)在,果凍、菠蘿派、膨化食品等合孩子口味的食品越來越多,這些食品對孩子牙齒的“沖擊力”和“殺傷力”非常大。若在孩子恒牙剛出現(xiàn)時沒有采取預防措施,就可能發(fā)生齲齒。

齲齒發(fā)生的原因:一是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二是有些地區(qū)飲水中含氟量低;三是孩子營養(yǎng)不良、體弱多病。千萬別小看齲齒,孩子生了齲齒不僅會因牙痛影響學習,還會影響食欲,甚至引發(fā)一些大病。

預防齲齒的方法:一是在孩子換牙期間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D和鈣片,同時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增強口腔的咀嚼能力;二是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三是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甜食(包括飲料),尤其是黏性甜食;四是要讓孩子注意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睡前與睡后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五是飲水中含氟量低的地區(qū)可以選用含氟牙膏;六是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fā)現(xiàn)、治療牙病。

(三)要重視慢性鼻炎等病的治療。

慢性鼻炎、副鼻竇炎、扁桃腺炎等疾病,一般都是孩子感冒后留下來的。孩子并不因此發(fā)燒、影響食欲,更不妨礙他們玩,很容易被家長忽略??蛇@些小毛病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是埋在孩子身上的“定時炸彈”,會在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時,引發(fā)肺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就顧不上帶孩子去看病,也不要因為慢性病治療時間長就失去耐心。

(四)要重視兒童肥胖問題。

經(jīng)濟發(fā)展后,城市兒童單純性肥胖癥近幾年成倍增加,小學生中已達10%—18%。兒童期肥胖癥已被視為成人肥胖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的前軀癥狀。

兒童肥胖對孩子學習的影響也很大。因為過重的身體負擔,不可能不與大腦爭奪供血和供氧。我們輔導過一個14歲的孩子,1米90的個子,110公斤。當時各科的平均成績只有60多分。我們給他開出的處方是“成績要上去,體重要下來”,制定了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措施。減肥不能光靠少吃,關鍵是多運動。我們主要是抓了他的體育鍛煉,每天早晚各半小時,堅持了2個月以后,體重開始下降,成績開始上升。一年半以后,體重降到了100公斤以內,成績上到了平均90分,其中數(shù)學和新開的物理都穩(wěn)定在95分以上。我講這個例子就是要告訴家長,孩子太胖會影響學習,一定要重視這件事。

有資料介紹說,鼓勵兒童減肥有“七忌”:一忌吃飯時對孩子嚷嚷或嚇唬;二忌給孩子吃高熱量的食品;三忌用食品獎勵或懲罰孩子;四忌關死食品柜或隱藏食品;五忌取笑兒童肥胖;六忌不讓兒童做體力活動;七忌大人飲食無度。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盡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熱量供應過多,但不宜實行“節(jié)食療法”,即過分限制兒童的飲食;讓孩子多吃天然食品,少吃熱量高的快餐和油炸食品;鼓勵而不是強迫孩子進行體育鍛煉。研究證明,每天進行4、5次,每次只有10分鐘的運動,同每天只進行1次,每次40—50分鐘的運動,效果是一樣的。所以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每個課間都要到操場去運動。還要留意孩子的情感變化,如果兒童覺得被父母所忽視并由此產(chǎn)生了孤獨感,也會引起他們過量飲食。超重兒童往往自尊心降低而形成自我否定,而自我肯定有助于減肥。

(五)要注意孩子脊椎病及矮小病的防治。

1、小學階段,孩子的骨骼發(fā)育還不完善,很容易發(fā)生脊柱彎曲異常。脊柱彎曲異常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體態(tài)和體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姿勢不正的原因:一是習慣不良,歪頭、彎腰、扭著身子看書和寫字,弓著背走路;二是設施不合適,課桌椅不合適,因身材高或光線暗而不得不彎腰駝背; 三是健康不佳,軀干肌肉力量不足;四是負重過大或長時間一側負重,如背書包、單手提物。

2、這個時期也是補救孩子身材偏低、偏矮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的身高與同齡人平均身高,相差在±2個標準差之內,還屬正常身材。低于2個標準差以上,就是身材偏低、偏矮了。

導致矮身材的原因很多:一是家族性矮身材或體質性生長發(fā)育遲緩。這類情況占大多數(shù),既沒有影響生長發(fā)育的疾病,也找不到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只是與遺傳有關。二是有骨骼系統(tǒng)的疾病。三是營養(yǎng)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和熱量供應不足,使生長速度減慢,青春期生長突增的幅度較小。 四是缺乏微量元素。五是有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垂體性侏儒癥、甲狀腺功能低下。六是有代謝性疾病。如果是家族性矮身材、體質性生長發(fā)育遲緩、營養(yǎng)不良、缺乏微量元素等因素造成的,可采取以下措施補救:保證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在睡眠時達到高峰,是保證身高自然增長的重要條件;適當補充鈣和鋅,并進行體育鍛煉。要注意的是,補救措施有一定的時間性,必須在青春前期,即:女孩有月經(jīng)、男孩有遺精之前進行。如果是某些疾病導致的身材增長緩慢,那要到醫(yī)院去治療。

(六)要注意孩子青春前期的到來。

孩子到了11—12歲就進入了青春前期。這個時期,是他們身體發(fā)育的第二次加快期。男女生之間開始有了性別意識。

1、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營養(yǎng)補充。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適當補一點鈣、鐵、鋅。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比如谷類含有植酸,菠菜含有草酸,會降低鈣的吸收,不要與補鈣食品同時食用。當遇到含鈣高而植酸也高的食物,如扁豆,可先將菜略煮一下;而適當?shù)呐胝{對吸收鈣大有好處,比如用糖醋燒排骨、用文火燉骨頭湯、煮黃豆等。缺鐵非但會引起貧血,還會影響心理和智力的發(fā)育,使學習能力下降,行為改變,抗感染能力下降。要注意,如果是從植物性食物中吸取非血紅素鐵時,不要與糠麩、濃茶、咖啡等一起食用,因為它們含有磷酸鹽、植酸、多酚、茶堿、咖啡因等,會阻礙人體對非血紅素鐵的吸收。鋅可以參與骨發(fā)育以及雄激素、前列腺素和胰島素的合成。補充鋅,可以從膳食入手,動物性食物中的瘦肉、肝、蛋黃、牡蠣、蛤貝、海魚等,植物性食物中的海帶、紫菜、大豆和花生中,都含鋅較多。

2、父母還要特別注意幫助孩子消除由性發(fā)育帶來的困惑。

女孩子月經(jīng)初潮的平均年齡為12歲左右,早的可在9歲,晚的要到18歲。由于卵巢剛剛發(fā)育,有時沒有卵子排出,月經(jīng)也就沒有規(guī)律。所以,有的孩子半個月來一次,有的則要隔2、3個月,出血量也有多有少,大多在1年左右就會變得規(guī)律了。如果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或血量多、血期長,則可能有病理變化,應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女孩10歲左右時,媽媽就應關心孩子的變化,在適當時候,用不經(jīng)意的方式,提及有關生理知識;用欣喜的口吻告訴孩子,如果來了月經(jīng),證明一個人開始成熟,而且人將越來越美麗,以幫助孩子提前消除對生理變化的驚恐或焦慮。當孩子來月經(jīng)后,媽媽要教會孩子正確選用衛(wèi)生巾;洗腳的毛巾和洗操的毛巾分開;洗澡只能用淋浴,不可以盆浴;要避免受寒,保證足夠的睡眠,只參加輕微體育鍛煉,體育課遇到有劇烈的運動時,要敢向老師請假,等等。月經(jīng)期間,孩子還可能會有一些不舒適的感覺,父母還要注意適當調節(jié)孩子的情緒。

男孩子第一次遺精一般在14歲左右,早的在11歲,晚的可在18歲。因此,在小學階段發(fā)生第一次遺精的人數(shù)是比較少的。當爸爸的,在男孩到一定年齡時,要尋找適當機會傳授有關生理知識,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精液主要成分為水,其中含有很少量的蛋白質、糖類和無機鹽,由于每次射出的精液并不多,所以對健康無礙;遺精證明一個人的成熟,男孩開始向男子漢轉變,今后要更堅強、更勇敢、更有責任心,胸懷也更廣博一些。

3、還要注意正確識別性早熟。

如果女孩8歲前乳房隆起(可有觸痛),以后有第二性征出現(xiàn), 9歲前陰道出血(開始時大多是不規(guī)則的),以后逐漸形成有規(guī)律的月經(jīng),可判斷為女孩性早熟。男孩10歲前睪丸增大,陰莖增粗(可能有搏起),不久出現(xiàn)陰毛,身高增長加快,出現(xiàn)第二性征,直至出現(xiàn)遺精,可判斷為男孩性早熟。性早熟孩子身高、體重超過同齡人,生長發(fā)育停止期提早,長骨骨骺愈合提前,因此最后身高可能低于一般成人。發(fā)現(xiàn)孩子性早熟,應到醫(yī)院去治療。

(七)要警惕“現(xiàn)代病”侵襲孩子。

1、手機,兒童不宜。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完成的一項研究證明,使用GSM手機的10歲至11歲兒童,反應能力大大降低。芬蘭科學家對一組10至14歲兒童的調查也證明了這一結論。瑞典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5至10歲期間使用過手機或者無繩電話的人,20至29歲時得大腦腫瘤的危險增加。

2、兒童鉛中毒問題嚴重。鉛中毒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同時伴有煩躁不安、倦怠、懶動、嗜睡等。較大的兒童還會出現(xiàn)智力障礙,或舉止由聰敏轉為呆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低下等。由于鉛中毒具有累積性,凡是血鉛檢測結果不為零者,都應該接受驅鉛治療。含鉛油漆、制陶釉彩、含鉛水晶盤及玻璃器皿、含鉛汽油、汽車鉛酸電池、香煙、部分國產(chǎn)或進口酒、水果罐頭、庭院蔬菜、骨粉及殺蟲劑等都可能是兒童鉛中毒的罪魁禍首。預防鉛中毒的辦法有:不吃含鉛食品,多吃動物肝類、豆制品、海產(chǎn)品等;若父母從事的是與鉛接觸的工作,最好回家前能洗澡、換衣服;少用色彩鮮艷的陶瓷碗盛湯或酸性飲料;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啃咬玩具或指甲,不在大街上停留過久,不吃路邊燒烤,不吃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等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35cfff901012stp.html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 ddmxbk - 木香關注家庭教育

相關知識

小孩成長發(fā)育時間 全面了解寶寶生長發(fā)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足夠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
關注兒童生長發(fā)育,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小兒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期
兒童生長發(fā)育篇—關愛兒童生長發(fā)育,助力兒童健康成長!
母嬰育兒小知識|正確認知寶貝“生長發(fā)育”,助力寶貝成長健康!
小孩生長發(fā)育標準:了解正常的成長軌跡與關鍵要素
母乳是嬰兒健康生長和發(fā)育的最佳食品
孩子生長發(fā)育,科學助長是關鍵

網(wǎng)址: 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291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