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君注:自從知道隔壁愛范兒主編借助 Apple Watch 減肥 20 斤后,A 君今天請他來給大家分享自己的掉肉心得。如果身邊有要減肥的朋友記得轉給 TA。
如果想看更多關于科技、未來的好文章,記得關注愛范兒微信公眾號 ifanr。
毫不諱言地說,我是一個 Apple Watch 的擁躉。但在剛購入的那段時間里,我戴著它的唯一理由是我買了它。
因為沉溺工作日漸豐腴,我以每年 10 斤增幅成為了一個被眾人取笑的胖子。在被某一位同事揶揄的瞬間,我決定認真減肥。于是我開始擺弄 Apple Watch 此前被忽略掉的運動健身功能。
8 個月,我減掉了 20 斤。
我不敢說 Apple Watch 能夠成功幫助每個人瘦身,但它的確幫助我養(yǎng)成了一些受益終生的習慣。
所以這篇文章,主要目的并不是安利 Apple Watch,也不是推廣一種普適性的健身方法論,而是在分享這個減肥的過程里,讓你重新思考人與數字工具之間的關系,如何以實用主義的導向去看待槽點滿滿的電子設備。
插一句,我就是那種從小沒有運動基因、手無縛雞之力、跑上一公里就會氣喘吁吁的人,所以連我這樣的人都可以做到,你也可以的。
信賴你的設備,但不要過分相信數字
很多人無法長久使用可穿戴設備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它沒有用,比如數據不準。
殘酷的現(xiàn)實情況是,沒有一款運動手環(huán)監(jiān)測數據是準的。全球最大的手環(huán)廠商 Fitbit 還因此吃過官司。
在醫(yī)療機構,計算運動卡路里消耗最準確的方式是,借助新陳代謝面罩計算氧氣代謝量。而手環(huán)手表的形態(tài),決定它只能利用心率傳感器和算法大致估算出體能消耗。
計算運動卡里路消耗最精確的辦法
我選擇 Apple Watch 的原因是它相對靠譜點。因為市面上現(xiàn)成的算法有很多,而蘋果為了搞清楚這套算法,請來參與多位參與 Nike+ 和 Fuelband 項目的專家、購入數百萬美元的設備、組建了一個健康實驗室,研究了一年多。
幾個月前,我參觀了這個位于蘋果總部庫比提諾的實驗室。親眼目睹了這個志愿者數據收集的過程,讓我開始相信 Apple Watch 是我可以信賴的健身伴侶。
我之所以要分享這些,是因為你必須改變對于工具的認知,你必須放下主客觀因素產生的偏見,姑且相信你手上的設備它能夠幫助你做出一些改變。
所以,你用什么設備并不太重要,所謂量化自我,量化人生,數據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數據的價值在于幫助你實現(xiàn)目標,只有量化的數字,才可能看到差距,你才可能做出改變。
定下你需要一些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標
Apple Watch 與市面上大多數可穿戴設備區(qū)別不大,不過它很好的一點是非常強調目標管理:Apple Watch 默認了三個圓環(huán),包括每天活動消耗、默認 30 分鐘的鍛煉時長、12 小時的站立時長。
Apple Watch 會用各種方法各種手段刺激你完成這個目標。比如每隔一小時提醒你站起來活動一下,幾小時推送一個目標完成度,給你發(fā)勛章鼓勵你,甚至不斷推送你好友的運動狀態(tài)。
我直接把三個圓環(huán)設置成了表盤,這樣方便隨時查看自己的進度。當你把查看數字當成習慣,你會發(fā)現(xiàn)你越來越重視目標。
那么第一個問題,怎么定這個目標?
Apple Watch 會根據你的身高和體重推薦一個目標,比如我身高 176cm,減肥前 81kg,目標是每天 450 卡路里,30 分鐘運動,12 小時站立。在 Apple Watch 的設定中,這其實只算一個輕度的目標。
如果你剛起步,一個合適的標準是你完全能夠企及,但又不是躺著就能完成的——算上你基礎代謝率和日常通勤產生的消耗,至少還得單獨運動 20 -30 分鐘才能完成。
接下來,就是嚴格執(zhí)行這個目標,也是最艱難的過程。
選一種讓自己找不到借口的運動類型
我見過身邊不少減肥失敗的案例,他們失敗的路徑多是:咬牙立志減肥,然后花上近萬元大洋辦一張健身卡、報一個私教班,第一周去了 5 天,第二周去了 3 天,第三周去了 2 天,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為什么會這樣?你會聽到各種各樣的理由:有應酬不能去健身房,加班沒時間,下雨了霧霾了不能去跑步……
今年我在美國結識了一個名叫 Tony Nicholson(倪騰)的英國人,他就是我們腦海中那種高大健碩的肌肉男,他還是潘石屹、駱家輝等社會名流的私人教練,他教了我一套 8 分鐘的健身方法。
這套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你找不到借口回避,8 分鐘,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隨時隨地。
所以如果你沒有風雨無阻堅持去健身房的毅力,選擇一套不受環(huán)境和時間影響的健身方法,比如我半年一直在用的,就是 Keep 上的「跳繩 HIIT 高級版」。
HIIT 全稱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具體方式就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的練習,休息十幾秒后再循環(huán)往復。它的好處是非常適合全身都是借口的人,15 分鐘 HIIT 燃燒的卡路里堪比 30 分鐘的跑步。倪騰介紹的 8 分鐘練習本質上就是一種 HIIT。
運動中我都會開啟 Apple Watch 進行監(jiān)測,運動中抬臂就可以看到當前運動狀態(tài)。它就像一個儀表盤,顯示著你的運動時長、消耗卡路里和心率。這些數據對于 HIIT 非常有意義,因為你只有達到一定的燃脂心率才有減肥的效果。
Apple Watch 支持的運動類型非常多,戶外步行、戶外單車、室內跑步、橢圓機、室內單車、戶外跑步、室內步行、劃船、踏步機、自由訓練,其中自由訓練中又包括流行的瑜伽、HIIT、搏擊等等。
如果完成不了目標,嘗試使用一些刺激性的手段
所有的健身經驗都可以歸為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本文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每天讓 Apple Watch 的三個圓環(huán)閉合,你一定能瘦下來。
但最難的就是堅持。雖然每天鍛煉 30 分鐘最為理想,但在這 8 個月中,我也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直到最近才基本保證至少每兩天進行一次體能訓練。
所以在運動前,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承受這種「痛苦」:讓曾經嘲笑你的人刮目相看?讓自己重新穿上一年前的衣服?還是讓自己更健康?
除了精神和意志上的動力,你還需要一些實際的雞血。這里推薦一個我認為 Apple Watch 最佳的功能——健身記錄共享。
互加好友后,你可以看到好友的健身記錄圓環(huán)。當好友完成了一項運動或者紀錄,你就能收到「炫耀」通知,你也可以點擊一下默認的激勵信息鼓勵他們。
其實相比鼓勵,我倒覺得它最大的好處是激發(fā)了我的斗志,尤其是我身邊跟我體型相仿的同事:他這慫樣都能堅持,我怎么能落后?
如果你找不到用 Apple Watch 健身的朋友,還有很多別的方法。比如我司有一個健身群,入群自定目標,每周日結算,完不成目標發(fā)紅包。后來發(fā)現(xiàn),群里發(fā)紅包的人越來越少。
我司的健身微信群和 Apple Watch 好友的激勵
我想這還真不是大家怕花錢,而是因為發(fā)紅包是一種公開妥協(xié)公開認輸的行為,這很丟人。
如果你甘愿丟人,一定是對自己不夠狠——如果群規(guī)是打不成目標發(fā) 1000 塊錢呢?
一些減肥的 Tips
最后,試著讓運動成為你的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你減肥的方式。
本文由讓手機更好用的 AppSo 原創(chuàng)出品,關注微信號 appsolution,回復「又胖了」獲取食物卡路里記錄 app 推薦,讓你邊吃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