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二胎媽媽育兒有話說 這3錯不信你沒犯過

二胎媽媽育兒有話說 這3錯不信你沒犯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5:06

作為一個擁有倆寶的媽媽,在育兒的道路上我也是跌跌撞撞中成長起來,如今照顧二寶總算得心應手了。為此我常沾沾自喜,也用這些育兒經(jīng)驗幫助了不少身邊的媽媽們,并贏得了她們的擁護,哈哈,很自豪哦。分享是一種美德,現(xiàn)在我給大家嘮嘮我感觸最深也是各位媽媽最易犯的3大錯。來看看吧。

目錄育兒之時這些“不要”要謹記二胎媽媽育兒有話說這3錯不信你沒犯過專家談育兒:怎么可以讓孩子擁有自信別做糊涂媽這幾種育兒誤區(qū)要知道六個返璞歸真育兒理念

1育兒之時這些“不要”要謹記

  一、父母教育孩子須知

  1.不要整天圍著孩子轉(zhuǎn)

  父母教育孩子,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不要整天圍著孩子轉(zhuǎn),應該多給自己一點自由,多給孩子一點空間,否則很容易導致孩子過度依賴父母,那么以后孩子就會比較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

  2.不要過于嚴厲批評指責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對孩子過于嚴厲地進行批評指責。被適當表揚著長大的孩子,身心健康比經(jīng)常被批評指責長大的孩子要好得多 ,所以作為家長的,想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那么平時就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過度嚴厲批評指責。

  3.不要為了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教育孩子也不要為了孩子就完全失去自我,不可以讓自己沒有愛好、沒有時間、沒有自由,這樣反而會使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一份埋怨。

  4.不要讓孩子經(jīng)常看電視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經(jīng)??措娨暋,F(xiàn)在好多的孩子都喜歡整天看電視或者玩電子產(chǎn)品,但是這樣子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一方面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另一方面孩子就會漸漸失去活力,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5.不要不舍得讓孩子做家務

  父母教育孩子,就不要不舍得讓孩子做家務。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幫忙做家務是應該的,而且多讓孩子做家務,不僅可以使親子感情變得很好,而且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自理自立的好習慣。

  二、父母教育孩子禁忌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對孩子過度溺愛,也不能對他要求過高,平時要注意多關心孩子,特別是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在家里不要什么事情都幫孩子搞定,多鼓勵自己動手動腦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2二胎媽媽育兒有話說這3錯不信你沒犯過

  1.多穿衣服不感冒

  出于一番慈母心,在大寶小的時候,一旦天氣變冷,我便會給他穿很多,晚上被子也會加厚。但是事實上事與愿違,妞常常感冒。為此我專門詢問過醫(yī)生,醫(yī)生說這種預防方法其實并不科學。

  事實上,雖然小孩子自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弱,但也不能過度保護,否則機體耐受力得不到鍛煉,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再來,孩子一直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若沒有及時補水,不一會兒會出現(xiàn)發(fā)熱、脫水等情況。所以說保暖有必要,但千萬不要過度,切記別捂得太多,根據(jù)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就好啦~

  2.勤洗澡損傷皮膚

  小孩子的肌膚無比嬌嫩,吹彈可破。妞剛出生的那會兒,我想著她又不出門,身上不臟就沒有必要老是給她洗澡,主要我也擔心洗得太頻繁傷害她的皮膚。后來,帶寶寶體檢時,醫(yī)生說:“這娃身體怎么臟臟的?”當時我就臉紅了......

  醫(yī)生告訴我,寶寶特別是新生兒皮膚柔嫩,但是其防御能力較差,奈何新陳代謝又快。若是不經(jīng)常洗澡保持皮膚清潔的話,排泄物等臟東西會刺激寶寶皮膚,容易使皮膚發(fā)生感染。所以各位媽媽別舍不得給孩子洗澡,其實新生兒出生第2天就可以洗澡了,之后如果有條件最好每天或隔一天洗1次澡。當然若是天氣寒冷,每周1—2次就可以了。有幾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水溫要適中,洗澡前別喝水,還有動作要又快有輕柔,大家伙好好練練,最好爭取10分鐘以內(nèi)就搞定,不然小心孩子就會不耐煩哦~

  3.發(fā)燒就往醫(yī)院跑

  妞是6個月斷的奶,那時是初秋,因為她之前從來沒有生過病,我一發(fā)現(xiàn)她發(fā)熱就慌了,立馬帶她去醫(yī)院。待我終于帶她見到醫(yī)生,醫(yī)生給了一句沒有大問題,只要做好物理降溫就好,連藥都沒開。相當于白跑一趟。

  這應該是不少媽媽都曾犯過的錯。實際上,孩子發(fā)燒腋下溫度沒有到38.5°不用去醫(yī)院。這里有一點要注意,也別急著給孩子吃退燒藥。最安全的做法是進行合理的物理降溫,比如溫水擦身,重點擦拭頭面部、頸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至于冰塊、酒精要慎用,因為這兩樣刺激性太大,會讓孩子很不舒服。退熱貼也很好用,我給妞用的是兵兵退熱貼,因為它的含水量高達80%,水分的汽化可以帶走熱量,用起來很方便。

3專家談育兒:怎么可以讓孩子擁有自信

  給予無私的愛

  首先要給孩子濃郁的父愛、母愛,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下成長,做孩子堅實的后盾。讓孩子享受生活,享受快樂。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都愛他,給他一個利于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不強迫孩子做事

  不要把大人的想法或者想做的事,強壓到小小的孩子身上。大人感興趣的不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沒有必要強迫他去做。要鼓勵孩子去做事,做孩子擅長的事,揚長避短孩子越做越好越來越自信。

  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維的,只是他會用小孩的思想來思考問題,但是這是他人生中必經(jīng)之路。我們要尊重孩子,不要在孩子做的不出色的時候,就一味的批評,讓孩子喪失信心,甚至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就是不好,要鼓勵他幫助他進步。

  贊賞孩子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美言,孩子同我們大人一樣在做的好時需要被認可。當孩子成績優(yōu)異時我們要說你真棒,孩子經(jīng)常被表揚,他的心里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他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失敗的孩子,哪里還有自信而言。

  信任孩子

  當孩子提出很想做什么事情時,不要一味的拒絕,要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你若一再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自信及獨立性會被你親手扼殺。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孩子又足夠的信心,孩子才會因為得到你的信賴更加自信。

4別做糊涂媽這幾種育兒誤區(qū)要知道

  育兒誤區(qū)1、寶寶紅屁屁時趕緊涂護臀膏

  小寶寶紅屁屁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由于小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而私處又是不經(jīng)常通風的,糞便和尿液會損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導致寶寶臀部出現(xiàn)尿布疹。很多新媽媽把護臀膏當作是尿布疹的救命稻草,其實,當寶寶出現(xiàn)了尿布疹之后,這時使用護臀膏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護臀膏的作用在于預防寶寶紅屁股,而沒有治療作用。

  寶寶出現(xiàn)紅屁屁之后,可以先不要使用護臀膏了,小屁屁此時最需要的是通風干爽,不要讓寶寶的臀部繼續(xù)潮濕、不透氣,紅屁屁就會有所緩解。媽媽們也可以適當在寶寶的屁股上涂點茶油,清熱解毒,緩解寶寶的不適,但最主要的是要通風,保持屁屁干爽。

  育兒誤區(qū)2、發(fā)燒就用酒精搓

  寶寶發(fā)燒頭熱就用酒精搓額頭和身體,這是非常傳統(tǒng)的給寶寶物理退燒的方法,很多老一輩的奶奶姥姥會這樣給孩子退燒,這樣真的對嗎?媽媽們千萬別犯傻,這是堅決不行的。嬰幼兒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對于涂抹在寶寶皮膚表面的酒精,其實是有著非常強的吸收和滲透的能力,如果酒精涂抹的很多,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酒精中毒的危險,后果非常可怕。

  當寶寶發(fā)燒時,比較科學的物理降溫方法是減少衣被包裹,幫助寶寶的身體散熱,在寶寶不哭不鬧的情況下,可以給寶寶用溫水來擦浴,同時,讓寶寶多喝水,避免身體脫水。其實,寶寶的狀態(tài)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吃奶也正常、玩耍也正常,不哭也不鬧,那么,家長可以進行觀察,這說明寶寶問題不大,多數(shù)情況是可以自愈的。無論如何都不能使用酒精給寶寶的身體降溫。

  育兒誤區(qū)3、寶寶長痱子立刻撲爽身粉

  每年的夏天,天氣炎熱,寶寶都會被痱子所糾纏,寶寶的皮膚嬌嫩,如果長時間被汗水浸透,皮膚自然就容易長出痱子,而許多的家長在寶寶長出痱子之后都會第一時間來給寶寶撲爽身粉,其實這是非常不對的做法。先不說大多數(shù)的爽身粉當中都含有滑石粉,家長們在給寶寶撲爽身粉的時候,爽身粉的細微小顆粒多多少少都會進入到寶寶的肺部,經(jīng)常使用會損傷寶寶肺部的健康。預防寶寶長痱子,應及時給寶寶擦掉汗液,保持皮膚干燥,盡量給寶寶穿純棉透氣的衣服。

5六個返璞歸真育兒理念

  返璞歸真理念1:不要完全拋棄布尿布。

  小葉子一出生,媽咪就天天給她用紙尿褲,覺得紙尿褲吸水功能特別強,能及時吸收寶貝的尿液,避免屁屁發(fā)紅??蓻]想到小葉子每天尿便特別多,甚至一天能達到20多次。媽咪不停地給她換紙尿褲,一天下來得用好多片,這下子又覺得有點吃不消了。心想就這樣用下去,家里的開銷也太大了。為了節(jié)省開支,她想用傳統(tǒng)的布尿布替代一部分,但布尿布容易使寶貝屁屁"受委屈",而且用起來也不方便,心里遲遲疑疑,不知該怎么辦好。

  專家透析:如果受經(jīng)濟條件影響,或者寶貝對紙尿褲過敏,也可以考慮采用布尿布。傳統(tǒng)的布尿布并非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它有很多優(yōu)點也是紙尿褲不能完全替代的。首先,布尿布是棉布制品,不容易使小寶貝稚嫩的皮膚過敏;而且可以反復利用,這樣就很經(jīng)濟實用,很適合剛出生的寶貝,因為他們在這一時期使用量特別大;使用布尿布還可以促使父母重視訓練孩子排便的習慣。研究顯示,及早訓練排便習慣有利于嬰幼兒大腦的神經(jīng)細胞之間的連通,增強神經(jīng)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促進大腦的活動和發(fā)育。

  紙尿褲和布尿布各有千秋,沒有必要因為青睞紙尿褲而把傳統(tǒng)的布尿布完全拋棄。聰明媽咪的做法是,把紙尿布和布尿布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使用,也就是夜里為了小寶貝睡得安穩(wěn),或帶寶貝外出的時候使用紙尿褲,白天居家有人照顧時,因為能夠及時為寶貝更換尿布,可以考慮使用布尿布。

  返璞歸真理念2:自制玩具促進寶貝智能發(fā)展。

  2歲的果果,家里就像是個玩具"宮"。從可愛的毛絨玩具、拼圖、積木,到遙控汽車、學習機,玩具幾乎可以堆滿她的房間,其中以益智玩具占到了大多數(shù)。瞧,這個有著卡通設計的學習機,就是媽咪在果果2歲生日時買給她的。為的是讓果果在玩的同時,可以通過學習機的程序?qū)W習一些字詞、算數(shù)、英語等知識。

  雖然家里的玩具很多,還時常會有新玩具加入到這個大家族中,但果果似乎對哪樣玩具的興趣都不高。有的玩幾下就不玩了,有的甚至連玩都沒玩就被打入了"冷宮"。而令媽咪不解的是,果果卻對幼兒園老師用牛奶盒自制的嘴巴可以活動的小馬愛不釋手。

  專家透析:以前,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孩子的玩具大多是家長、孩子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己動手制作的,形式簡單,玩法多樣,不受限制。

  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玩具的種類也在不斷地翻新增加,設計巧妙、功能眾多的益智玩具更是層出不窮。琳瑯滿目的玩具,讓孩子和家長都有些應接不暇。只要有利于開發(fā)智力的,或是孩子想要的玩具,家長都會盡可能買,但效果往往沒有想像中的好。

  雖然現(xiàn)在的玩具功能、形式多了,但現(xiàn)成的玩具在玩法、功能、以及它的復雜程度上都有一個范圍限制,重復性較強。相對而言,以前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的玩具,玩法、形式更為靈活、多樣,讓孩子自己動手的空間相對更大。這樣的自制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想像力,增加他們的動手能力。孩子對于經(jīng)過自己動手制作的玩具,也是玩勁十足,這樣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有效地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所以如果家長有時間,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一些自創(chuàng)玩具。返璞歸真理念3:用手抓飯吃好處多多。

  1歲的小多多生來胃口就很好,不像有些孩子總是不愛吃飯,讓媽咪犯愁。但他也有一個毛病讓媽咪挺煩惱,就是他總愛用小手抓飯吃。你看他用小手抓飯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真好玩,可媽咪卻覺得這樣既不衛(wèi)生也不文明,經(jīng)常去制止他。小多多不知是不長記性,還是酷愛這種吃飯的方式,總是改不了。媽咪挺生氣,也挺擔心,實在是沒轍了,只好采取"武力"解決的方法——打小手板。這招倒是挺管用,小多多不再用小手抓飯吃了,可他的胃口卻大不如前了。媽咪只好絞盡腦汁為他做各種有吸引力的美食,可小多多還是挑三揀四不領情。

  專家透析:其實,媽咪沒有必要這樣硬性制止孩子抓飯吃。抓飯吃對孩子有諸多益處。要是不恰當?shù)刂浦?反而帶來很多負性作用,挑食便是其中的一種。為什么現(xiàn)在挑食的孩子那么多,而過去挑食的孩子少?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去的父母不是特別地限制孩子抓飯吃。

  研究表明,1歲左右的嬰兒正處在學習自己吃飯的時期,學吃飯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興趣的培養(yǎng),這和看書、玩耍沒有什么兩樣。從科學角度來說,在人類的食譜里根本就沒有寶貝不喜歡吃的食物。寶貝對食物感興趣的程度更多地取決于他與食物接觸的頻率,而不是食物的種類。只有反復接觸,才能使嬰兒對食物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有好感,以致將來不容易養(yǎng)成挑食的習慣。

  另外,用手抓吃食物帶來的愉悅感,也會使嬰兒更喜歡學會自己動手進食,并增強進食的自信心,促進食欲,還可促進孩子手指的靈活性,促進肌肉發(fā)育。如果父母擔心不衛(wèi)生,只要注意將寶貝的小手洗干凈,就可以讓他盡情地"玩"食物。待孩子逐漸長大,手指肌肉發(fā)育到一定程度,可以很好地拿筷子、刀叉,他們就會不再用手抓飯吃了,所以沒有必要擔心孩子養(yǎng)成用手抓飯吃的不文明習慣。返璞歸真理念4:過度呵護要不得。

  3歲的小芮芮真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對她百般呵護,他們覺得自己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受了很多委屈,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一定不能讓寶貝再受屈。祖父母更是對芮芮疼愛有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平時經(jīng)常給她買各種兒童營養(yǎng)品,就怕她營養(yǎng)不良;外面有一點風就不敢讓她出去玩,即使出去也得遮得嚴嚴實實,就怕她感冒;也不敢讓她出去和小朋友們一起運動,生怕一不小心摔了碰了......

  沒想到,被如此精心呵護的小芮芮卻一點都"不領情",動不動就生病,三天兩頭上醫(yī)院,感冒發(fā)燒更是家常便飯。雖然反復檢查也沒查出有什么大病,但小芮芮沒像家人期望的那樣長得結(jié)結(jié)實實,反而又瘦又小,使全家人都感到很困惑:為什么百般呵護,孩子的身體卻這樣差呢?

  專家透析:調(diào)查表明,因感冒咳嗽,每周去醫(yī)院看一兩次病的寶貝在兒科門診司空見慣;發(fā)生呼吸道過敏的哮喘病兒,比前10年增多了兩倍;幾乎每5個孩子里,便有一個肥胖兒,尤其是高收入家庭;便秘的孩子比比皆是,還出現(xiàn)了新的"營養(yǎng)不良"的病兒,即不是由于攝取營養(yǎng)不足所致,而是因為偏食、厭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營養(yǎng)攝取不均衡造成。

  據(jù)統(tǒng)計,6歲以下的孩子中大約有1/3未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建議標準。對此,有人做了一個十分恰當?shù)谋扔?即形容現(xiàn)今孩子們的免疫系統(tǒng),正在舒適和安逸的生活中"安樂死"。另外,一些疾病的患病率也明顯增高,同時還新添了不少的"現(xiàn)代富裕病",如性早熟、肥胖病等。由此,一些門診在醫(yī)院應運而生,如"易感門診"、"哮喘兒門診"、"小兒肥胖門診"等。

  在過去的年代,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加之物質(zhì)匱乏,孩子們不可能得到父母太多的呵護,但是他們卻身體很結(jié)實,很少鬧病。而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的體質(zhì)卻越來越差。這是怎么回事兒呢?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都是由于父母呵護得太精細了!

  如今,夏天天熱時家里有空調(diào),使寶貝失去了出汗的機會;冬天生怕冷,不讓寶貝到戶外接觸冷空氣;一活動生怕寶貝摔著、碰著,給予他們各種限制;飲食上只注重給他們吃精細食物等。殊不知,這樣悉心的呵護不僅不能讓寶貝強壯身體,反而會給寶貝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如寶貝的免疫系統(tǒng)因接受不到冷熱的刺激,不能對天氣變化應激而變,由此一遇天氣變化,不是感冒發(fā)燒就是引發(fā)支氣管黏膜過敏,誘發(fā)哮喘;由于寶貝活動量和活動機會減少,致使寶貝體重超重;精細食物則喂養(yǎng)出新時代的"營養(yǎng)不良兒"。如此,現(xiàn)代的孩子們成了"溫室里嬌嫩的花朵",變得弱不禁風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養(yǎng)育寶貝不能過度呵護,而應該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沐浴陽光,感受風霜雪雨的變化,多吃五谷雜糧,多到戶外活動,在摔打中讓寶貝長得健康又結(jié)實。

  返璞歸真理念5:長輩帶孩子也有益處。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育兒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又由于"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現(xiàn)狀,使年輕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然而,在西方,一股返璞歸真的風氣正在盛行,一些我們正在學習、應用的育兒理念,卻被顛覆,人們好像又回到了傳統(tǒng)社會,孩子可以不再獨自入睡、拒絕使用紙尿褲、鼓勵父母多抱孩子等等。這是因為,人們發(fā)現(xiàn)一些傳統(tǒng)的育兒理念更能給予孩子心靈的慰藉。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也許最好的辦法還是"取長補短",更多地結(jié)合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撫育寶貝健康快樂地成長。

  海蓉35歲時才做了媽咪。生了寶貝后,她就辭職在家,決定孩子完全由自己帶。盡管爸爸媽媽多次要求給她帶孩子,以便她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地繼續(xù)留在職場上。雖然海蓉并不想因為孩子影響工作,但也不想讓爸爸媽媽來。因為她覺得長輩來了肯定會介入她的育兒生活,而她并不信服爸爸媽媽當時養(yǎng)育他們兄弟姐妹的那一套。她確信,父母來帶孩子肯定不如自己帶好,畢竟自己的育兒理念都是最新最科學的。

  眼見寶貝長到6個月了,海蓉帶他去兒童保健科做生長發(fā)育測試。她覺得自己的寶貝各方面應該都發(fā)育得很超前,可沒想到寶貝竟然不如鄰家那個由農(nóng)村來的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特別在語言和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方面比鄰家寶貝差了很多。為什么會這樣呢?海蓉心里失落極了。

  專家透析:調(diào)查研究表明,除了母親精心照顧以外,有長輩參與照顧的孩子智力發(fā)育的各個方面都要優(yōu)于僅由母親照顧的孩子。雖然年輕母親照顧孩子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如觀念較新等,但有長輩參與照料的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并且老人有更豐富的看護孩子的經(jīng)驗,對待孩子也更有耐心,這些因素都對孩子的體格和智能發(fā)育有著較好的刺激作用,特別是在語言發(fā)育和對外界的反應能力方面。長輩帶的嬰兒除了睡眠以外很少獨處,有很多機會與多人交流,這可以更好地促進寶貝的語言和社會能力的發(fā)展,并且他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愛撫,要知道,愛撫猶如精神養(yǎng)分,有助于孩子智商與情商更好地發(fā)展。

  當然,老人帶孩子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過分溺愛、過度呵護等。這種養(yǎng)育方式可能造成一些別的問題,比如造成孩子任性,很少得到運動機會而影響了孩子運動能力的發(fā)展等,但這些問題只要正確認識,恰當處理,就會避免這些負面作用,而有老人參與帶孩子的益處卻顯而易見。

  返璞歸真理念6:小寶貝與父母同睡益處多。

  辛辛是一個十分崇尚西方生活理念的人。西方人習慣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立睡覺,她很欣賞這一點。她覺得這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起點,這樣才能使孩子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她剛剛懷孕就開始為還未出生的寶貝準備房間和小床,打算寶貝一出生就讓他獨自睡覺??吹剿敲Φ貌灰鄻泛醯臉幼?丈夫卻不以為然:我們小時候不都是跟父母同睡,現(xiàn)在獨立性不也很強嗎?

  專家透析:近年來,受西方讓孩子獨睡這種觀念的影響,一時間,很多家庭都給孩子準備了獨立的房間和小床。確實,中國傳統(tǒng)的讓孩子和父母同睡的做法確實有很多不妥之處,因為這樣容易使父母在睡眠中不小心把身體壓在孩子身上,或是大人的被褥堵住孩子的口鼻,導致窒息事故發(fā)生。

  雖然讓孩子獨睡可以避免這樣的窒息事故發(fā)生,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一種好方法,但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而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而定。由于較小的孩子都特別依戀父母,睡在父母身邊會使他們更容易入睡,睡得更踏實,不容易出現(xiàn)夜驚、夜啼等睡眠問題,這很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fā)育。同時,當孩子有什么異常情況時,父母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而且也特別方便父母照料孩子,如給孩子換尿布,蓋被子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可以大大減少嬰兒因睡眠姿勢不當而導致的窒息發(fā)生率。如果在孩子較小的時候非要讓他獨睡,會造成他們的心里缺乏安全感和不滿足感,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咬被角、吮手指等難以糾正的不良習慣或戀物癖,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然而,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因此再也離不開自己,不肯去獨睡,其實,這只是暫時的。國外研究表明,小時候被允許隨意睡到家庭大床上去的孩子從長遠觀點看會變得更有信心,更有獨立性。當他們做好準備后,他們就會進入獨立階段。當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比如說3歲以后,就要盡量培養(yǎng)他獨自睡覺的習慣了。在這期間,他們可能會因為情緒緊張或者其他原因還不時地要求和父母一同睡,這種需求延續(xù)的時間可能要比我們預期的稍微長一些,但最終會過去。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它只可能稍稍改變方向,但卻不會消失,也不可能完全被忘掉,以后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爆發(fā)出來

相關知識

這幾種胎教方法 孕媽不容錯過
二胎媽媽必修課:“大寶心理學”
準媽媽胎教不能錯過的好方法
媽媽胎教童話故事
?胎教方法 職場媽媽的胎教方式有哪些
總結(jié)準媽媽錯誤胎教的種類
關于準媽媽的3個胎教故事(熱門9篇)
如何與胎兒互動 孕媽與胎兒對話的5種方法
二胎時代,不同情況的二胎媽媽各需要注意什么?“大綱”供參
頭胎剖腹產(chǎn)二胎還能順產(chǎn)嗎?不是所有媽媽都適合

網(wǎng)址: 二胎媽媽育兒有話說 這3錯不信你沒犯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732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