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端午上千年的養(yǎng)生智慧 花3分鐘看看粽子不白吃端午

端午上千年的養(yǎng)生智慧 花3分鐘看看粽子不白吃端午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9月08日 15:17

今·日·端·午

今天小生就給大家講講粽子,講講這傳統(tǒng)的東西里包含著怎樣的養(yǎng)生智慧。

一枚粽子穿越歷史長河發(fā)展至今,你對它了解多少?

粽子最初是用來干嘛的?

投到江里喂魚,免得江里的魚吃屈原的身體。這,就是古人紀念屈原的方式。

最早,粽子還不是這個叫法,而是叫“筒粽”,因為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后來到了漢代,據(jù)說有個長沙人做了個夢,夢里一個三閭大夫?qū)λf:“你們再紀念屈原吶,可別投筒粽啦,這些筒粽都被江里的蛟龍偷去啦!我給你們支個招哈,蛟龍最怕艾葉和五色絲線,這樣,你們以后就用這兩樣?xùn)|西包粽子吧。”

就這樣,才有了后來的用艾葉或竹葉、荷葉包粽子。

那么為啥這三種葉片當選為包粽子的材料呢?難道僅僅是為了驅(qū)趕蛟龍?古人可沒那么天真。這里面就道出了端午的養(yǎng)生智慧。

鮮艾葉

它能當選的必殺技是驅(qū)蚊殺菌,誰讓人家有體香呢,誰讓人家這體香還不一般呢,鮮艾葉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什么金黃色葡萄球菌啦、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啦、大腸桿菌啦,消滅它們通通通不在話下!

竹葉、荷葉

日常注重養(yǎng)生的朋友都了解,作為中藥,清熱、解毒、利尿、消食、健胃是它們倆的看家本領(lǐng)。不僅如此,用竹葉或荷葉包粽子,還能降低粽子的黏膩,使人體更好地吸收粽子的營養(yǎng)成分。

紀念與養(yǎng)生相結(jié)合,如此的良苦用心,這是古人智慧的彰顯,更是我們傳承的意義之所在。

在習俗中,農(nóng)歷五月是惡月,又稱“毒月”。因為端午節(jié)后,很快會進入梅雨季節(jié),蚊蟲滋生、天氣潮濕悶熱,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很容易生病。為了安度暑日,除了吃粽子之外,人們還會在香荷包里放一些蒼術(shù)、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川穹、香附等中草藥,芳香開竅。所以說端午這天,吃粽子、插艾草、戴香囊的習俗,那都有科學(xué)道理的。

小生覺得吧,像端午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雖然我們慶祝、紀念的方式越來越花樣百出了,但唯獨對傳統(tǒng)本身的認識和老祖宗讓我們傳承下來的文化,在認識和發(fā)展上都少了那么一丟丟。其實,傳統(tǒng)的端午習俗切合了許多保健常識,多多學(xué)習,多多傳承,對我們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附:粽子成長記

大家好,我就是人見人愛的香粽一枚,你們口口聲聲說愛我,但你們一點也不了解我!現(xiàn)在就隨我穿越回古代,看看我的成長歷程吧!

春秋時期,你可以叫我“角黍”或者“筒粽”。用茭白葉包黍米做成的就是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就是筒粽,是不是很好區(qū)分?

東漢末年,你可以叫我“水粽”。因為人們開始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再把我煮熟。

晉代,你就得叫我“益智粽”。因為我的地位升高了,人們把我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啦,除了糯米之外,人們還往我身體里添加中藥益智仁,所以我就有了這個高大上的名字。

南北朝時期,打這往后,我就是有頭有臉的粽子啦!因為我成了人們交往的禮品,我是紅人啦!不僅如此,人們還會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口味,添加肉啊、板栗啊、紅棗啊、赤豆啊,讓我也變得更加有“內(nèi)涵”,我更受歡迎啦!

唐代,我有個霸氣的名字——大唐粽子。怎么樣?有木有皇家御用的趕腳?我覺得自己投上都帶著光環(huán)呢!這時候,人們用的米“白瑩如玉”;這時候,我的樣子有錐形的、菱形的,像楊貴妃那般美麗誘人。

宋朝時,你可以叫我“蜜餞粽”。人們開始給我添加各種各樣的水果,詩人蘇東坡“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就是寫給這時的我的。我還進了時尚圈,你能在大街上看到我擺各種造型為自己代言。吃粽子,成了一種時尚。

元、明時期,我從里到外都不一樣了,我的外衣也不再是單一的菰葉,還有箬葉、蘆葦?shù)?,人們還給我添加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讓我能多元化發(fā)展。

到了現(xiàn)代,你們都知道啦,每到端午,我都是耀眼的明星。

就喜歡你們吃粽子時有文化的樣子,

各位親,

你家那嘎噠吃的粽子長啥樣?

文章來源:生修堂公眾平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guān)知識

端午節(jié)如何吃粽子才健康?
濃情端午 “粽”享安康
健康科普丨端午吃粽子 養(yǎng)生有講究
粽香之外:探尋端午節(jié)美食中的文化密碼與生命智慧
端午黃酒的千年故事
端午與女性的關(guān)系 端午女性花草來養(yǎng)生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美食:粽子
端午吃粽子 巧搭永不胖
端午必吃5寶,舌尖上的養(yǎng)生儀式感
【積醫(yī)科普】“粽”情端午話營養(yǎng)

網(wǎng)址: 端午上千年的養(yǎng)生智慧 花3分鐘看看粽子不白吃端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7931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