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運動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 張一民
本報記者 牛雨蕾
不少健身愛好者的鍛煉目標不太明確,一邊想要降低體脂率,一邊又想肌肉變得強壯,于是一會兒跟著劉畊宏跳跳操,一會兒又跟著帕梅拉虐腹肌、練手臂。那么,健身究竟是先增肌還是先減脂?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運動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張一民說,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健身目標。一般理不清健身目標的愛好者分兩類:初學者和有一定健身基礎的隱形肥胖者(俗稱瘦胖子,體重正常,但肌肉含量低、體脂含量高等),我們先從新手說起。
健身新手有一個“特殊優(yōu)點”,只要多運動,且不管是有氧還是抗阻運動,減脂和增肌是可同時進行的。不過還是建議新手從有氧運動開始,以增強體質,提升運動表現力,打好運動基礎,再逐漸過渡到塑型。此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適應期、鞏固期(減脂期)、強化期、塑型期。需保持每周練3~5天,每次30~60分鐘,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
適應期。這一階段的目標主要是啟動、激活肌細胞,調動身體,尤其是心臟等器官適應運動節(jié)奏。建議從慢跑、騎車、跳操等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開始,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拉伸練習。同時,也需要逐漸調整飲食結構,減少攝入高熱量、高脂食品等。這一階段持續(xù)兩周左右,可逐漸將運動強度提升至中等強度。
鞏固期(減脂期)。持續(xù)兩周的運動能讓身體逐漸適應鍛煉習慣,到了第3~4周就要將有氧運動增至中高強度,以起到良好的減脂效果。飲食上適當減少主食和高脂肉類攝入,不能過分節(jié)食,保持能量的正常供應,否則運動上的努力會付諸東流。
強化期。運動第二個月進入強化訓練期,可以逐步安排抗阻訓練,但依舊以高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每次運動可先進行10~15分鐘、不超過半小時的中強度有氧運動,作為準備活動,然后再分組進行深蹲、箭步蹲、俯臥撐等抗阻訓練,約半小時。如果對減脂有較高需求,可以進行HIIT(高強度間歇性)訓練,但中途休息時間要嚴格控制,保持在10~20秒。這一階段飲食上要增加蛋白質攝入量,適度減少高脂、高碳水食物攝入量。
塑型期(增肌期)。第三個月開始,可以開始進行真正的增肌塑型運動。這一階段需要多做抗阻訓練,可對上肢、腹部、下肢等肌肉群分組進行,且每次訓練項目要豐富些,不能過于單一,也不要每天鍛煉同一肌群。強度要逐漸增加,每次運動的強度遵循“低中高中低”的節(jié)奏。飲食恢復正常,仍要增加蛋白質攝入,以增加肌肉體積,達到良好塑型效果。
“瘦胖子”體內有多余的脂肪,且主要分布在大腿、胳膊、腹部等部位,由于肌肉含量不多,到底是先增肌還是減脂,他們也十分糾結。這里給一個初步建議:男生如果身體脂肪含量≤20%,可以直接進行增肌訓練,主要目的是增加肌肉含量或體積,但要注意飲食,吃些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如雞胸肉;復雜的碳水化合物,如糙米,就能在增肌的同時,減少脂肪含量。如果身體脂肪超過了20%,就可先減脂。女生脂肪含量≤24%也優(yōu)先選擇增肌;脂肪含量超過24%,先減脂。不管男女,減脂期間都要滿6周后再增肌,在增肌同時,一周還要保持2~3次有氧運動控制體脂率。
最后提醒,無論減脂還是塑型,都要長期保持運動習慣、注意飲食,才能達到良好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