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流失越快死越快!運動科學教授:肌少癥要這樣吃、這樣動
肌少癥跟骨質(zhì)疏鬆一樣,是老年人很容易面臨到的疾病,造成的死亡風險並不是只有來自於肌肉無力的「跌倒」,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郭家驊說,肌少癥還會因為肌肉質(zhì)量下降,導致的老化細胞增加,讓全身系統(tǒng)失去原有的作用,引發(fā)死亡。
肌少癥可以用小腿圍來量!
臺北榮總高齡醫(y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過去都認為肌少癥是老化的一種表現(xiàn),不是疾病,但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肌肉流失到某個程度的確會產(chǎn)生疾病跟死亡的風險,但要標準測量肌肉不像血壓、腰圍這么容易,需要專業(yè)的儀器,所以一直沒有好好推廣。
不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可以使用小腿圍來當作肌肉的測量標準,陳亮恭解釋,因為小腿的皮下脂肪比較少,而且不容易受到內(nèi)臟的影響,過去的各國研究也都顯示,小腿圍的寬度跟肌肉「量」是高度正相關(guān)。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diào)查了宜蘭地區(qū)1839位50~92歲的中老年人后發(fā)現(xiàn),男性的小腿圍如果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2公分,就有肌少癥的風險,應(yīng)該趕緊做運動、補充蛋白質(zhì),以免肌肉繼續(xù)流失。陳亮恭說,調(diào)查過程中,行動自如的人,有肌少癥的比率就已經(jīng)達到7%,男生流失的更快,更何況是已經(jīng)失能、失智的人,各國的肌少癥比率都超過30%、甚至達到50%。
陳亮恭說,「失能的發(fā)生不是一天造成的,要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存自己肌肉的本錢,一個70歲的人,如果沒有保養(yǎng),肌肉跟25歲的人比起來少了37%,但脂肪卻多了114%,好像體重沒有增加太多,但體內(nèi)早就力量不足,所以儘早測量自己的小腿圍,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尋求醫(yī)師的協(xié)助是最好的?!?/p>
肌少癥怎么動
郭家驊說,骨骼肌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減少,但是要增加肌肉只有做「阻抗性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訓練,所以許多老人家從事的有氧運動,像是快走、慢跑、登山、游泳,其實只能練到心肺功能,沒辦法減緩肌少癥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老了就做這種高強度運動,其實年齡真的不是問題,假設(shè)以50歲為分水嶺來看,做低體能的運動,30年后的死亡率比高體能的運動高出20%,20年后也高出了將近10%左右。」郭家驊說,肌肉纖維周圍的血管細胞會老化,所以養(yǎng)分無法輸送回去,身體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導致死亡,而只有做重量訓練可以清除這些老細胞。
「這個肌纖維切片是25歲的年輕人喔!」郭家驊說,25歲開始,細胞就會逐漸衰老,做重量訓練是最好的保養(yǎng)方式;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強化大腿肌、臀肌是最重要的,因為那邊是全身肌肉最多的地方、也是支撐整個身體最多的地方,同時更是養(yǎng)分吸收最多的地方,所以沒有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就很容易囤積脂肪,演變成三高、代謝癥候群。
但是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必須要在運動后2個小時內(nèi)補充才有效,郭家驊說,所以吃蛋白質(zhì)不是「吃多」就是好,而是要吃「好消化吸收、可以快速到達肌肉」的蛋白質(zhì);不過同時還是要均衡飲食,才能補充其他的身體所需。
肌少癥怎么吃
千禧之愛基金會資深專案經(jīng)理、也是營養(yǎng)師的高繪雯說,很多人會擔心代謝癥候群的問題,因為宣傳都是代謝癥候群會變成三高、變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所以年紀一到都會開始控制飲食;但其實肌少癥會導致失能、死亡,而這正是缺乏營養(yǎng)造成的。
高繪雯說,一般健康的成年人,1公斤體重只要攝取1公克蛋白質(zhì)就好,但老人家要吃到1.2公克才夠,同樣是60公斤的人,年輕人只要60公克的蛋白質(zhì),老人家卻要72公克;只是很多老人家害怕三高,不愿意吃肉,或是牙口不好、咀嚼困難,蛋白質(zhì)遠遠沒有吃到這個量。

那到底什么樣的蛋白質(zhì)才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高繪雯說,如果是牙口不好的問題,可以把肉剪得小塊一點,但如果想要好消化吸收的,可以補充蛋、魚、雞肉、豆?jié){、豆腐等,因為纖維組成不同、比較好消化吸收;而牛、豬肉等比較不好吸收的,最好還是要補充,否則就要再透過其他食物補足蛋白質(zhì)。
高繪雯也建議,如果真的太高齡、不好吞食物的人,可以喝蛋白粉來補充蛋白質(zhì),但還是以原態(tài)型的食物為主比較健康、也能達到均衡飲食的需求。
可以在家做的肌力運動
一、起
坐在高度適當、大腿小腿可以呈90度直角的椅子上,只坐前端1/3,背挺直,雙腳平踏在地上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放於大腿兩側(cè),手軸微彎,雙手握拳。。雙腳在腳跟著地的前提下,把腳背往上提到最高點,同時手肘固定角度向前抬起至平行大腿,做動作時手和腳要同時到位。重復(fù)做15次,共做3組,組與組間休息1.5分鐘。
二、落
雙腳一前一后,前腳大、小腿呈90度直角,后腿伸直,做出弓箭步姿。后腳膝蓋往下彎曲、腳尖與膝蓋著地,讓大、小腿呈90度直角,注意前腳膝蓋不可以超過腳趾,停頓幾秒后回到弓箭步,如果肌力不夠,可以用椅子輔助。重復(fù)8次后換腳,雙腳各做3組,組間可以休息1.5分鐘。
三、坐
先測量好距離,站在坐下后,腳會放置的位置,雙手握拳、掌心相向。以膝蓋彎曲的深蹲方式坐回原本的椅子上,但要注意膝蓋不可以超過腳趾、不可以往下墜,要用臀部往后的力量坐下。屁股碰到椅子時即可站起,此時雙手順勢向上舉至耳朵兩側(cè)重復(fù)做15次,共做3組,組與組間休息1.5分鐘。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延伸閱讀
老人家蛋白質(zhì)吃不夠 避免肌少癥 高齡權(quán)威陳亮恭教你這樣吃
年輕人不愛運動肌少癥上身 不想去健身房 你可以在家這樣做!
30歲后開始肌肉流失!可以用「在家4招」10分鐘練肌肉
相關(guān)知識
運動后怎樣做肌肉恢復(fù)?
新冠感染康復(fù)后該如何科學恢復(fù)運動
最強「懶人減肥法」16招!不運動也能變瘦,專家認證可持續(xù)性減脂的快速減肥法
局部瘦身運動方法是什麼?
做好這6點,讓你快速恢復(fù)體力!
運動傷害完全復(fù)健指南
踐行體醫(yī)融合助力健康中國?中華運動康復(fù)教育學院正式成立
怎樣孕育健康小寶寶?
減肥塑形是甚麼意思
快速瘦身一天一公斤真的健康嗎?營養(yǎng)師教你健康吃、快樂瘦!| Nuturefit 線上營養(yǎng)諮詢
網(wǎng)址: 肌肉流失越快死越快!運動科學教授:肌少癥要這樣吃、這樣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147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