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教育資料
家庭健康教育資料家庭健康教育包括家庭飲食衛(wèi)生與營養(yǎng)醫(yī)學;家庭急救與護理;居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知識;繁殖健康教育;家庭心理衛(wèi)生教育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家庭健康教育資料,歡迎閱讀!原則一合理選藥勿過量
1、外用藥碘伏它的消毒效果好,刺激性小,且不易揮發(fā),目前臨床及家庭都較為常用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伏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注意,碘伏不能與紅藥水一齊使用,這是因為紅藥水中的汞離子與碘伏中的碘離子相遇后,會生成劇毒物質碘化汞創(chuàng)可貼、清涼油等眼藥水可備一瓶緩解疲勞的眼藥水,如珍珠明目、珍視明滴眼液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guī)定,眼用制劑在啟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因此,開瓶后1個月的眼藥水就算沒用完,也應該丟棄美寶用于燒、燙、灼傷
2、感冒常用藥感冒往往會伴有體溫升高,建議家中常備一個體溫計,方便隨時測量體溫,當體溫低于度時不建議用退燒藥,可用溫水擦拭身體匡助降溫物理降溫無效體溫繼續(xù)升高時可選用一些退燒藥,如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這兩種藥也是常用的止痛藥,可以用于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疼及牙疼、月經痛等不少疼痛布洛芬同時還有抗炎的作用,也用于治療風濕、跌打損傷、扭傷等引起的炎癥但布洛芬對胃腸道有刺激,有消化道潰瘍病的患者不能使用
3、消化道疾病常備藥對于腹瀉,治療主要以防止脫水為主為補充足夠的水和電解質,家中應備有口服補液鹽,以備必要時沖飲服用腹瀉次數(shù)較多,伴有發(fā)燒、膿血便等情況時,常為細菌感染,就不能只用口服補液鹽了,應即將就醫(yī),不能自行服用強力止瀉藥;可以使用一些黏附劑性質的止瀉藥,如蒙脫石散,該藥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吸附作用急性腹瀉時需要首劑加倍給藥,如需同時口服其他藥物,建議與本品間隔一段時間
4、老年人常備藥老年人腸道萎縮,蠕動無力,使其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減退,常導致便秘發(fā)生,故可備用一些治療便秘的藥品,如開塞露、乳果糖開塞露的有效成份是甘油,屬于刺激型瀉藥,通過肛門給藥,用時先剪去開塞露頂端,擠出少許藥液潤滑開塞露開口端及肛門四周,然后將開塞露插入肛門3—4厘米,慢慢地將藥液擠入,忍耐5—10分鐘后上廁所乳果糖由于對腸壁沒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人?;加懈哐獕骸⑿呐K病等慢性疾病,還應配備硝酸甘油片、心痛定片等藥物原則二貯存藥品有講究人們常將藥品隨意放置于床頭柜、抽屜或者櫥柜,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藥物受到空氣、陽光、濕度、溫度的影響較大,很容易造成藥品變質失效應將藥品分類擺放至小藥箱中,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一成人用藥和小兒用藥分開、內服藥和外用藥分開、急救藥與常規(guī)用藥分開,并要標示清楚需要密閉存放的藥品應裝入瓶中密閉,不能用紙袋或者紙盒保存,以免久貯后氧化或者潮解存放藥物的瓶、袋、盒上的原有標簽要保持完整,藥名要清晰、正確原則三藥品應及時更新過期藥品會使藥效下降甚至無效,有的藥物還會分解引發(fā)不良反應傷害健康,所以,配備了小藥箱的家庭要養(yǎng)成經常更新家庭小藥箱的習慣首先要時常檢查藥品的失效日期,藥品外包裝上會有“有效期至”或者“EXP”的字樣,超過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應及時更換其次,即使在有效期內的藥品,也要留意藥品是否浮現(xiàn)顏色改變、霉點、斑點、蟲蛀、潮解、裂片等異常情況,如果有也應及時更換
1.心絞痛應即將平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如果一片不解決問題,可再含服一片如果發(fā)作已緩解,還需平臥一小時方可下床
2.腦外傷要平臥,不要墊枕頭和頭轉向一側,防止嘔吐時食物吸人氣管而致窒息更不要捏人中或者搖動頭部以求弄醒患者,這樣反會加重腦損傷和出血的度頭皮血管豐富,破裂后易出血,只要拿一塊紗布用手指壓住即可
3.鼻子出血讓患者臥倒,把浸過冷水的毛巾放在前額上,用藥棉蘸醋或者明磯水塞鼻,再用熱水洗腳,兩手高舉,很快就可以止住鼻血
4.產后中暑即將使患者離開高溫環(huán)境,到通風較好的涼爽處歇息解開衣服,多飲些淡鹽水或者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香正氣水等,用濕毛巾或者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處,短期內即可好轉
5.誤吞異物誤吞衛(wèi)生球,要大量灌蛋清或者溫開水并催吐,此時切忌灌牛奶等含脂肪類的液體誤吞洗頭粉、化妝用水,要即將灌水或者牛奶并催吐誤吞汽油或者消毒藥品,由于其能引起胃和食管潰爛,不能催吐,應用毛毯將患者保溫,速去醫(yī)院急救營造愛和民主的家庭氛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之一是家庭環(huán)境研究表明,那些在單調、貧乏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其心理發(fā)展將受到妨礙,并且會抑制他們潛能的發(fā)展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也是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如果能夠在早期與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關系,對其以后社會適應和人際關系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孩子的過分保護和過分嚴厲,也會影響他們的獨立性以及自信心的發(fā)展所以,家庭成員之間建立一種相互關愛、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心理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是個性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沃土作為父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夫妻關系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父母之間的真正愛情,這是教育兒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們做父母的,應首先以自己相互關心的行為來教育孩子”如果,夫妻之間“兩天一大鬧,三天一小吵”或者形同陌路人,會造成孩子壓抑、苦悶、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寧、無所適從,嚴重的會浮現(xiàn)變態(tài)人格和反社會行為父母惟獨建立和睦恩愛、平等民主的夫妻關系才干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那就要會愛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缺乏正常的關愛,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就會受到影響每一個父母也都愛自己的孩子,然而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會賦予孩子有益的愛,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從父母的愛中得以健康的成長心理學家指出,對孩子心理健康具有不良影響的親子關系普通有以下幾種:
1、拒絕型親子關系父母對孩子的感情冷淡、忽視,甚至放任自流,認為“樹大自然直”,采取漠不關心的的態(tài)度這種親子關系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攻擊、情緒不安的心理父母的漠不關心也會使孩子對學校生活失去興趣,情緒控制力很低,學業(yè)不佳,容易浮現(xiàn)違法行為
2、溺愛型親子關系父母對孩子過于寵愛,過于關心,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百依百順,缺乏理智和分寸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依賴性強,自主能力差,性格幼稚,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薄弱,在學校往往表現(xiàn)為責任心不強,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
3、支配型親子關系父母處于權威地位,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意愿辦事,生活受到嚴格限制,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心情壓抑、緊張、情緒低沉,耐受挫折能力差孩子時時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失去安全感和歸屬感進而形成行為消極、被動、服從的人格特征以上這三種親子關系中,父母對孩子并非真正的愛,是不明智的愛,甚至缺乏愛父母對孩子要關心、要愛而不嬌,相信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思量和選擇,建立民主型的親子關系,在家庭中營造寬松、關愛、平等、民主的氛圍,從而孩子愿意聽從父母的指導而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
相關知識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健康教育資料 – CCHRC
健康教育講座資料.doc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醫(yī)生健康教育知識講座.pptx
人格健康與家庭教育
家庭健康教育總結精選(九篇)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將立法#家庭教育法草案
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培訓學習資料.ppt
網(wǎng)址: 家庭健康教育資料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579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