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自救指南:淺談心力、腦力、體力的作用機制
引言
為什么周末在家躺了一整天,卻感覺身心俱疲?
為什么旅游、裸辭都無法緩解工作帶來的焦慮與倦?。?/p>
為什么嘗試過很多效率工具和方法論,卻依然逃不開擺爛的現狀?
今天我想從「內觀」的角度,嘗試拆解「能量管理」的三個面向:心力、腦力、體力。
如果說『創(chuàng)造、生存、發(fā)展、體驗』是生命力的涌現形式,那么『心力、腦力、體力』則是建構生命力的核心能量。

日常生活中,面對不同的任務,我們的身體會調用不同的「力」去應對,是單力作用還是全局統(tǒng)籌,取決于任務情景的復雜程度;而每個人心力、腦力、體力的閾值上限、每次調用后的損耗程度與恢復速度,則是由我們的先天生理基礎,以及后天認知水平與管理策略來決定。
心力
通俗來說,心力可以理解為「錨定長期目標」的能力。
這個長期目標可大可小,無論是個人生活的晝夜節(jié)律、飲食與運動、閱讀與寫作,還是社會生活的工事農耕、藝術創(chuàng)作、動物救助、精益創(chuàng)業(yè)、科考鉆研、教育傳承……人們常說的 “心氣兒”、“精神能量”、“內驅力”、“定性” 其實都屬于心力的范疇。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心力比較足的人,無論外部環(huán)境如何變化,TA們往往都能通過建立內在秩序,長期的保持專注狀態(tài),有足夠的耐心從小事開始做起,保持輕盈的身心狀態(tài)。

「心力」 來源于以下幾個通道:
內化的天賦與理想。通過后天訓練,達到身心合一的心流狀態(tài)。外部環(huán)境以及人際圈層的滋養(yǎng)。心力管理關鍵詞:增加心力儲積,減少無效損耗
天賦不一定非得是頂級稀缺的能力,普通人視角的天賦也可以理解為:對你而言內心摩擦力很小的領域。一個往往被忽略的競爭優(yōu)勢就是:別人覺得麻煩而你不覺得,甚至樂在其中。所以增加心力儲積的前提是,剝離開外部期待去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將有限的心力用于發(fā)展優(yōu)勢,而非彌補短板。
識別優(yōu)勢后,我們需要學會給長線任務設置可靠的短期目標。為什么照著別人的目標做很難拿到結果?因為設置目標算是個技術活兒,過于困難會導致焦慮,過于簡單會產生倦怠,只有通過持續(xù)挑戰(zhàn)具有一定難度,但不過分超出能力邊界的目標,才能進入“深度思考、心無旁騖” 的心流狀態(tài),在正反饋和成就感中,不斷提升心力的閾值上限。
如果你從心底想要改變,但又總是和愛抱怨、光說不做的人呆在一起,那大概率會導致心力的無效損耗(俗稱內耗)。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是政治、經濟、文化、人際圈層共同塑造的結果。我們很難改變宏觀環(huán)境與他人的境遇,但我們可以選擇置身于思辨的、成長的、包容的、善意的人際圈層中,通過課題分離減少他人情緒的干擾,把有限的心力用在關鍵的人生課題上。
腦力
腦力是一種可以被量化的有限資源。
我們所說的腦力通常是指「大腦記憶、理解、分析、判斷、想象」的能力,先天生理結構決定了腦力的發(fā)展上限,而后天的開發(fā)與訓練則決定了我們能夠調用的能力空間。
大腦健康運作時,通常表現為:
思維敏捷: 能夠高效的處理信息、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記憶力良好: 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或信息,而不會感到過度負荷或混亂。情緒穩(wěn)定: 能夠適應新的環(huán)境,情緒穩(wěn)定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zhàn)。學習能力: 能夠有效地吸收新的知識,并轉化為個人技能。語言和溝通能力: 能夠準確地表達思想并理解他人的意圖。身體協調性: 健康的大腦能夠與身體協調工作,保持良好的平衡和運動控制。
那么我們該如何識別腦力的消耗程度呢?
當產生明顯的「認知負荷、注意力渙散、決策疲勞」的情況,大腦其實已經處于壓力狀態(tài)了;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內只能攝入淺層次、刺激性、短頻快的碎片化信息,而對社科、金融、歷史、科學等嚴肅性長內容表現出明顯的閱讀障礙,那基本可以判斷,腦力已經過度消耗、處于受損邊緣了,這種情況需要及時的覺察、干預與調整。
腦力管理關鍵詞:主動降噪,善用工具
首先,營養(yǎng)飲食、晝夜節(jié)律是健康腦力的大前提。
以下是一些營養(yǎng)大腦的食物建議:
營養(yǎng)物質作用原理天然食物Omega-3脂肪酸支持神經細胞結構、改善認知功能、減少炎癥、增加抗氧化保護、幫助神經發(fā)育、抑制神經遞質失衡。
天然魚油、亞麻籽、核桃抗氧化劑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氧化應激損傷。藍莓、草莓、芒果、番茄、菠菜、青椒、南瓜、胡蘿卜維生素B族幫助大腦進行能量代謝、神經遞質合成、神經保護和神經發(fā)育。全谷物、豆類、堅果、瘦肉、蔬菜維生素C抗氧化、神經遞質合成、腦組織支持和免疫支持。甜椒、小番茄、小白菜、獼猴桃、草莓、橙子、檸檬維生素E抗氧化、神經細胞保護、幫助神經傳導、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杏仁、葵花子、核桃、南瓜籽蛋白質神經遞質合成、穩(wěn)定神經細胞結構、神經遞質受體、能量供應、神經遞質平衡。蛋、瘦肉、魚類、豆類礦物質涉及神經遞質的合成、神經細胞的功能、細胞膜穩(wěn)定性以及氧氣供應等方面。堅果、種子、綠葉蔬菜、全谷物同時,我們還可以善用人工智能釋放腦力,通過定期的閱讀寫作、藝術創(chuàng)作、深度思考來保持大腦的活躍與彈性。
除此之外,規(guī)律運動可以增強大腦血液循環(huán)與氧氣供應、釋放壓力與情緒、促進內分泌平衡,從而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度,增強思維敏捷性。
在腦力資源的分配層面,我們可以采取「降噪策略」,主動篩選準確可靠的信息來源,降低無效信息帶來的偏見、干擾和誤導。
此處推薦RSS feed形式訂閱信息,后續(xù)會單獨分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信息源。
體力
體力可以直觀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與運動能力。
體力的閾值水平受到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睡眠、運動的協同作用影響。良好的體力表現為:肌肉力量與耐力、心肺功能、身體靈活性與協調性等。體力活動不足可能導致肌肉減退、心肺功能退化、代謝紊亂、焦慮抑郁等亞健康風險。

體力管理關鍵詞:晝夜節(jié)律,耐力訓練
理論上來說,均衡飲食、晝夜節(jié)律是維持體力的基礎,而定期的耐力訓練與心肺功能訓練可以提升體力的閾值。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大量出汗的劇烈運動,如果是在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強行運動,反而會損害身體機能,在這件事上務必要合理評估、量力而行。
中醫(yī)把運動分為肢體運動和氣脈運動。
「肢體運動」是鍛煉肌肉與骨骼的,比如打球、跑步、游泳,這類運動可以通過加快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讓我們的肌肉骨骼更加強壯。
但這類運動對關節(jié)的磨損也非常厲害,我們全身上下200多個關節(jié),這些關節(jié)的使用次數是有限的,你過度消耗了,就容易報廢。
「氣脈運動」是鍛煉經絡的,比如瑜伽、站樁、太極拳,這類運動的目的在于舒經活絡,讓氣血在全身流動。
氣脈運動融合了身體動作、呼吸調控和內心意識的練習,強調流暢而緩慢的動作,可以增強靈活性、柔韌性和平衡能力。
我們可以根據身體的實際狀態(tài),選擇適合當下的運動。
結語
回到「能量管理」這個課題,普通人該如何擺脫低能量狀態(tài)呢?
第一步:狀態(tài)識別屏蔽噪音,向內覺察。
用X光逐一掃射:心力、腦力、體力,究竟是哪個面向的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第二步:對癥下藥讓一個擅長深度思考的人去做酒桌交際花,讓一個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人去做數據統(tǒng)計……心力不足,可能是因為你一直在迎合外部期待,強迫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或者經過錯誤的評估,設置了遠超邊界的目標,磨損了長期做事的信心,陷入擺爛。
心力層面的損耗,無法通過淺層次的社交活動,或者強制性的思維訓練來回血。同理,長期熬夜、攝入碎片化信息導致的腦力過載,也無法通過方法論和效率工具來恢復思考。
唯有對癥,才能治本。
第三步:建立身心循環(huán)
建立一個健康的身心循環(huán),并不意味著必須要制定周密的計劃、不允許問題發(fā)生。
恰恰相反,身心健康的核心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感受能量的自然流動。
即使已經擺爛許久,你仍然可以從認真吃飯、睡個好覺、曬曬太陽開始,重新建立起和身心的正向鏈接。
相關知識
淺談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
淺談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doc
學習醫(yī)療急救知識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上班族的養(yǎng)生自救指南~
淺談“互聯網+”的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污染治理預警機制
淺談言語治療學在腦血管意外后的應用
淺談游泳對人體健康的作用.docx
淺談影響健康的心理因素
大腦自愈力:揭秘生理機能與康復之道
“急”力守護,“救”在身邊——我院舉辦應急救護技能培訓
網址: 低能量自救指南:淺談心力、腦力、體力的作用機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385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