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新的一年:做好10件事,增強免疫力,讓你更健康、更長壽

新的一年:做好10件事,增強免疫力,讓你更健康、更長壽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21:17

▎藥明康德內(nèi)容團隊編輯

2023年的開年,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經(jīng)歷了高燒、肌肉和關(guān)節(jié)酸痛,甚至“刀片嗓”“水泥鼻”“咳出肺”“無麻開顱”……最終,我們依靠自己的免疫力和對癥治療打敗了疾病。

而2023年的年尾,各種呼吸道傳染病來勢洶洶,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讓人一不小心就“中招”。

過去的一年的經(jīng)歷,無不提醒我們更強的免疫力對健康和壽命至關(guān)重要。那怎么做才能讓我們免疫力更強、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久呢?

美國醫(yī)學會(AMA)曾發(fā)布10項健康建議,指導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健康規(guī)劃和行動。在今天的內(nèi)容中,健康榨知機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些建議有哪些。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1.養(yǎng)成運動習慣,少坐多走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是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相反,增加運動則有助于促進身體健康、降低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和死亡風險。

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或兩者的等量結(jié)合;還應結(jié)合促進或保持力量和靈活性的運動。

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運動不僅可以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柔韌性、平衡力和反應能力,改善身體成分,增強體質(zhì)、提高健康水平;還能提高各器官功能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特別是對防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效果明顯,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zhì)疏松癥、抑郁癥、癡呆癥等。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和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曾對75萬成年人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顯示,達到運動的推薦量,與7種癌癥風險降低有關(guān),包括男性結(jié)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腎癌、骨髓瘤、肝癌、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項刊發(fā)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哪種形式的運動,只要動起來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癥和全因死亡風險;相比于其它運動,揮拍運動對死亡風險的影響更顯著。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2.少吃“垃圾”食品,健康飲食

飲食與健康有關(guān)。如大約70%的免疫系統(tǒng)位于腸道中,長期高熱量、高飽和脂肪和高糖飲食,會過度刺激和破壞免疫系統(tǒng),導致病毒等侵入人體后,不能及時做出反應。

特別是超加工食品,常吃可能會誘發(fā)炎癥和氧化應激,增加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和死亡風險,包括肥胖、營養(yǎng)缺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抑郁癥和癡呆癥等。

健康飲食應做到: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的飲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肉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每天最好吃到12種以上,每周吃到25種以上。

多吃蔬果、奶類、大豆,每天至少食用300克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空心菜、茼蒿等)應占1/2。

每天吃新鮮水果200-350克,而且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每天食用全谷物、豆類(如黃豆、青豆和黑豆)及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絲、香干)50-150克。

堅果每周食用50-70克,相當于每天帶殼葵花瓜子20-25克,或花生15-20克,或核桃2-3個,首選原味堅果。

魚、禽、蛋類和瘦肉適量食用,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最好吃魚300-500克,蛋類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優(yōu)先選擇魚,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攝入量相當于每天300毫升以上的液態(tài)奶。對于超重或肥胖人群,適宜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3.少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或茶

常見的含糖飲料有軟飲料、果汁、運動飲料、能量和維生素飲料、添加糖的咖啡和茶等。

含糖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添加糖,營養(yǎng)價值低,過多攝入可增加多種疾病甚至死亡風險。

過量飲用含糖飲料的危害越來越不容忽視。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多喝1杯含糖飲料,會使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風險分別增加8%、17%和30%。

過量攝入含糖飲料也會增加齲齒、超重或肥胖、腎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癥和痛風的風險。

在中國,1990年因含糖飲料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為23974人;而2019年,這一人數(shù)達到46633人,同比增長95%,近1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少量多次地喝。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4.少熬夜,保障充足睡眠

睡眠是一種生物學上的必需品,是健康的基礎(chǔ),對認知功能、情緒、心理健康以及心血管、腦血管和代謝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短期睡眠剝奪、長期睡眠缺乏、晝夜節(jié)律失調(diào)和睡眠障礙等,都會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情緒和公共安全產(chǎn)生深遠而不利的影響,增加多種疾病發(fā)生和死亡風險,如阿爾茨海默病、焦慮、抑郁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癥等。

對免疫系統(tǒng)來講,當人體處于睡眠狀態(tài)下時,也是免疫系統(tǒng)休息、恢復功能的時間。雖然免疫系統(tǒng)可以像“電腦“一樣晝夜不停的工作,但如果工作時間過長,也會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變慢”的情況,免疫力也就隨之下降,因此免疫系統(tǒng)也需要休息。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充足的人,要比睡眠不足的人免疫力更強。發(fā)表在《睡眠》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感染鼻病毒或普通感冒病毒后,每晚睡眠時間少于5個小時的人,患感冒的幾率,是睡眠時間超過7個小時的人的4.5倍。

根據(jù)美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建議,成年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7至9小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通常會較短一些,為7至8小時。未成年人的推薦睡眠時間則要多一些,6到13歲的兒童推薦每日睡9至11小時;14到17歲的青少年推薦每日睡8至10小時。

除了保障睡眠時間外,還要養(yǎng)成規(guī)律睡眠的習慣,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5.不吸煙,遠離二手煙

煙草和煙草煙霧含有超過數(shù)千種化學物質(zhì),其中有70多種已被確定為人類和/或動物的致癌物。

吸煙幾乎危害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和系統(tǒng),是造成全球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導致600萬人死亡。不吸煙,能預防很多悲劇的發(fā)生。

吸煙降低免疫系統(tǒng)功能,更容易發(fā)生感染,患免疫性疾??;會影響外貌,包括皮膚、口腔;危害肺部健康,是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的主要原因之一;危害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臟病、心梗和中風等多種疾病風險;危害視力和聽力;與20多種癌癥風險升高相關(guān);是糖尿病、癡呆癥、生殖障礙等疾病的危險因素;終身吸煙還與預期壽命至少減少10年有關(guān)。

二手煙,是兒童、女性和不吸煙的成年人患肺癌的危險因素。更可怕的是,二手煙中一些有害物質(zhì)的濃度可能比一手煙還高;而且二手煙的味道散去,其中的有害物質(zhì)也會長期存在于家具或者車里,帶來長期的危害。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6.少喝酒,最好是滴酒不沾

不論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也不論是經(jīng)常喝還是少量喝,都會對生理功能造成傷害,影響健康。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有230種疾病與酒精有關(guān),其中包括40種沒有酒精就不會流行的疾?。?/p>

喝酒與口腔、咽、喉、食管、肝、胃、乳腺、結(jié)腸和直腸等器官相關(guān)的疾病相關(guān);

喝酒與心血管疾病有關(guān),如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心力衰竭、致死性高血壓疾病和致死性主動脈瘤等;

喝酒與一系列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如抑郁癥、焦慮癥、癡呆癥等;

喝酒與感染性疾病的不良結(jié)局有關(guān),如結(jié)核病、艾滋病等;

喝酒還造成了許多重大的社會影響,并與機動車事故、傷害、家庭不和等負面結(jié)果有關(guān)。

飲酒沒有安全限值,只要飲酒都會有害健康。為了自己及他人健康,應遠離酒精,最好一滴也不沾,永不飲酒。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7.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感染細菌、病毒等,不僅可引發(fā)相關(guān)疾病,還會增加某些類型癌癥風險。而接種疫苗,是提高免疫系統(tǒng)功能、預防相關(guān)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疫苗被廣泛認為是“最具時間和成本效益的醫(yī)療干預之一”。接種疫苗,不僅意味著感染某種傳染病的可能性較小,保護自己健康,避免疾病相關(guān)的殘疾、死亡;還可以保護弱勢群體、減少耐藥性、保護子孫后代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目前接種疫苗每年可預防200-300萬人死亡。以天花為例,僅在20世紀,該傳染病就奪走了大約3億人生命。不過,由于安全有效的天花疫苗研發(fā)和接種,天花已經(jīng)被徹底根除,成為了被人類消滅的第一種傳染病。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guān)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接種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不僅可預防相關(guān)病毒感染,還能降低某些類型癌癥的風險:

HPV持續(xù)感染幾乎是所有宮頸癌、90%肛門癌、約70%口咽癌以及超過一半的陰道癌、外陰癌和陰莖癌的病因;

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除了可引起肝癌外,還可能增加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其他惡性腫瘤的發(fā)病風險。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8.保持健康體重

身體脂肪就像一個“激素泵”,引發(fā)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島素、雌激素和其他激素釋放入血,這些過高的激素會刺激腫瘤的生長。

而減少脂肪,盡量降體重,并保持在健康范圍(18.5 kg/㎡≤BMI<24 kg/㎡)內(nèi),避免成年生活后體重增加,則有助于降低癌癥及其他疾病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風險。

同時,增加肌肉質(zhì)量,也有助于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尤其是在患有慢性疾病的情況下。有研究顯示,相比于肌肉質(zhì)量低的人群,肌肉質(zhì)量高的人群,患乳腺癌(女性)后,生存機會也比較高;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呼吸功能更好。

骨骼肌質(zhì)量還與心臟病、中風的風險有關(guān)。在男性中,中年時期較高的骨骼肌質(zhì)量,可能會降低10年內(nèi)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骨骼肌質(zhì)量越高,10年內(nèi)罹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越低。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9.定期體檢和篩查

定期的健康體檢有助于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就發(fā)現(xiàn)它。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治療疾病,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除了每年要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外,到一定年齡后還應進行癌癥篩查。篩查可以在早期發(fā)現(xiàn)某些癌癥,此時治療更有效。對于一些癌癥,也有癌前病變階段,可以通過篩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防止癌癥發(fā)展。

10.遵醫(yī)囑用藥,治療疾病

對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來講,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除了要注意生活方式以外,還應堅持藥物治療。

要在醫(yī)務(wù)人員的指導下,根據(jù)血壓、血糖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調(diào)整藥物的劑量、類型,并遵醫(yī)囑,按時用藥,將相關(guān)指標控制在健康或安全的范圍內(nèi),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切記不可自行減少或增加藥量,甚至停藥。

圖片圖片來源:123RF

總的來說,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積極的健康選擇,就可以產(chǎn)生長期的影響,提升你的免疫力,改善身體健康,延長壽命。

需要注意的是,想通過以上建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期的踐行與堅持,唯有如此,才會盡可能地降低患病和死亡風險。

既然已經(jīng)知曉這些好習慣,對健康有益,何不盡早開始呢!行勝于言、知行合一,才是更好地選擇!

參考資料

[1] America's doctors offer up healthy resolutions for 2023.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12-america-doctors-healthy-resolutions.html

[2] 3 simple steps to support your immune health.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simple-immune-health.html

[3] 10 Cancer Prevention Recommendations.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www.aicr.org/cancer-prevention/

[4] Is cancer avoidable? .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cancer-code-europe.iarc.fr/index.php/en/about-cancer/is-cancer-avoidable

[5]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12 ways recommendations.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cancer-code-europe.iarc.fr/index.php/en/ecac-12-ways

[6] Oxford vaccine approved: Here are 10 reasons you should get vaccinated.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oxford-vaccine-vaccinated.html

[7] THE IMPAC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MYTHS AND MEASURES. Retrieved Jan 1,2024,from https://world-heart-federation.org/wp-content/uploads/WHF-Policy-Brief-Alcohol.pdf

[8] Yingying Jiang, et al.,(2022). Study on the death and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hig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tak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DOI: 10.1093/eurpub/ckac067.

[9]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M]. 第1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2.

相關(guān)知識

會養(yǎng)生的人更長壽,中老年人,若能做好六件事,或能通向長壽之路
養(yǎng)生|10件讓你心理更健康的事
不運動,人易老!堅持做4項運動,強健骨骼、增強免疫力,或離長壽更進一步
讓你更長壽的10大健康生活方式
經(jīng)常做這十件事會讓你減壽十年
身體5個跡象,提醒你免疫力下降!常做十個“一”,健康又長壽~
長壽五大“微”條件 微胖微涼更長壽
增強保健品:為健康加分,讓您擁有更強的免疫力!
10種超養(yǎng)生食物讓你更長壽
男人想要長壽怎么做 7件事情要做到

網(wǎng)址: 新的一年:做好10件事,增強免疫力,讓你更健康、更長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501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