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 – 掌握四種邏輯思辨能力才能擁有(上)
獨立思考是人人都想擁有但又注定僅屬于少數人的一種能力。獨立思考的難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獨立思考者需要具備不斷挑戰(zhàn)自己固有認知的意識,一個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人是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二是獨立思考者需要擁有組合多種邏輯形式進行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當然不是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其實也不是獨立思考,能夠從繁雜多樣的信息中去偽存真,增加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才是獨立思考。
既然將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消化吸收為己所用是獨立思考的關鍵,那么掌握一套思維方法論就應該是重中之重,在一般的認知中思維方法論就是邏輯思辨。通常我們贊同一種觀點或結論時,會說作者有邏輯,不贊成時會說作者沒有邏輯,邏輯成為了一種求真的方法論,似乎通過正確的邏輯思辨就可以得到事實的真相。不過現實世界沒有那么簡單,邏輯正確結論未必為真,邏輯有瑕疵也未必結論就不正確。道理不難理解,人文社會根本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一個事件的真相很可能是多元化的,因此邏輯思辨也有著多元化的形式。
在科學探索的求真之旅中求是邏輯發(fā)現表象背后的真相,在人文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中遮詮邏輯詮釋社會現象、發(fā)現社會運行的規(guī)律,在寫作辯論的情景下論辯邏輯是獲得他人認同的利器,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存真邏輯使人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去偽存真、獲得對自己最為有益的知識。每一種邏輯思辨方式有其主要適用領域的同時也可以被應用于其他領域,熟練掌握并對四種不同形式的邏輯思辨運用自如之后,獨立思考就水到渠成了。
求是邏輯
求是邏輯被普遍認為是邏輯的唯一一種形式,作用就是發(fā)現事實的真相。求是邏輯之父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亞氏發(fā)明了形式邏輯,之后亞氏的邏輯學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現代科學的發(fā)明追根溯源與亞氏的邏輯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亞里士多德在形式邏輯中提出了著名的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段論,三段論由大前提A,小前提B和結論C組成。如大前提A人人都會生病、小前提B蘇格拉底是人、結論C蘇格拉底會生病,這就是典型的前提為真、邏輯正確、結論為真的邏輯推理??梢哉f各種形式的邏輯推理,都是三段論的變體,判斷結論是否為真,需要判斷前提是否為真以及推理過程是否有瑕疵。
其實判斷一個邏輯命題是否正確最難的不是驗證邏輯推理過程,而是判斷命題的前提是否為真。比如著名的相對論是以"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且不變"為前提的,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為前提建立了相對論這座大廈,中間的邏輯推理過程已被科學家反復論證確認毫無瑕疵,并且相對論的很多科學預言已被天文觀測所證實。但相對論的基石"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且不變"依然無法被完全證實,人類只要找到一種突破光速的現象,相對論這座大廈就會瞬間崩塌。
兩千五百年前的亞里士多德就意識到了基本概念的定義是形式邏輯大廈的基礎,亞氏形式邏輯對基本概念定義的思辨來源于芝諾悖論。芝諾是早于亞氏的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了著名的龜兔賽跑悖論。該悖論講的是飛毛腿阿基里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故事,芝諾假設阿基里斯從A1點出發(fā),烏龜從T1點出發(fā),當阿基里斯到達T1時,烏龜已經到達T2,阿基里斯到達T2,烏龜到達T3。以此類推,阿基里斯到達烏龜前一刻的位置時,烏龜已經到達了下一個位置,所以阿基里斯永遠無法追上烏龜。
龜兔賽跑悖論
推翻龜兔賽跑悖論的過程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悖論的妙處在于明知不對,但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就會得出與悖論相同的結論。也就是說悖論在邏輯推理上毫無瑕疵,形式邏輯的演繹法和歸納法針對悖論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
龜兔賽跑悖論可以還原為一個更簡單的悖論,即一個人從A點走到B點,要先走到AB的中點C,再到CB的中點D,由于AB之間的線段是無限可分的,并且人無法實現從X點到Y點的瞬移,所以結論就是人永遠無法到達B點。這個悖論的精妙之處在于定義了人不可能在一個瞬間既在X點又在Y點,并且一個無限可分的線段存在無窮多個點,由這兩個前提出發(fā),必然可以得到人永遠無法從A點到達B點的結論。
亞里士多德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位移悖論之所以難解,在于芝諾對AB兩點間的線段做出了無限可分和不能瞬移的定義,然而空間的移動是伴隨時間的流逝的,芝諾僅對空間做了定義,卻沒有對時間做定義!
亞氏看到了問題的本質,要推翻芝諾悖論就要對時間做定義!亞氏對時間做了如下定義,時間是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從過去向未來勻速向前流逝的。有了時間的定義,推翻芝諾悖論就簡單了。假設芝諾的結論正確,那么按照芝諾的邏輯時間從1點到2點要經過1點30分,以此類推以時間無限可分和不可瞬移為前提,時間永遠無法從1點走到2點。這個結論與時間的定義相沖突,因此龜兔賽跑悖論不成立。
亞氏既然看到了本質,于是就在基本概念定義上越走越遠。他利用邏輯思辨的方法,為時間、空間、本體、運動和力等人類認識宇宙和自然最基本的概念做了定義。從某種意義上講,牛頓和愛因斯坦做了與亞氏同樣的工作,不同之處在于現代物理引入了實證科學的方法,對自然界的基本概念做出了科學定義,而亞氏做的是思辨定義。宇宙和自然的基本概念有了科學定義法,現代科學的大廈基礎也就此奠定。
在科學探索中,對基本概念的定義要精確且不能有二義性,這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求是邏輯在人類認識自然中大放異彩,但在認識社會中是否適用以及如何應用,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遮詮邏輯
西方應用求是邏輯發(fā)現了自然的奧秘,當然還會用求是邏輯尋找社會的密碼,邏輯的出發(fā)點是為社會定義基本準則,圍繞基本準則運轉的社會會發(fā)展成為理想社會,不符合基本準則的社會則會被歷史所淘汰。經過數千年的社會發(fā)展與探索,西方認為已經找到了普世的社會準則,這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觀。
普世價值代表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方向,這一點并無疑義,問題是如何對普世價值包含的基本概念做定義。按照求是邏輯的基本準則,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基本概念做一個精確的定義,然而社會概念的定義比自然準則要難得多。
比如定義什么是平等就非常困難,人從身高、體重到智商、情商再到家庭、財富,可以說人人不相同、個個不平等。因此平等的定義變成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人人平等,但這種定義完全禁不起推敲。如果我們跟一個出生在印度貧民窟的孩子講,你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與美國硅谷精英的后代是平等的,他可以反問:"我有權利去美國生活嗎?",現實是印度孩子連訪問美國的權利都沒有,這如何談得上權利平等?!
國與國的人民之間不平等,一個國家內部的公民也不平等。還以美國為例,硅谷精英享受的公共服務資源,如交通、治安、教育等等要大大優(yōu)于汽車城底特律的居民。公共服務資源在一個國家內部必然呈現地區(qū)差異,表面上看公民擁有在國土內部遷徙和定居的自由,但實際上是根據公民的財富水平,在各個地區(qū)之間建立了無形的屏障。國家、地區(qū)、城市、街區(qū)、職業(yè)、地位構成大圈套小圈的一層又一層階梯。
平等的套娃
現實中的平等就像俄羅斯套娃,與其說是平等不如說承認不平等,如果按照套娃的形式給平等下定義,就相當于為不平等確定理論依據。但如果將平等定義為每個人對公共資源享有平等的權利,在現實中又完全不可行。并且人類正是因為打破了原始的平等,才有了經濟和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
求是邏輯在解決社會問題時,在第一步概念定義時就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其實這并不難理解。自然學中概念定義要精確無二義,社會學中概念定義要靈活可變通,因為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擁有自由意志的人組成的社會,從來就沒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目標,而且一個有機生命體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還要遵循不同的準則。這一切使求是邏輯在社會學中,在定義概念的初始就出現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的現象。社會學基本概念應該使用東方智慧的遮詮邏輯進行詮釋。
遮詮邏輯就是不定義是什么,而是定義不是什么。還是以平等為例,按照求是邏輯給平等下定義,最終結果是無法得到一個理想的定義,在遮詮邏輯之下,這個難題就變成了根本不是問題。遮詮法不定義什么是平等,而是定義什么是不平等,根據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消除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不平等現象,使社會變得越來越平等。
比如美國建國之初實行的是奴隸制,奴隸制是顯而易見的不平等制度,美國通過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奴隸制。之后美國社會最大的不平等是婦女沒有選舉權,這一不平等制度在二十世紀初被廢除。再然后是不平等的種族隔離制度,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也被廢除。當今美國依然是不平等社會,但無可否認的是今天的美國比一個世紀前要平等的多。
不僅是平等,社會學中所有的基本概念都應該用遮詮法來定義,遮詮法的好處不言而喻,人有自由意志,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和繁榮,應該約定的是不能做什么,而不是規(guī)定只能做什么。法治社會和市場經濟就是遮詮邏輯最好的體現,法律規(guī)定了什么事情不能做,市場經濟為人們創(chuàng)造與享受財富提供了自由。
但是依靠法制和市場建立了現代社會的西方,延續(xù)了求是邏輯的思維方式,認為只有西方現行的法治社會和市場經濟才是法制和市場,不僅自身拒絕改革而且要求他國完全遵守西方制定的準則。這種做法不僅無助于幫助西方之外的其他文明成功進行現代化轉型,而且在民粹主義等自身問題爆發(fā)時,呈現出束手無策的態(tài)勢。其原因在于通過求是思維完成了科學革命的西方,不理解人文社會其實并不存在唯一的真理。
金律和銀律
按照遮詮邏輯的思維方式,在社會學中是否就不存在金律呢?當然不是,社會學不僅有金律,而且還有銀律,只不過金律和銀律與一般的認知不太一樣。走進聯(lián)合國總部,三層走廊上的一幅壁畫上撰寫著金律:"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聯(lián)合國金律
這句話的原文出自《圣經·新約》路加福音6章31節(jié),是耶穌講給他的門徒的,翻譯過來就是"你想他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他人"。在中國與之相近的名言自然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穌的名言和孔子的名言在意思上還是有所不同,西方將耶穌的"你怎樣對待他人,他人就會怎樣對待你"稱為金律,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稱為銀律,這就是金律和銀律的由來。
金律強調做什么,銀律注重不做什么,一正一反、一金一銀,體現了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區(qū)別。其實如果要評定唯一的金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無疑更有資格當選,因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僅更容易做到,而且效果也更好。
不做當然要比做更容易,而且強加于人的行為,無論動機如何,效果都會差強人意?,F實社會中,好心辦壞事的情景比比皆是,父母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將自己的各種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最終的結果一般都不理想。人與人如此,國與國亦然,西方將自己認定的普世價值觀強加在非西方的國家之上,可以宣稱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但實際效果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都找不到。
如果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律,別人強加于自己的事自己一定是反抗的,那么自己也不要做強加于他人的事。這么做人與人組成的家庭會更加和諧,國與國組成的國際社會,各種亂局也會迎刃而解了。以遮詮法定義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還有一個妙處,任何人、任何團體、任何國家都沒有任何理由說做不到,因為什么都不做就符合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求是與遮詮
求是邏輯定義一個概念是什么,遮詮邏輯卻定義一個概念不是什么。作為一般的認知,我們當然希望知道一個概念的具體含義,就像道路是什么、建筑是什么、空氣是什么等等,對基本概念和事務有了定義,是認識整個世界的基礎。從這一點上看,遮詮邏輯就顯得很怪異,好像對認識世界沒有什么幫助。
遮詮邏輯的妙處恰恰在于對概念不做精確的定義,遮詮邏輯的應用領域在人文社會而不是科學探索。前文已經談到,社會學中的基本概念其實是不能做精確定義的,一旦固化就會與社會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沖突,也會與自由意志發(fā)生沖突。有機生命體無時不刻處于變化發(fā)展中,社會學當然應該隨之而變,此時遮詮邏輯的優(yōu)勢就體現了出來。
遮詮法用兩種方式描述基本概念,一種是否定立論,即說明一個概念不是什么,另一種是比喻立論,即說明一個概念像什么,這兩種方式構成了遮詮邏輯的框架,也使遮詮法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中華經典《道德經》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開宗明義說明整部經典使用的是遮詮邏輯,作為自然和社會的基本準則的"道"是不可言明的,"道"不可說并不意味著不可得。得道之人老子用"上善若水"比喻水接近于"道",用"失道而后德"說明"德"不是"道"。(關于東方傳統(tǒng)文化與遮詮邏輯的關系會另文詳述。)
玄妙的道德經
兩千年前凱撒就指出,大多數人只能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真相,到了在現代社會,"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依然是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這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為了雞同鴨講,同一國家同一民族的人群,也可以因為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而被撕裂成不同的群體,相互之間變得水火不容。深入理解遮詮法的內在邏輯,是打破"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思維方式的利器,不堅持自己的執(zhí)念,不戴有色眼鏡看世界,才能真正進入獨立思考的層面。
應用于科學和人文的求真與遮詮,為人們建立了宏觀的思維框架,具體到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還需要實用的論辯和存真方法論。求是、遮詮、論辯、存真從理論到實踐構成了獨立思考的完整架構,關于論辯和存真邏輯請關注《獨立思考 – 掌握四種邏輯思辨能力才能擁有(下)》。
相關知識
社群經營的邏輯
寶寶思維訓練小游戲,腦子靈活就要多訓練
稻盛和夫: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健康復原系統(tǒng),助你改善健康,掌握恢復健康的能力
科學瘦身之道:認識身體邏輯,掌握有效策略
專訪暴肌獨角獸吳昌盛:一套產品邏輯打造所有渠道爆品,是偽命題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突破思維限制 才能成為好父母
如何開發(fā)新生兒七種智力能力(健康篇)
這些益智小游戲,幫助孩子擴寬思維!
教育思考:良好的親子關系從“心”開始
網址: 獨立思考 – 掌握四種邏輯思辨能力才能擁有(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0486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