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思想者?
如果你是一個好奇寶寶,會點開一篇關于認知的文章的那種,那你大概已經見慣了有關“大腦強化”的話題這些年來的潮起潮落。減少脂肪攝入!糖有毒!提高脂肪攝入!吃這個補品!哦不對,吃那個補品!再學一門語言!數獨!還有我永遠的最愛:智力游戲。
大多數(甚至幾乎所有)情況下,這些手段都只是自欺欺人罷了。就算它們有一點點效果,其影響也是有局限且只在特定環(huán)境下顯現的。如果你做了很多填字游戲[1],那么太棒了,你會進步的——在玩填字游戲的水平上?!坝柧毚竽X”能有更廣泛一點的效果嗎?記憶力是不是提高了?認知呢?如果有[2],大概也維持不了多久[3]。
在觀察這些奇技淫巧這些年來是怎么作妖的同時,我也發(fā)現了一些新東西:孤立——在字面和科學的雙重意義上。大多數的大腦強化術都致力于強化你的大腦,但對其他人的大腦只字未提。就好像我們都是小王子,活在自己一個人的星球上。你見過哪個智力游戲會鞏固人際關系,或者哪個補品能幫助換位思考的?也許你會覺得這樣想是疑心病太重了。但是我向你保證,在大腦強化方面,這樣的觀點并非不切實際。人類進化出了高度社交的大腦,但是,大多數的大腦強化術卻把我們當孤立的個體。
當我開始寫《定制大腦:從克他命到酮類到陪伴,讓你走向幸福和智慧的用戶指南》這本書時[4],我認為強化大腦這整件事很難證明是否真的可行,并傾向于覺得某些東西(咳咳,就是在說大腦營養(yǎng)片)比較可疑。在作為健康話題的撰稿人的職業(yè)生涯中,一個驅動我的目標就是降低人們對于那些神乎其神的健康宣言的期待。這一目標始于當年我寫有關孤獨癥(autism)科學的話題時。當時各式各樣的“孤獨癥療法”層出不窮,程度也從比較無害的比如魚油,到會造成嚴重危險的比如漂白劑[5]和螯合作用*(clelation),到會造成慢性長期的創(chuàng)傷的比如應用行為分析學[6]。
*譯者注
螯合在以前又叫“絡合”,是一種化學反應。一分子或兩分子的官能團與金屬離子之間,通過配位作用生成環(huán)狀構造的化學反應,稱為螯合作用,亦稱螯環(huán)化或環(huán)合作用。在人體的消化過程中,礦物性物質(比如碳酸鈣),通常和氨基酸結合,經過“螯合反應”,變成可消化的“螯狀”的化合物(比如螯合鈣)。原理上直接服用“螯合鈣”可以解決鈣吸收問題,但是可能還存在技術,安全和成本的問題,并未推廣。螯合治療(chelation therapy)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利用該反應來治療一些狀況比如金屬中毒。據說也可以用為治療孤獨癥和阿茲海默癥。但是,螯合治療用于治療金屬中毒之外的情況的作用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明。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10766.pub2;https://doi.org/10.3390/biomedicines8080269)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what-is-chelation-90006#citation-12
《定制大腦:從克他命,到酮類,到陪伴,讓你走向幸福和智慧的用戶指南》(The Tailored Brain: From Ketamine, to Keto, to Companionship, A User’s Guide to Feeling Better and Thinking Smarter)
對于每一個這樣的案例,我都有兩個層面的目標。第一,我想要看到關于這個東西是否真的能做到它所聲稱的真實的證據。第二,我想要搞清楚需要被“修正”的是真的有問題的嗎?比如說,應用行為分析經常致力于阻止孤獨癥人群的重復性行為,比如說拍手,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情緒溢出(emotional overflow)的表達。但是拍手并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且對做這個動作的人是有用的。按照一些標準來說,這并不“正?!保怯衷趺礃??不論你想要消除或者提高自身的什么東西,我認為比較健康的做法是,在決定要修正什么之前,先問問你自己,為什么你認為這是有問題的?有時候被一些人認為是“錯誤”的或需要被修正的可能就是適合你的呢?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你選擇的“修正”真的能解決問題。就算是對于復雜分層的大腦功能,比如記憶,心情和認知,也有各種各樣宣稱有效的“修正”。為了一探究竟,我想要采取同樣的方法。
為了寫這本書,我篩選了上百份研究,特別是隨機化的試驗和元分析,涉及廣泛,從微量致幻劑到經顱的直接電流刺激到我最喜歡的智力游戲。(我的調查主要涉及的,都是一些對于非診斷的小問題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接觸到的治療方法。如果有人經受嚴重的或長期的大腦方面的問題,我還是鼓勵你們咨詢受過訓的專業(yè)人士。)就算作為一個懷著開放心態(tài)接觸這些的人,我的發(fā)現也讓我深感驚訝。最受證據支持的能給我們的大腦帶來益處的三項活動分別是:體育運動,正念相關的練習,以及和其他大腦的互動和共鳴。剩下的大部分呢?褒貶不一或者只是騙人的。
最好的選項就這么樸實無華嗎?我發(fā)現答案是肯定的。社會(social)的部分很重要。圍繞大腦功能的六個方面——全局認知、社會認知、壓力和焦慮、注意力、心情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明智地運用的話,社會輸入是唯一一個可以影響所有這些方面的。
- Jaime Jacob -
以同理心為例(但是也別太過了,因為這會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當我們有同理心時,我們需要察覺情緒,體會他人的處境,并分享他們的感受,或與他們產生共鳴。這讓我們成為讀心者(mind readers)。讀他人的內心就像解謎,基于我們有意無意地獲得的線索。社會互動,在這個方面,是一個持續(xù)性的解決問題的行為,是有助于獲得健康的全局認知、或者提升普遍意義上的思考能力的關鍵練習。
用手把耳朵捂上然后不停地重復“啦啦啦啦啦”是蔑視這種開放聆聽和理解的一個反例。在美國,我們能看到,這種蔑視表現在思想緊閉以及同理心消失的集體行為上。
我們都有培養(yǎng)同理心的工具;事實上,它們基本都不用花錢。比如說,同理心的專家柯茲納里齊(Roman Krznaric),記錄了高同理心的人的六個習慣[7]。他的列表包括:培養(yǎng)對陌生人的好奇心、嘗試其他人的生活(比如做一個他們喜歡的你沒做過的活動)、聆聽、敞開心扉以及培養(yǎng)“有野心的想象力”。這個列表告訴我們有同理心的人如何發(fā)揮能力,強調了對他人故事的開放心態(tài)是提升社會認知,觀察并感知人性美好的重要方法。
一個2018年的元分析發(fā)現只是讀過一點虛構小說的人就比其他沒讀過的人在社會認知的測試中表現得好很多[8]。虛構小說的忠實讀者也在這些測試上表現優(yōu)異[9]。非虛構的愛好者也從閱讀真實的故事中有所受益。不管小說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其中的角色。故事給我們帶入角色的機會,體驗他們會如何思考和感受,會如何回應,以及如果是我們,在他們或其他人所經歷的情況下,會如何反應。一些研究者甚至把社會認知涉及的大腦網絡稱為“想象網絡”,這是個比它常用但無趣的名字——默認模式網絡——更準確的名稱[10]。
當講故事的人也有益處。在深入研究講故事是如何影響壓力和焦慮的時候,我發(fā)現了一些關于有效性的很有希望的線索——只要故事是講述人和收聽者所共同深深感受的。一個小型研究找到了在2017年的哈維龍卷風中存活的人們。研究人員讓他們試著分享故事,獲得共鳴,以探索這樣是否可以減輕他們經歷恐怖事件及其余波的創(chuàng)傷后壓力[11]。這項研究使用了一個叫做回放劇場的即興表演方法[12],他們讓演員聽幸存者的個人故事并且重新扮演。在這樣的體驗之后,參與者報告感受到焦慮減輕,雖然他們的抑郁癥狀仍然基本上不被影響。就算好像應該有用的大腦強化的技術其實也不是靈丹妙藥。
- Ethan Larson -
這就是量身定做發(fā)揮作用的地方了。我們可以選擇對我們有用的方法,舍棄那些沒用的。我們沒有必要采用所有可能有效的,被某個網紅或者CEO或者作家吹捧的習慣。為了量體裁衣或者節(jié)約空間,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使用有效恢復三件套(也就是社交互動,正念,和運動)的合適的時機和強度。一起用也行。
進行體育活動時,我們會體驗到大腦多方面功能的提升[13]。這一點在生理學上有跡可循,比如更多的氧氣被輸送至大腦幫助創(chuàng)造新的神經連接。而進行正念相關的練習[14],在一個有同理心的、沒有評判的狀態(tài)下探索我們自己的內心和世界,我們也會有所收獲。對于像我這樣的人來說,正念并不是一種生來就有的直覺反應。而在我有意識地一天多次地練習“感受當下”之后,我發(fā)現正念確實效果顯著。研究表明,這么做能讓換位思考和體察情緒的能力變得更敏銳。[15]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技巧,也是我感到需要磨煉的技巧。通常,就是在和人們的互動的時候,我會使用這些技巧。
我先說明,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并不是在提倡所有人都變得外向,這對于和我一樣的人來說會跨度太大了。在詩“我如何走進樹林”中,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寫到她需要獨自參與的活動[16],即以她自己的方式,不被看到地和自然親密交流。我認為這種練習也是一種正念。她給詩結尾的方式讓我很有同感,因為它完美定義了我自己社交限制的界線,“如果你和我一起進入過樹林,那我一定非常愛你?!?/p>
每個人的社交活動都有不同的界限,我們可以選擇滿足自身需要的媒介。不論我們是和他人一起唱歌,一起做飯,或者和愛人一起體驗自然,感受樹葉在腳下被踩碎,這樣共同的動作,詞匯,和安靜都可以建立社交聯系和理解。當我們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專心地傾聽,就算相隔數百里或數千年,我們也可以共鳴,建立同理心。好消息是,或者是最好的消息,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定制大腦的“小竅門”就在一本好書,一個播客節(jié)目,一幅畫,一首歌,或者最簡單的,一個人那里。
參考文獻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629869/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04914/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146517/
4.https://www.basicbooks.com/titles/emily-willingham/the-tailored-brain/9781541647022/
5.https://www.forbes.com/sites/emilywillingham/2016/03/11/autism-parents-still-buying-into-bleach-cure-from-self-described-space-alien-god/?sh=1f46c66d2b12
6.https://thearcca.org/the-autistic-self-advocacy-network-strongly-condemns-the-association-for-behavior-analysis-international-abai-repost-from-asan/
7.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six_habits_of_highly_empathic_people1
8.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481102/
9.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342221/
10.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neuroscience/default-mode-network125.
1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210057/73-684.
12.Shibata, K., Watanabe, T., Sasaki, Y., & Kawato, M. (2011). Perceptual learning incepted by decoded fMRI neurofeedback without stimulus presentation. science, 334(6061), 1413-1415.
13.https://playbacknorthamerica.com/about/playback-2/
1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00929/
15.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9.00809/full
16.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519482-how-i-go-to-the-woods-ordinarily-i-go-to
作者:Emily Willingham | 翻譯:蘇木彎
校對:eggriel | 編輯:山雞
封面:Federico De Cicco | 排版:光影
原文:
https://slate.com/technology/2021/12/do-brain-games-supplements-boosters-work-socializing.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神經現實”,謝絕轉載到其它平臺。如需開設白名單,請在后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規(guī)范。公眾號改版,星標“神經現實”公眾號,不錯過任何一條消息。
相關知識
慕思是如何成為健康睡眠第一品牌的?
慕思是如何成為健康睡眠品牌的?
孕期書單推薦: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
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瑜伽教練
如何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
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突破思維限制 才能成為好父母
如何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親子教育,父母的必修課
網址: 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思想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0497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