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丹麥父母的同理心教育法

丹麥父母的同理心教育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19:58

有時我覺得同理心是天生的,小米從小對周圍人的喜怒哀樂就很敏感。讓小米停止哭鬧的最佳方法是另外一個寶寶哭,她一聽到哭聲就會去關(guān)心別的寶寶為什么難過。我打死一只蚊子,她也會問我“蚊子的爸爸媽媽找不到她了怎么辦?”...

而小皮天生有點沒心沒肺的樣子。

相比起女人,男人的同理心好像天生就弱些。

朋友推薦了一本書 - 《丹麥育兒之道》,作者杰西卡·亞歷山大(Jessica Alexander)和心理治療師埃本·桑達爾(Iben Sandahl),講述的是丹麥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教育方法——父母對幼兒同理心教育的重視。我把書的內(nèi)容大意和媽媽們分享一下:

如何定義同理心?同理心,是指能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簡單點來說,就是一種能設(shè)身處事、換位思考問題的能力。美國崇尚個人主義,“成為贏家”和“追求卓越”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多數(shù)美國人的人生目標——從不懷疑自己對成功的渴求,那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丹麥文化與美國文化最顯著的差異,就在于丹麥人更注重團隊合作,而非一心成為“孤膽英雄”。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丹麥人更熱衷于同理心教育。如何與幸福感有關(guān)聯(lián)?最新的神經(jīng)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與他人合作的時候,會比獨自取得成果更有幸福感。過去,人們認為“人類生來自私”,但其實同理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如何運用它。所以,擁有信任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是獲得幸福感的關(guān)鍵所在,也是我們應該教給下一代的東西。

丹麥父母如何進行同理心教育?丹麥人將同理心教育納入了學校教育,這是非常獨特的一點。1從言語選擇開始,學會體諒他人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記?。汉⒆訒7麓笕说难孕信e止。所以我們在言語選擇方面,一定要慎重。

比如,我們平時評論他人的態(tài)度。是通情達理還是諸多挑剔?是寬宏大量還是冷嘲熱諷?這一切的一切,孩子們都看在眼里、一一模仿。因此,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壞話是不恰當?shù)男袨椤?/strong>

“她真刻薄”、“他就是個自私鬼”、“她太煩人了”……這些言語,既無法傳達某種行為背后的情緒,還只是在給他人貼標簽。在丹麥,父母會想辦法在不給他人貼負面標簽的同時,幫助孩子去理解別人的行為。記住人性本善,相信每一種行為的背后都是有理由的,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他人身上的閃光點,我們也會感覺更舒服些——這也算是另一種提升幸福感的“丹麥方式”。同時,要幫助孩子找出每一個標簽背后的原因?!八軣┤??或許他是餓了或困了吧?你也知道餓肚子和疲憊的滋味不好受,對嗎?”、“她很刻薄?可能是今天在學校里碰見什么難事了?其實她很可愛的,對吧?”……同理心教育,就是幫助孩子理解每一種行為背后的情緒,引導他們自己得出正面的結(jié)論。同理和諒解非常相似,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信任、合作等精神,還能讓手足之間的關(guān)系更和諧。當然,父母們也別忘了多同情自己。為人父母也是一種考驗,我們難免會犯錯。學會理解和原諒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諒解孩子和其他人。2何為“自我調(diào)節(jié)”?在能夠很好地識別他人情緒之前,我們必須理解自己的情緒。有時,父母會告訴孩子應該或不應該有某種感覺,對孩子的情緒指手畫腳。當孩子感覺到傷心氣憤、饑餓寒冷時,有些父母會告訴孩子:“只是錯覺”、“有什么好生氣的”、“你肯定是餓了”等等。其實,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感覺或反應,就等于剝奪了孩子學習自我調(diào)節(jié)情感的機會。作為父母,我們必須信任孩子,讓他們學會感知自己的情感邊界,這有利于建立強大的、比自尊心更重要的自我感。等孩子們長大后,將不畏懼于在情感邊界受到壓迫時,對別人說“不”。這是孩子們重要的一課。我們可以在言語選擇上引導孩子,但必須要相信他們,這樣他們才會相信自己。記住,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只是情緒。3哪些故事能教會孩子同理心呢?給孩子們讀各種各樣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歡樂大團圓的那種。因為談論書中種種復雜的情緒,是培養(yǎng)孩子同理心的絕佳方式。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許多丹麥童話書所覆蓋的題材,簡直是廣得驚人。但研究表明,感知書中不同的情緒,能夠增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原版《海的女兒》里,小美人魚最終沒有嫁給王子,而是心碎而死,化作薔薇泡沫、消失于大海之中——這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結(jié)局!孩子的接受能力是驚人的,即使是一些大人不愿意談論的事情。孩子們會模仿大人的負面情緒。如果大人們能泰然自若地談論人生的起起伏伏,長時間后,孩子們的耐挫力也會更加出色。

所以,廣泛閱讀也是同情心教學的好方法之一。

------------

米皮媽自己讀完這本書,反思了很多自己小時候成長的經(jīng)歷。我小時候考前緊張,媽媽總是對我說“不要緊張,你平時成績好,肯定沒問題?!笨墒沁@完全沒能緩解我的情緒,反而讓我壓力更大。

所以之前小米第一天開學很緊張,我送她上學的時候就會說“我知道你第一天會緊張,因為都是陌生的環(huán)境。媽媽小時候也這樣。媽媽到時會牽你的手,把你介紹給你的新朋友,等你自己覺得熟悉了舒服了再放手,好嗎?” 她果然開心地點點頭。

相關(guān)知識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理念和方法
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必看的十本育兒書
親子教育心理咨詢: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父母“手機教養(yǎng)”引發(fā)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新問題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父母如何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豆瓣高分,父母必看!心理教育書籍!
父母必讀教育書籍
6個孩子心理健康常識 父母必看幼兒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書籍閱讀分享③讀一本好書,做智慧父母——讀《父母的5堂必修課:家庭教育的心理學智慧》有感

網(wǎng)址: 丹麥父母的同理心教育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4537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