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脾祛濕的10種中成藥

健脾祛濕的10種中成藥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04:57

近來關于健脾祛濕的養(yǎng)生話題越發(fā)引起大家重視,確實濕氣重對身體影響巨大。不僅影響脾胃運化,導致消化不良、腹脹、大便黏膩,還讓人氣色不好,乏力容易困倦,對生活和工作都有消極影響,因此祛濕勢在必行。

所以今天就來介紹脾虛濕重吃什么中成藥,10種健脾祛濕的中成藥,供大家參考。

脾虛濕重吃什么中成藥,10種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1、健脾丸

健脾丸有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黨參、白術和枳實、山楂。

對于脾胃虛弱,常有肚子脹不消化,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像有人舌苔發(fā)白、經(jīng)常有口臭問題,即使刷完牙口里還是有異味,這就也是屬于脾虛濕重的癥狀,也可以服用健脾丸來進行調理。

不過感冒發(fā)熱的人不適合吃健脾丸,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人群也要慎用。

2、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的配方實際是在古方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山藥、薏苡仁、白扁豆和砂仁等藥材,所以不僅能補脾胃,也能益肺氣。

對脾胃虛弱、容易食欲不振、疲憊乏力、氣短咳嗽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像有人經(jīng)常大便粘膩不成形,消化不好,一吃油膩的食物就拉肚子,就多半屬于脾虛濕重,就很適宜用參苓白術散進行調理。需要注意的是感冒發(fā)熱的病人不宜服用。

3、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的配方是是黨參、炒白術、茯苓和半夏,當中炒白術和茯苓都是祛濕的好藥材,而同時黨參又能補脾益氣,所以六君子丸有補脾益氣、祛濕化痰的功效。

脾胃虛弱、食量小、氣虛痰多的人都可以服用,對于慢性胃炎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通常至少是吃半個月,具體用量還是要根據(jù)病情調整。建議飯前半小時吃,不過孕婦和有口干、舌紅、大便干這些癥狀的人群不適宜服用。

4、藿香正氣丸

藿香正氣丸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它能防中暑,但其實它的功能主治是散寒化濕、祛暑解表、清熱開竅。所以像胸悶頭昏、以及患有風寒感冒、暑濕感冒、胃腸道感冒帶有發(fā)燒、頭痛、腹瀉嘔吐癥狀的人群都可以服用。

其中含有藿香、厚樸、茯苓等,藿香能調理脾胃,治療腹瀉嘔吐,茯苓、厚樸能去濕氣。藿香正氣丸副作用很小,也可以和感冒藥或其他清熱藥一起吃。

5、平胃丸

同仁堂的平胃丸有祛濕健脾、舒肝消脹的功效,其中含有的炒蒼術、厚樸和陳皮,既能健脾也能化濕順氣,非常適合脾胃不適、腹脹、不思飲食、胸悶的人群服用。

平胃丸一定要空腹服用,最好是飯前半小時吃效果才好。另外中成藥見效都是偏慢的,如果是想用平胃丸祛濕,具體怎么吃吃多久,還是要根據(jù)自身情況按療程來。

6、歸脾丸

歸脾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健脾益氣、養(yǎng)血安神。所以對于心脾兩虛,容易心悸失眠、氣短乏力、頭食欲不振的人群是很適宜服用的。

像現(xiàn)代人經(jīng)常久坐面對電腦,其實是很傷氣血的,就可以用歸脾丸來進行保養(yǎng),但糖尿病、高血壓和感冒發(fā)熱的人群不適合服用。

服藥期間可能會有口干鼻燥的輕微副作用,影響不大,但是禁止和感冒藥一起吃。

7、木香順氣丸

木香順氣丸主要成分是木香、砂仁、厚樸和蒼術,蒼術和厚樸都是溫燥的,能改善脾胃濕熱。

所以木香順氣丸有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和作用,能用于治療脾胃失調造成的胸悶噯氣、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

在一般的正規(guī)藥店都可以買到,價格也不貴,大概20元左右。

8、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的功效作用就是溫中健脾,改善脾胃虛寒。其中含有白術、黨參、附子和干姜,適合手足不溫、脾胃虛寒和受涼后腹痛腹瀉、嘔吐的人群服用。每次吃8-10丸,一天三次,具體吃多久要根據(jù)身體情況,一般1-2周見效明顯。其中的干姜、附子溫燥,可能會引起上火,但是可以通過減少藥量,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來緩解。

9、黃芪建中丸

黃芪建中丸主要由黃芪、白芍、肉桂組成,主要功效作用是補氣散寒、健脾和胃。像脾胃虛寒,中氣不足容易心悸氣短等癥狀的人群適宜服用。但孕婦和有糖尿病的患者禁用。另外服藥期間飲食忌辛辣油膩,也不要同時吃一些滋補性的中藥。

10、補脾益腸丸

補脾益腸丸顧名思義就是既能補脾也能修復胃腸道,主要功效就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固腸止瀉。所以常用于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腸炎,有腹瀉腹痛、腹脹腹鳴等癥狀的人群適宜服用。對于脾虛而引起的慢性結腸炎,補脾益腸丸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上述癥狀一般吃兩周可以明顯見效,具體吃多久視情況而定,如果情況已經(jīng)明顯改善,就不必長期吃。

結語:

雖然這些藥都有健脾祛濕的療效,但是實際用藥過程中,還是要根據(jù)具體的癥狀,辯證后再有針對性的區(qū)別用藥。

此外平時也可以多吃山藥薏米等食物,同樣有健脾祛濕的效果。

感謝關注胃腸?。嚎茖W 嚴謹 專業(yè) 通俗


文圖:康頤

編輯:老杜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健康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不二祛濕:祛濕加健脾=減肥?中醫(yī)還你苗條身材!
冬季如何祛濕 健脾益腎是祛濕的關鍵
春季潮濕 宜多飲健脾祛濕湯
中藥:祛濕 減脂=減肥
古時候的人們怎樣祛濕:中草藥+茶=輕松排出體內10年濕氣
老中醫(yī)的減脂妙方:健脾祛濕,三個月減重36斤
男性夏季如何養(yǎng)脾祛濕 中醫(yī)有3大方法
健脾利濕 日常做好這幾件事輕松祛濕
身體濕氣過重 春季祛濕必備13種食物
體內濕氣重的五種信號 哪些方法能祛濕

網(wǎng)址: 健脾祛濕的10種中成藥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5541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