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盤腿坐、坐凳子Vs蹲坐、跪坐:哪種坐姿最健康?

盤腿坐、坐凳子Vs蹲坐、跪坐:哪種坐姿最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02:36

近日南京一男子,因熬夜辦公差點猝死的新聞沖上了熱搜:該男子在床上支小桌辦公,盤腿坐了一整晚沒有起床活動。第二天早上下床后,直接暈倒送醫(yī)院急救,確診嚴重肺動脈栓塞,經(jīng)全力搶救才撿回一命。

盤腿久坐,原來很危險?

床上支個小桌子,盤腿坐著學習或辦公,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習慣。而用盤腿坐來禪修和養(yǎng)生,也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日常。因此盤腿坐在大部分人看來,都是很健康的一種坐姿,怎么還會有安全隱患?實際上,這和過年時上過熱搜的“經(jīng)濟艙綜合征/長途車病”是一回事兒:腿部長時間不活動,容易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而血栓脫落到肺動脈,就會引發(fā)急性肺栓塞,十分兇險可能致命。

一般坐凳子就算時間長,但腿部還是能屈伸活動的。因此這種危險的血栓,往往只出現(xiàn)在空間狹小難以伸腿的特定情況下,比如坐長途車。而盤腿久坐甚至比凳椅久坐還要危險——盤腿時無論多寬敞,腿部都是難以屈伸活動的。用“盤腿”+“猝死/肺栓塞”搜索,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2021年,福建一中年男子因長期練習盤腿坐和盤腿睡確診肺栓塞;2016年,浙江一19歲小伙每天盤腿打游戲險喪命;2010年,臺灣一25歲女子因盤坐玩計算機,導致循環(huán)不良中風死亡……

除此之外,長時間的盤腿坐,還容易引起髖關節(jié)局部的滑膜炎癥、腰椎間盤突出和強直性脊柱炎。因為人類的身體結(jié)構(gòu),是很不適應盤腿坐的,人會不自覺地彎腰,使得脊柱不正常受力。所以如果你是盤腿坐愛好者,記得每次盤腿不要超過半小時,及時起身活動一下。

蹲坐和跪坐,最健康的坐姿

既然坐凳子和盤腿坐都不健康,那什么樣的坐姿最健康?——答案是跪坐和蹲坐。美國南加州大學和杜克大學,在2021年研究了非洲坦桑尼亞的原始部落哈扎人。這個部落不耕不牧,仍然以最傳統(tǒng)的狩獵采集為生。他們患各種腰背類疾病的比例遠小于現(xiàn)代人,學者們原以為這是因為他們很少久坐。

然而研究結(jié)果卻令人意外:除去睡眠外,哈扎人每天有約10個小時在坐著休息,與工業(yè)社會相同。而且哈扎人每天從“坐姿”向站姿轉(zhuǎn)換的頻率,也與我們相同。然而,哈扎人的腰背卻比我們健康,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也更低。研究小組因此認為,造成這種差別的不是坐的時間,而是坐的姿勢。

我們都知道久坐傷腰,但這可能是我們沒坐對——哈扎人在休息時,有時坐椅凳,有時則蹲坐或跪坐。只不過他們坐椅子的時間很短很短,平均下來一天只有約15分鐘……余下九個多鐘頭的休息,他們要么跪著,要么蹲著。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相比于坐椅子或是坐地上,蹲跪坐姿的肌肉活躍度要高5~10倍。正是蹲跪坐法,讓哈扎人更健康。

由此我想起一句多年前看過的調(diào)侃:“漢唐無論上下全民正坐,武德充沛;宋明凳椅流行,只在重大場合保留正坐,武德漸衰;滿清徹底廢除正坐,萬國來伐。由此觀之,正坐可以強身健體,鍛煉武德!”

如今看來,這居然不是玩笑——適當正坐和下蹲真的可以鍛煉身體。

日本正坐,清朝才有

其實根據(jù)跨文化比較研究,今天全世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日常坐椅子,其他三分之二的人平常是席地盤腿坐、蹲坐或正坐。

然而這三分之一的坐椅子,恰恰是文化影響力最強的歐美。以至于我們總是下意識認為,坐椅子才是全球最通用的坐姿。其實仔細想想,從東南亞一直到中東,還有我國的藏區(qū),席居確實仍然常見。

不過大部分中國人說到席居跪坐,首先想到的還是日本,并將其視為“保留了唐代古禮”。然而遣唐使并未把正坐帶回日本——如果你留意過日本古裝劇或古畫,就會發(fā)現(xiàn)天皇和將軍們的坐姿,通常是兩只腳掌相抵的盤腿坐,日本人稱之為“樂坐”。平民則是各種坐姿都有,唯獨正坐很少見。

圖片

日本古代實際上并不跪坐,而是流行一種奇怪的腳對腳坐姿,稱為“樂坐”,圖為德川家康畫像。

日本正坐的歷史其實很晚,是江戶年間才形成,相當于晚明和清朝了。而成為全民的規(guī)矩,則要晚至明治時代,距今也就一百多年。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崇尚儒教,將“朱子學”定為官學,參照儒家古經(jīng)制定了諸多禮儀。加上正坐起身方便,利于戰(zhàn)斗,很快在武士階層中傳播開來。又借著武士和幕府的影響力,最終在江戶庶民中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網(wǎng)上還流傳著“日本女生羅圈腿是因為正坐”的說法,也是不準確的——羅圈腿更多是天生的,在各國的發(fā)病率都接近一半。

古人跪坐,真的不會腿麻嗎?

關于正坐,有個廣為流傳的謠言——“古人沒有合襠褲,為了不走光只好正坐。后世的合襠褲,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學來的”。

然而史料從未提到胡服騎射還包括引進褲子,此說純屬近代捏造。眾多出土文物都證明,中原地區(qū)一直就有合襠褲:早至4000~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就出土了身穿合襠褲的玉雕人像;而最早的合襠褲實物,則來自河南的西周虢國墓地,其年代比趙武靈王早約500年。虢國為姬姓諸侯國,始封國君乃周文王的同母弟虢叔,可以說是毫無爭議的諸夏正統(tǒng)。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有軟墊,跪坐時全身體重壓在小腿上,古人真的不會腿麻嗎?答案是當然會,因此古人也發(fā)明出了跪坐神器——“支踵”!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漢代墓葬中,大量出土了一種形制相同、大小相近的丅形木器。因不明其用途,曾有“小幾”“木?!薄安恢鳌薄皝B形器”“楎椸”等多種異稱。近些年隨著研究深入,學者們根據(jù)漢墓出土遣冊,最終推測其本名大概為“支踵”。   

“踵”即腳后跟,其命名指出了該木器的使用方式——可以隱藏在大腿和臀部之下,支柱夾在兩條小腿之間,大腿到臀部放在微凹的面板上,跪坐時將腳后跟架空。這樣外觀不改變正坐的姿勢,但卻可以大大減輕膝蓋和腳后跟的壓力。

但非常奇怪的是,兩漢以后,再沒有這種器具的出土記錄。而古人卻一直跪坐到唐末五代才改坐凳子。這種器具從魏晉至今失傳已近兩千年,直到近年才因漢服運動開始復活——但主要使用人群,其實是冥想禪修愛好者。還有很多學生黨買來在宿舍使用,以配合床上小桌,還能避免盤腿坐的各種風險。也算是古人的智慧,以奇妙的方式復活了。

圖片

圖片

現(xiàn)代商家復原的漢代支踵,在冥想愛好者和使用床上桌的人群當中很受歡迎,也算是古物新生了。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南海墨

責編 陳斌

相關知識

六種瘦腿坐姿
蹲便vs坐便,孕婦上廁所的最佳姿勢是哪種?丨王妮專欄
【孕婦坐便凳】孕婦坐便凳價格
瑜伽常見的6種坐姿
怎樣瘦大腿快速簡單?坐著瘦腿小妙招大公開
“坐有坐相”:正確坐姿,身體輕松,健康之道從坐姿開始
瑜伽冥想坐姿
嬰兒坐位發(fā)育規(guī)律及常見異常坐姿
蹲著排便會更順暢 坐著排便也無妨
“坐姿不正確”,帶來的五大健康隱患,如何調(diào)整坐姿保護身體?

網(wǎng)址: 盤腿坐、坐凳子Vs蹲坐、跪坐:哪種坐姿最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7985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