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醫(yī)教你調理出健康好“面子”

中醫(yī)教你調理出健康好“面子”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3日 21:20

一個面色萎黃和一個面色紅潤的女性,哪個更受歡迎不言而喻。健康的面色,不僅在人際關系中比較討喜,更重要的是還反應著我們的健康。針對各種面色問題,讓中醫(yī)來告訴我們如何調理出健康好“面子”。

一、正常面色

健康中國人的面色,一般是紅潤而有光澤,其中微泛黃色,表示血氣充盈。但也會因年齡、體質、遺傳、職業(yè)、日曬程度等因素又有所差別。

正常面色主要由3種基本色調構成。黃色的濃淡則取決于角質層的厚薄,以及其間某些色素成分的含量;紅色的隱現與皮膚中毛細血管分布的疏密、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血液流量有關。如果皮膚的顏色與其平時的膚色有較大的改變,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的因素外,就要考慮疾病或亞健康的可能性。

二、蒼白臉色:氣血不足

一般是由于臉部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醫(yī)認為大多為虛寒癥或失血。面色蒼白而虛浮多是氣虛;面色蒼白而枯槁多為血虛。中醫(yī)認為呼吸系統狀況不佳臉色會發(fā)白;久病體虛、大出血、慢性腎炎等也會臉色發(fā)白;有貧血傾向的人,會因為血紅素不足而使臉色容易呈現白兼萎黃之色。

解決之道:

虛則補之。如果沒有特別的病癥表現,食補是最好的辦法!原則是缺啥補啥。多補充堅果、水果、豆類、魚肉、雞肉等食物。必要的話,食用一些紅棗和枸杞也是不錯的方法。

推薦食療:蜜汁花生棗

功效:紅棗補氣,花生衣補血,花生米滋潤,蜂蜜補氣,綜合功效使面色紅潤。

三、潮紅臉色:陰血不足,見于燥火型體質

在中醫(yī)看來,紅色多為熱癥。血得熱則行,脈絡充盈,血流加速則皮膚呈現紅色。如滿面通紅,多是實熱;而兩顴緋紅,可能是陰虛火旺的虛熱。

解決之道:

臉色長期像嬰兒臉蛋一樣紅彤彤的人,要注意可能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請及時去醫(yī)院檢查治療。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涂抹一些藥膏來改善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的狀況。對刺激性的食物說再見吧,同時避免對面部的冷熱刺激。當然,臉色發(fā)紅多半跟身體狀況有關,找醫(yī)生幫忙!

推薦食療:筍燒海參

功效:海參滋陰養(yǎng)血,竹筍清內熱。綜合功效使皮膚細膩光潤。

四、青紫臉色:陽虛,腎陽不足,水濕上泛于頭面部

關于面色青紫的病因,中醫(yī)認為多為寒癥、痛癥和肝病。為氣血不通、脈絡阻滯所致。簡單地說,如果血液中的還原血紅蛋白(一種沒有攜帶氧氣的血紅蛋白)增多、皮膚就會呈青紫色,醫(yī)學上稱為發(fā)紺,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頰、肢端最為明顯。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肝病導致血液中廢物過多等,也都會使臉色變?yōu)榍嘧稀?/p>

解決之道:

你太累了,或者是壓力太大,要不就是營養(yǎng)跟不上,再可能就是你病了,最好去醫(yī)院檢查檢查。如果是發(fā)紺,表示血液中缺氧,需要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對于寒癥,中醫(yī)理論通常要“祛寒”,多吃些牛羊肉、胡椒、生姜來激發(fā)熱能,加快新陳代謝。寒氣一去,身體“暖和”起來,臉色自然不再泛青。配以適當的運動效果當然更好!

推薦食療:海米炒油菜

功效:油菜利尿除濕,海米補腎陽,雞湯補虛益氣。綜合功效使面部浮腫消退。

五、發(fā)黃臉色:脾胃兩虛

中醫(yī)認為面色發(fā)黃多因脾虛而水濕不化,或皮膚缺少氣血充養(yǎng)。而生活中常見的“黃疸”大多是由于肝細胞損害,或膽道阻塞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范圍,滲入皮膚組織與黏膜而造成的,主要在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等患者中出現。還有一種可能是面部皮膚及手腳掌呈現明顯的黃色,多出現在秋冬季,原因很可能是進食大量的南瓜、胡蘿卜導致了體內胡蘿卜素異常增高。

解決之道:

對于偏食、營養(yǎng)不均衡引起的臉色偏黃,調整膳食結構、補充營養(yǎng)是頭條,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低脂的肉類,堅持食用石榴、木瓜,喝牛奶和杏仁露一定會轉好的。同時別忘了補脾和化濕。經常吃些薏仁、蓮子、龍眼和紅豆煲糖水。如果患上先天性胡蘿卜素代謝轉換酶缺乏癥,就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絕緣吧。經常的熬夜、生活不規(guī)律也是“黃臉”出現的重大因素,當下就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吧!

推薦食療:什錦山藥泥

功效:山藥補脾益腎,核桃仁補肺益腎潤燥健腦,紅棗補氣養(yǎng)血。綜合功效使皮膚皺紋舒展,光滑潤澤。

六、黑色臉色:腎氣不足,陰液虧損

腎臟具有過濾的功能,能夠調節(jié)人體內水分的含量,內分泌系統則調節(jié)一些人體色素的代謝,如果出現問題,會使一些代謝產物淤積在體內,造成膚色呈現黯黑。一開始會在皮膚較薄的地方出現色素沉淀,慢慢從臉部擴散到全身。中醫(yī)認為臉色發(fā)黑多屬寒癥;虛癥,多見于腎虛和血淤,常為久病、重病,也是腎虧的表現,故常用補腎藥物來治療。

解決之道:

多食用具有護腎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瘦肉、胡蘿卜、冬瓜、西紅柿、柑橘、柿子、干果類等。上述食物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鋅類微量元素等,有利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注意調節(jié)食物的酸堿性,攝取堿性的食物更為健康。核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淡菜、枸杞都是補腎佳品,用這些食材煲湯或煮粥食用,給身體長期的調養(yǎng),另外,早晨空腹飲用一大杯蜂蜜水,也可以有效地排出體內毒素哦!

推薦食療:栗子燉白菜

功效:鴨滋陰補虛,栗子健脾補腎,白菜補陰潤燥,綜合功效使面色白哲明亮。

對于容顏的美麗,中醫(yī)學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中醫(yī)認為,顏面與臟腑氣血的盛衰有關,面容老化的關鍵原因是氣血虛虧。氣血是滋養(yǎng)皮膚、令面容保持較好年輕的物質基礎,氣使皮膚瑩潤光滑,血使皮膚顏色紅潤。氣血兩虛是導致面容老化與虛損的根本所在,若氣血充足,則皮膚健美,容顏潤澤,人體內在的氣血,往往決定了面容肌膚的外在表現。所以要讓自己擁有不用化妝的自然美,一定要從身體的內部調理開始。

好臉色從五臟開始

面色無華、晦白或灰暗、肌膚粗糙、斑點多多,往往緣于五臟功能失調。就算是再高明的美容師,恐怕也難掩憔悴之態(tài)。因此,要想養(yǎng)顏美容,首先應調理內在的生理功能,這樣才能使容顏不衰。

1、補心:讓面色紅潤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即心氣能推動血液的運行,從而將營養(yǎng)物質輸送到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脈最為豐富的部位,心臟功能盛衰都可以從面部的色澤上表現出來。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若心氣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膚得不到滋養(yǎng),臉色就會蒼白晦滯或萎黃無華。

方法:可將桂圓肉和蓮子肉加入米熬粥,常服此粥可養(yǎng)心補血,潤膚紅顏?;蚴且惶斐?0顆紅棗,幾個星期之后你就能見到容不光煥發(fā)的自己了。

Tips “大姨媽”也會影響氣色經期狀況也會反映在氣色上。如果月經不規(guī)則,面色容易黯沉;經期拖得長,容易貧血,面色蒼白或萎黃,所以從月經的情況就可判定是否氣血充足。若月經順,氣血充足,就會有好氣色。

2、潤肺:幫助肌膚保濕

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渲發(fā)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干燥,面容憔悴而蒼白。肺虛的人,皮膚干燥而沒有光澤、面容憔悴。

方法:若能善用潤肺的中藥,如百合、靈芝、杏仁、桑葉等,會幫助皮膚活化。很多感冒發(fā)燒的人病后都會出現面容憔悴、失眠多夢的后遺癥,百合有較好的恢復作用。

Tips 痘痘 肺熱和胃熱體質最容易影響皮膚廢物毒素的代謝,大多數表現在皮膚方面,容易出油、毛孔粗大、長化膿性的痘痘及粉刺??捎萌畿蜍摺⑦B翹、金銀花、黃芩、桑白皮等中藥,減緩臉都毒素的發(fā)炎,改善易起痘痘的膚質,讓毛孔更加細致。

3、補肝:潤膚去斑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調節(jié)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面部血液運行充足,表現為面色紅潤光澤。若肝之疏泄失職,氣機不調,血行不暢,血液淤滯于面部則面色青。肝血不足,面部皮膚缺少血液滋養(yǎng),則面色無華,黯淡無光,兩目干澀,視物不清。

方法:對肝臟失調者,中醫(yī)提倡食用“銀杞菊花粥”。其做法為將銀耳、菊花和大米熬粥,然后放入枸杞和適量蜂蜜。

Tips 色斑 色斑是我們皮膚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之所有皮下色素異常通稱色斑。我們最常見的色斑是雀斑和黃褐斑,中醫(yī)將黃褐斑的形成主要歸結于肝淤。除了長斑以外,還會出現臉色灰暗、黑眼圈,都可用舒肝理氣的中藥,如小茴香、薄荷、玫瑰花等來加以改善,可以幫助皮膚促進新陳代謝,改善斑點和毛孔粗大的狀況。

4、補脾:恢復肌膚彈性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表現在肌膚上則會使皮膚柔潤,減少皮脂溢出,保持皮膚彈性,有防止皮膚衰老的作用。反之,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則不能營養(yǎng)顏面,其人必面色黯淡,肌膚粗糙、沒有光澤。

方法:脾虛的人應多服山藥、茯苓、甘草、薏仁、山楂等,可以改善肌膚粗糙。讓膚質更細膩。

5、補腎:去皺,抗衰老

腎主藏精。腎精充盈,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也將正常運行,氣血旺盛,容貌不衰。當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黑暗、鬢發(fā)斑白、齒搖發(fā)落、未老先衰。腎陽虛體質則會導致身體的退化,在皮膚方面容易讓肌膚呈現老化的狀態(tài),所以皺紋、黯沉都表現在臉上。

方法:對于腎功能不好的人來說,其容顏最易受損,可多食服芝麻、核桃等,使皮膚變得潤白、豐潤。除了美容外,還能幫助毛發(fā)生長發(fā)育??捎醚a腎陽方面的中藥,如桂皮、艾葉等來改善肌膚,以達到除皺、青春永駐的效果。

希望通過上面的方法,可以讓女性擁有健康好氣色,更靚麗動人。

相關知識

中醫(yī)教你調理女人的天敵——宮寒
中醫(yī)教你如何調理被損害的肺部
三種節(jié)日病 中醫(yī)教你來調理
脾胃虛弱怎么調理 中醫(yī)教你調脾胃
想要好孕怎么做 中醫(yī)教你這樣調理
中醫(yī)教你從手部看出身體健康狀況
脾胃不好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飲食調理
中醫(yī)教你如何健康養(yǎng)生保養(yǎng)
中醫(yī)名師談胎教與母子健康
中醫(yī)健康理念

網址: 中醫(yī)教你調理出健康好“面子”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922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