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疾控營養(yǎng)所所長丁鋼強:平衡膳食可以有效降低慢病風險

中疾控營養(yǎng)所所長丁鋼強:平衡膳食可以有效降低慢病風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05:40

圖片

本報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道

“根據(jù)我國每五年一次的全國性營養(yǎng)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國居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逐年增加,但蔬菜、水果、全谷物和Omega-3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不能滿足需要?!比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所長、中國營養(yǎng)學會黨委書記、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副理事長丁鋼強向《中國經(jīng)營報》記者表示,很多人會因為這些營養(yǎng)素攝入量不足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缺乏的情況。

他認為,食物多樣、能量平衡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的首要準則,目前不同人群之間的營養(yǎng)問題差異較大,應通過積極調(diào)整膳食結構,減少慢病發(fā)生,進而提升整體國民的健康水平。

食物多樣、能量平衡放首位

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營養(yǎng)均衡也稱為平衡膳食。指南按照不同年齡,兒童、孕婦、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身體活動和能量的需要設置膳食,推薦食物種類、數(shù)量和比例,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能量水平的營養(yǎng)和健康的需要。

目前已證實的人類必需的營養(yǎng)素主要有七大類,即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其中,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中,有8種是必須從外界攝取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必需氨基酸;組成脂肪的必需脂肪酸包括亞油酸和亞麻酸等;礦物質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常量元素包括鈣、磷、鉀、鈉、鎂、硫、氯等,微量元素有鐵、鋅、碘、硒、銅、鉻、鉬、鈷等;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酸(維生素B3)、泛酸(維生素B5)、葉酸(維生素B9)、維生素B12、生物素(維生素B7)、膽堿(維生素B4)和維生素C等。

丁鋼強告訴記者,在膳食指南提出的八大原則中,食物多樣、合理搭配要放首位,即在保證食物種類多樣性的同時,還需要根據(jù)個人的能量需求,合理安排每種食物的攝入量。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才能認為達到了平衡膳食的目標。

按照指南的要求,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合理搭配;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g的新鮮蔬菜;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g;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g;每天攝入相當于300mL以上液態(tài)奶等。

但丁鋼強指出,很多人實際上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就會產(chǎn)生營養(yǎng)缺乏性疾病。

“根據(jù)我國每五年一次的全國性營養(yǎng)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國居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逐年增加,但蔬菜、水果、全谷物和Omega-3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不能滿足需要?!倍′搹娬f,要對這部分群體給予高度關注。

七大類營養(yǎng)素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也被稱為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與營養(yǎng)缺乏不同,丁鋼強表示,由于能量攝入過多,與支出不平衡,就會出現(xiàn)個體超重或肥胖。這是誘發(fā)慢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老年人要控制脂肪攝入

實際上,兒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齡人群,其營養(yǎng)需求有著不同的特點。

丁鋼強指出,兒童與青少年營養(yǎng)攝入的關鍵,即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充足補充至關重要,尤其是與生長發(fā)育相關的人體必需氨基酸要充足攝入,可以保證體力智力的健康發(fā)育。

年輕人需要格外關注食物多樣的問題,尤其是經(jīng)常熬夜、吃外賣較多、習慣吃夜宵的人群,可能會存在每天攝入不足12種食物的情況。

而老年人,由于代謝慢、重油重鹽,膳食的關鍵,是要做好“取舍”。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平均每人每天的烹調(diào)用鹽攝入量遠高于推薦的5克標準,實際平均達到9克以上,且過去甚至更高。”丁鋼強說,盡管近年來通過“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健康倡導活動,鹽攝入量有所下降,但中國人鹽攝入過多仍被視為眾多慢性?。ㄈ绺哐獕骸⑿难芗膊?、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這些健康問題不僅與食鹽攝入過多有關,還與動物性食物過量、脂肪占比過高以及食物攝入結構不合理、不平衡等因素密切相關。

對此,他認為,老年人的膳食結構,要葷素搭配,控制脂肪攝入;同時,適量補充蔬菜、水果、奶類和全谷物,這對老年人預防和控制慢性病都是有益的。

對于不同人群各類營養(yǎng)素搭配占比,丁鋼強建議,蔬菜、水果、全谷物、奶類可以占所有食物的2/3以上,其他的占1/3左右。“這樣對我們的健康就會有很大的幫助?!?/p>

丁鋼強還特別指出,通過膳食結構的持續(xù)優(yōu)化和調(diào)整,可以延長國民的預期壽命。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8.6歲,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的目標,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要達到79歲。

“目前北京、上海、寧波等部分城市的人均預期壽命已超80歲,我們希望國人能有一個健康的預期壽命,讓老年人在長壽的同時減少慢性病的發(fā)生,進而提升整體國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丁鋼強強調(diào),這一目標是可以通過平衡膳食達到的。

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受推崇

超重肥胖、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近年來,營養(yǎng)學界也一直在關注和研究各國和地區(qū)的膳食結構模式。

“我們正探索全球各國食物結構及其對健康的效應,特別聚焦于地中海飲食與美國DASH飲食(DASH飲食是由1997年美國的一項大型高血壓防治計劃)。地中海飲食的特點,是富含蔬果、適量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及橄欖油,對心血管健康有顯著益處;而美國DASH飲食則有助于體重管理與慢性病防控。”丁鋼強告訴記者。

此外,他還表示,我們也推崇中國本土的傳統(tǒng)地區(qū)性飲食模式,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首次提出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以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為代表的江南地區(qū)的膳食,其飲食模式較為科學合理,被認為是健康的飲食模式的一個代表,其主要特點是食物多樣、清淡少鹽、蔬菜水果豆制品豐富、適量攝入魚蝦等水產(chǎn)品等。

據(jù)了解,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供了8條膳食基本原則: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規(guī)律進餐,足量飲水;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這些原則不僅確保營養(yǎng)素的均衡足量攝入,還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適合中國人群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在全球多樣的膳食結構中,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為中國人的健康提供了科學指導?!倍′搹娬f。

(編輯:郝成 審核: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

相關知識

未來飲食方向——通過精準營養(yǎng)降低慢性病風險
收藏!6種高膳食纖維食物,降低患癌風險,預防慢性疾病
5種可以科學減肥的平衡膳食 臨床營養(yǎng)科
如何均衡膳食?專家解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
午睡可以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健康風險評估:如何有效降低慢性病風險
吃什么食物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營養(yǎng)、促進健康
科學膳食:不同人群營養(yǎng)素攝入有新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發(fā)布

網(wǎng)址: 中疾控營養(yǎng)所所長丁鋼強:平衡膳食可以有效降低慢病風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0894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