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不同人群,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心血管類疾病進展緩慢,病程遷延。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飲食管理和運動管理,做好這兩點才能控制好疾病,防止疾病進一步進展。
然而我國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結果顯示,20~59歲人群體育運動的達標率僅為22.8%。運動管理并沒有得到大家的關注。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內容。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針對不同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運動管理方案。
那么如何通過運動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能不能運動、應該進行怎樣的運動呢?讀完這篇文章就知道啦。
圖1文獻截圖
8句話總結不同人群應該如何運動
首先一定要謹記于心的是,如果你沒有進行體育運動的禁忌證,那么在做運動與不做運動之間,一定要選擇做運動。
運動能給適應人群帶來的心血管收益是肯定的!
沒有絕對禁忌癥的人群,好好運動!
1.運動減少房顫:早日養(yǎng)成規(guī)律運動的習慣是預防房顫發(fā)生的基石。(同時也要注意的是終身進行耐力性運動可能會增加一些中老年男性發(fā)生房顫的風險。)
Tips:耐力性運動即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供給充分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
不止是歐洲的專家建議我們多進行運動以減少房顫發(fā)生的風險。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也在Circulation上發(fā)文表示: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可以預防房顫的發(fā)生。
除此之外,AHA認為房顫患者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也能降低房顫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當然,美國的專家和英國的專家們意見一致,他們也認為:運動過猶不及。過度運動很有可能會增加房顫發(fā)生的風險。
2.運動頻率應如下:
沒有特殊禁忌證的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努力在一周內選擇5天,進行至少150分鐘的運動;或是在一周內選擇3天,進行75分鐘的劇烈運動。
Tips:什么是劇烈運動?劇烈運動是指能量消耗超過6個代謝當量(Mets)的運動。
生活中常見的劇烈運動包括:球類運動:籃球、排球、足球;
非球類運動:快速健步走(7.2km/h)、跑步(配速≥8km/h)、騎自行車;
我國最新發(fā)布的指南中提到:成年人每周應進行至少150min的中強度運動或是75min的高強度運動,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想想國家對我們的要求還是挺寬松的,所以如果做不到歐洲標準要求的每周3-5次,每周一次的運動也要堅持下來?。?/p>
3.這類人運動要加量:對于肥胖、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在第二條的運動基礎量上每周再增加20分鐘的抗阻力訓練,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Tips:什么是抗阻力運動呢?抗阻力運動是對抗阻力、鍛煉肌肉的一類運動。包括仰臥起坐、深蹲起、仰臥推舉等??棺枇\動過程中會對肌肉進行牽拉強化。
同時要注意的是,在一個階段的運動完成后,肌肉對于牽拉刺激會產生適應。此時可以借助器械、增加阻抗。比如通過彈力帶、啞鈴、沙袋等,對肌肉的牽拉進行進一步的負荷。
抗阻力運動可以美化肌肉線條,增強骨密度,減少肌肉疼痛。
怎么確定自己能不能運動,事先評估很重要
1.冠心病患者和冠心病高危人群要謹慎:個體能否進行體育運動應當由醫(yī)生進行充分的評分和評級。
除此之外,還應當通過癥狀評估、已確定的危險因素評估和系統(tǒng)的冠心病風險評估(SCORE)等風險評估手段進行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篩查。
Tips:score評分:十年心血管風險分級評分(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 system),用于評估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風險。
SCORE系統(tǒng)用于評估第一次致命動脈粥樣硬化事件的10年風險,與年齡、性別、吸煙習慣、總膽固醇水平和收縮壓有關。這個評分系統(tǒng)作為一個普適的評分系統(tǒng),還允許對許多歐洲國家的不同CV風險水平進行校準,校準的功能已經過外部驗證。
2.心衰患者要謹慎:患者應當?shù)却t(yī)生的運動處方確認后再進行運動。而醫(yī)生在給患者提供運動處方之前應當優(yōu)化藥物治療、評估心臟功能、進行危險分層。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知道自己該怎么運動了嗎?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yī)囑,根據(jù)醫(yī)生給出的個體化建議進行運動。
其實總體而言,大多數(shù)人還是可以通過運動獲得心血管獲益的。因此,我們應該趁著明媚春光積極運動~春季快減肥,夏季秀身材。少吃多運動,健康好生活。
本文首發(fā):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趙星美
原標題:《如何運動預防心臟疾?。坎煌巳鹤x懂這8句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