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低碳水飲食=折壽4年?

低碳水飲食=折壽4年?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17:04

碳水化合物,簡單來說就是各種糖類,它們的主要來源是淀粉類食物,如土豆、玉米、大米和各種谷物等,同時也包括蔬菜,水果。

近年來由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短期內可以達到很好的減重效果(比如阿特金斯等減肥法),這種飲食方式受到了大量健身人群的推崇。但是,就在2018年8月,在《 Lancet Public Health》雜志(全球最權威的醫(yī)學期刊《柳葉刀》的子刊)刊登的一項大樣本研究發(fā)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將預期壽命縮短長達4年。

在研究人員隨訪15428位45歲~64歲受試者的25年間,總共出現了6283個死亡案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發(fā)現,日常飲食習慣為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占到總能量攝入的50%~55%)的人群風險最低,碳水攝入量過低的人群壽命減少風險最高,碳水攝入量過高的人群也會出現風險增加。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推算了不同飲食習慣人群的預期壽命。

如果一個50歲的中年人,保持碳水化合物在50%~55%,則預期壽命為83.1歲。

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低于30%,則預期壽命為79.1歲,折壽4年!

若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超過65%,則預期壽命為82.0歲,折壽1.1年!

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比攝入食物類型后發(fā)現:

通過增加動物性蛋白攝入來替代碳水化合物攝入(即多吃各種肉類、乳制品,少吃主食、蔬菜水果)的人群,死亡風險增加。

通過增加植物性蛋白質攝入來替代碳水化合物攝入(即少吃各種肉類、乳制品,但增加豆制品、堅果等食物,適當減少主食以及其他果蔬的攝入)的人群,死亡風險降低。

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往往導致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攝入量減少,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攝入量增加,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死亡率的升高,長期食用還可能會誘發(fā)炎癥、生物老化與氧化應激。

亞洲國家的飲食習慣與歐美不同,發(fā)展中地區(qū)與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飲食大多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往往包含大量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米飯。這種糟糕的飲食質量,容易導致糖尿病這類慢性病的發(fā)生。

綜上,亞洲人群的飲食習慣相對于歐美更為健康一些,但可以通過調整食物的品種,將碳水化合物換成更多植物性脂肪和蛋白質,優(yōu)化飲食質量,這樣有可能延長壽命。(作者:沈易弘)

參考文獻: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3:e419-e428

相關知識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真的有益嗎?
長期低碳水飲食的5大危害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低碳水高蛋白飲食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到底是好還是壞?
【低碳水食物】什么是低碳水食物
低碳飲食不僅健康還能瘦身?綠瘦:低碳飲食全解析
另眼看健康,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要加倍謹慎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好不好?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法是什么 低碳水化合物有哪些

網址: 低碳水飲食=折壽4年?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98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