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健康已經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然而,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人的身體都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許多人選擇了家庭康復訓練。但是,家庭康復訓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隱藏著許多“坑”。那么,這些“坑”都是什么呢?又應該如何避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是中風后常見的后遺癥,許多患者在經過醫(yī)院康復治療后,會逐漸轉入家庭康復。在此,我們總結了家庭康復的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供各位患者及家屬參考。
一、常見的問題有:
1、關節(jié)活動速度過快:中風后肢體有肌張力升高的現(xiàn)象,肌張力對速度較為敏感,故在對患者肢體被動活動的過程中,不宜速度過快。在關節(jié)活動到終末端的時候應當適當停留(10-20秒),對緊張的肌肉做適當的牽拉,如圖1。
圖1
2、肌肉牽拉不充分:許多肌肉和肌腱是跨多關節(jié)的,所以要充分牽拉緊張的肌肉應當同時控制涉及動作的多個關節(jié),如圖2、3。
圖2 圖3
3、主動運動意識不足:患者較容易接受被動運動,但是主動運動往往不足。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患者參與運動。例如常見的“Bobath握手”,許多患者只是讓健側手帶動患側手運動,而忘記了患側上肢的主動發(fā)力,如圖4。
圖4
4、主動運動的關節(jié)角度不足:中風后患者的肌力往往不能維持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肌力訓練時,患者經常在小范圍內發(fā)力,忽略了力量較弱的關節(jié)角度。例如,許多患者喜歡用“橋式運動”訓練臀大肌,但是正常的步態(tài)需要臀大肌在髖關節(jié)后伸位依然提供支撐。力量不足,但是又要實現(xiàn)更大的訓練范圍該如何實現(xiàn)呢?建議患者換成仰臥位。
5、重視步行等功能活動,忽略了基礎訓練:較多的能力重復,的確能夠使運動更加的熟練、高效。但是往往也進一步固化了運動模式。如果想讓運動功能有質的飛躍,還是要重視基礎訓練。例如圖7 ,我們建議患者在步行訓練的同時,重視軀干和髖外展力量的訓練。
6、忽視疼痛信號:忽視疼痛信號也是家庭康復訓練中常見的一個問題。有些人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感到疼痛,就會選擇忽視它,繼續(xù)進行訓練。然而,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的一個警告信號,如果我們忽視它,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一旦感到疼痛,就應該立即停止訓練,并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正確地識別疼痛信號,不要因為一些小痛小癢就忽視了身體的警告。
7、 缺乏持續(xù)性:最后,缺乏持續(xù)性也是家庭康復訓練中常見的一個問題。有些人在開始的時候非常積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逐漸失去耐心和毅力,最終放棄訓練。然而,康復訓練需要的是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康復觀念,明白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時,我們也可以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進行訓練,互相鼓勵、互相監(jiān)督,這樣可以增加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進入家庭康復階段,許多患者的恢復速度將會變慢,但是只要訓練的方向正確,您都會有所收獲,建議按照出院時我們?yōu)槟贫ǖ目祻陀媱?,認真訓練。祝早日康復!
通訊員:劉銘
(張偉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康復中心 主管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