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渾身乏力沒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征”

渾身乏力沒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征”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6:44

【來源:汕頭日報】

生活中,有的人會莫名地心情抑郁、焦慮不安或急躁易怒,有的人會常覺周身不適、行動遲緩或頭暈耳鳴……這些會被許多人簡單地認為是心理上的問題或身體上的不適,而忽略了一種或與之息息相關的疾病,那就是——慢性疲勞。慢性疲勞是什么?有何癥狀和危害性?

汕頭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部主任、主任醫(yī)師吳曉升為大家作講解——

長期過度勞累易引起慢性疲勞

據吳曉升介紹,慢性疲勞也稱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種以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的疲勞,伴有多種神經、精神癥狀,但無器質性及精神性疾病為特點的癥候群。因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復雜,一般體檢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又無重大異常。通常表現程度不同,癥狀也輕重不一。

從現代醫(yī)學的角度,慢性疲勞的病因尚不明確,大多認為與長期過度勞累(包括腦力和體力)、飲食生活不規(guī)律、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過大等精神環(huán)境因素,以及應激等造成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huán)、運動等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關系密切。

“慢性疲勞對人體危害大,它會導致體內多個系統(tǒng)功能下降,引起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免疫力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性疾病。”吳曉升提醒,如果出現了慢性疲勞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對個人的學業(y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七大癥狀要引起注意

吳曉升指出,當出現以下七個方面的臨床表現,需警惕是否為慢性疲勞:

心理方面 慢性疲勞患者心理方面的異常表現要比軀體方面的癥狀出現得早,也較為突出。多數表現為心情抑郁、焦慮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緒不穩(wěn)、脾氣暴躁、思緒混亂、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猶豫不決。

身體方面 表現為容顏早衰,面色無華,過早出現面部皺紋或色素斑;肢體皮膚粗糙、干澀,脫屑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與光澤;毛發(fā)脫落,蓬垢易斷,無光澤。

運動系統(tǒng)方面 表現為全身疲憊,四肢乏力,周身不適,活動遲緩。有時可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肌痛、關節(jié)痛等。如果時間較長,累積數月或數年,則表現得尤為明顯,可有重病纏身之感。

消化系統(tǒng)方面 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對各種食品均缺乏食欲,尤以油膩食物最為顯著。無饑餓感,有時可出現偏食,食后消化不良,腹脹;大便性狀多有改變,便秘、干燥或大便次數增多等。

神經系統(tǒng)方面 表現出精神不振或精神緊張,初期常有頭暈、失眠、心慌、易怒等;后期則表現為睡眠不足、多夢、夜驚、中間早醒、失眠等,甚至嗜睡、萎靡、懶散、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泌尿生殖系統(tǒng)方面 伴隨精神異常,可以出現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疲勞過度的人,容器中排尿最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時間長久。

感官系統(tǒng)方面 視覺系統(tǒng)主要表現為眼睛疼痛、視物模糊、對光敏感等;聽覺系統(tǒng)則主要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等。

中醫(yī)治療分為三類

吳曉升表示,對于輕度的慢性疲勞,可以通過增加適度的運動、合理飲食以及調整生活節(jié)奏等減少精神壓力,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多數可以得到康復。

如果改善效果不明顯,則需進行藥物治療。西藥通常應用止痛類藥物可緩解頭痛和其他疼痛。抗抑郁類藥對調節(jié)神經、促進睡眠有所幫助。但總的來說,西藥治療的效果有限。而疲勞綜合征的中醫(yī)治療方法就比較多,主要是扶正祛邪、疏通經脈、平衡陰陽、補益氣血,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疲勞癥狀為目標,效果比較明確。

據吳曉升介紹,對于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yī)把它大致分成三類:虛、滯、濕。滯和濕是實證,虛是虛證。

虛就是氣血虧虛、肝腎不足。氣虛主要表現為氣短,氣接不上,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不思飲食,大便溏軟不成形,舌淡胖有齒痕。如果發(fā)展到陽虛的地步,就會表現為畏寒怕冷,四肢厥冷,這就是氣虛的癥狀進一步加重。血虛也有頭暈目花的癥狀,而且伴有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長斑,心悸少寐,多夢,記憶力減退,思想不容易集中,四肢發(fā)麻,唇爪無華,舌淡,兩者脈象都比較弱細。氣虛血虛經常合在一起,就是人們常說的氣血兩虛。

滯主要是氣機的問題,氣機不暢,肝郁為患,患者?;嫉没际?,焦慮,睡不安穩(wěn),情緒抑郁不暢,喜歡鉆牛角尖,可伴有胸脅脹痛或胸悶,咽部有異物感,噯氣泛惡,或乳房脹痛,少腹痛等。

濕主要是痰濕,患者痰濕為患,表現為身體肥胖、肌肉松、腹部肥滿、頭重如裹、四肢重著、舌苔厚膩、面部皮膚出油,身體容易多汗。并且會感覺胸悶,痰液多,口中粘液帶有甜味,喜歡吃肥甘厚膩食物等等。

對于患者,經仔細辨證,調理的方案各不相同。對于實證的滯與濕,當先祛邪為主,肝氣郁滯,先疏肝理氣,比如方藥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痰濕的以健脾祛濕為主,方藥有三仁湯、平胃散等。堅持鍛煉,使肌肉結實,盡量避免飲酒、過食肥甘厚味食物,穴位按摩足三里等。

對于虛證的氣血虧虛,首先要避免熬夜懶動,建立健康的作息規(guī)律,適當進補,營養(yǎng)均衡易消化,方藥有小建中湯、歸脾湯等,還有針灸理療,比如火龍灸、火龍罐等,都能很好溫陽益氣,緩解疲勞。

本報記者 黃曉錚 魏朝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關知識

渾身無力、總覺得累,小心“慢性疲勞綜合征”
教你告別慢性疲勞綜合征
無論睡多久都感覺很疲勞?當心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
突然消瘦渾身乏力怎么辦
當心慢性疲勞綜合征
小知識:慢性疲勞綜合征
總覺得渾身沒勁是怎么回事
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征”可能帶來大麻煩!快來對照→
看看你的疲勞是“慢性疲勞綜合征”嗎?

網址: 渾身乏力沒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915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