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年輕一代中發(fā)生壓力肥胖者居多,其中男性通常在30歲以后,女性在25歲前后。
當人所承受的壓力太大時,身體更易發(fā)胖。這種壓力往往來自于工作,當然也不只工作,不論生活還是學業(yè)上的重壓都會讓人心情煩躁、精神緊張。
壓力大時暴飲暴食屢見不鮮。近日的一項動物實驗表明,壓力大的同時攝入高熱量食物更易發(fā)胖,可謂是“雙重打擊、雪上加霜”。
壓力大高熱餐 協同導致“增速胖”
有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做了實驗,發(fā)現同樣在進食高熱量食物的條件下,那些承受較大壓力的小鼠要比無憂無慮的小鼠更加快速發(fā)胖。
大腦中處理焦慮等情緒的腦區(qū)主要為杏仁核,控制進食的腦區(qū)主要為下丘腦。當壓力大或者情緒不好時,杏仁核便會產生神經肽-Y分子,這種分子能夠刺激進食,從而導致增重。
產生這種關鍵性分子的神經細胞上有胰島素受體,其功能會受到血液中胰島素水平的影響。研究發(fā)現,當小鼠處于高壓力狀態(tài)時,一旦進食高熱量食物后體內的胰島素水平急劇升高,大約是無壓力正常進食小鼠的10倍。當杏仁核中胰島素水平長期偏高則會讓神經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反過來促進神經肽-Y分子的合成,從而增加食欲。
眾所周知,肥胖與人體的能量攝入和消耗失衡有關。壓力大、情緒不良時,食欲增加固然是“壓力肥”的原因之一,但是人們也往往不再堅持規(guī)律的運動方式或者運動量有所降低,這是人們經常會忽略的問題。攝入多、消耗少,自然會能量過剩,不發(fā)胖也沒天理。
壓力肥胖危害大
一個人壓力太大會導致肝功能下降,會影響到胃部對于食物的消化,這些也會導致壓力肥胖發(fā)生,壓力肥胖不僅僅影響形象,還會導致身體出現其它異常。
高血壓——
肥胖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最為常見的就是高血壓,正常情況下每平方米骨骼上應該有22斤肉,但是在肥胖人的身上每平方米骨骼上可能會承擔27公斤以上的肉,因此,肥胖人群毛細血管網要比別人多很多,會無形當中增加血管的阻力,這樣身體對血壓的需求量會增加,心臟的工作量也會增加,這樣才可以保障全身的供血。
心臟的工作量一旦增加就代表著血壓升高,如果一個人持續(xù)五年到八年處于比較肥胖的狀態(tài)之下,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概率會患上高血壓。
高血脂——
肥胖人基本上飲食都存在問題,有些人喜歡吃肉有些人喜歡吃零食,因此當體重升起來之后血脂也是第一個升高的,一旦血液當中的膽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升高之后,自然就會導致血脂的比例升高。如果一個人連續(xù)三年處于肥胖的階段,有將近七成的人會患高血脂癥。值得慶幸的是,后期通過控制飲食控制體重,血脂是可以恢復正常的。
糖尿病——
有相關數據顯示如果一個人持續(xù)五年處于肥胖階段,患糖尿病的概率為百分之三十五,如果持續(xù)八年以上肥胖,患糖尿病的概率為百分之五十二,隨著肥胖年限的延長,患糖尿病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是因為胃口好吸收就好,血糖比例就高,這樣胰島素就需要更加頻繁的進行工作,長時間超負荷工作之下自然會出現異常。
壓力型肥胖會導致很多問題出現,還包括膽道疾病以及脂肪肝等等,有些疾病是后期控制體重可以改善的,但是有些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在問題還沒有出現之前一定要控制體重,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
科學吃合理動 組合拳打退“壓力肥”
如何避免“壓力肥”?要從這些方面注意:
飲食——
應避免攝入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如油炸類、腌制類食物、汽水可樂類含糖飲料、話梅蜜餞果脯類食品、冰淇淋等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等。
通常來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中都含有不少色氨酸,如大豆、雞蛋和雞肉、金槍魚等;堅果、粗糧、燕麥片等食物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鎂元素,燕麥片還含有少量色氨酸;紅色肉類、貝類富含鋅元素,其中,牛肉的脂肪含量低,是“紅肉”的首推之選;牛奶則是補鈣的首選,牛奶中還含有B族維生素和大量優(yōu)質蛋白質,均對減輕壓力有益?!吨袊用裆攀持改希?016)》推薦成人每天攝入液態(tài)奶300ml左右。
心態(tài)——
不攝入垃圾食品始終治標不治本,降低壓力、緩解情緒,保持愉悅心情才是“去根”之法。
毫無壓力、快樂無憂的感覺也由神經遞質調控。例如,血清素(5-羥色胺)便能夠讓人情緒舒緩、感覺良好,提升幸福感。而色氨酸、鎂、鋅、鈣等營養(yǎng)物質可參與合成血清素,這就給我們有針對性的攝入緩解壓力的食物提供了指導。
良好的情緒有助于增強對壓力來源事務的掌控能力,保持樂觀心態(tài)才能分清主次,順利找到解決事情的關鍵點。必要時可向他人傾訴排解,并尋求幫助。
運動——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成人每天至少進行相當于快步走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每周最好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騎車、跑步、游泳等。運動狀態(tài)也能調節(jié)身體激素的水平,促進大腦產生血清素,這也是很多人運動過后心情舒暢的原因之一。
睡眠——
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在睡眠狀態(tài)下,人體全身放松,能夠更好地釋放壓力。許多排毒代謝都只有在熟睡中才能進行完全。
所以,平時也應保證充足睡眠,遵循生物鐘的自然規(guī)律,擁有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的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挑戰(zhàn)。一般來說,應保證在晚上11點左右睡覺,為第二天的工作提供滿滿的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