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糖,還是脂肪?揭開肝臟能量儲存的優(yōu)先級與機制

糖,還是脂肪?揭開肝臟能量儲存的優(yōu)先級與機制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16:18

原創(chuàng)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

撰文丨nagashi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新春佳節(jié),吃喝玩樂成為日常,所謂“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不知你是否正在為如何甩掉過年期間增長的體重而發(fā)愁?如今,肥胖已然成為一種全球流行病,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19億成年人超重、6億人肥胖,預計到2030年,全球51%的人口將患肥胖。更重要的是,肥胖還會進一步引發(fā)各種代謝疾病,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癥。

肥胖與代謝密切有關。在現(xiàn)代社會,物質生活水平十分富足,油炸食品、甜品和奶茶等高熱量食物唾手可得,而肝臟中的肝細胞會將多余的葡萄糖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盡管這兩種能量儲存形式都很重要,但關于肝細胞選擇糖原合成或脂肪合成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2024年2月15日,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黃波團隊在 Science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Hepatic glycogenesis antagonizes lipogenesis by blocking S1P via UDPG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在肝細胞中,葡萄糖被優(yōu)先以糖原形式儲存,而不是脂肪。該研究顯示,一種糖原合成的中間代謝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可以運輸?shù)礁渭毎母郀柣w,在那里它與S1P蛋白酶結合,抑制S1P介導的膽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SREBP)的切割,從而抑制脂肪合成,促進糖原合成。

糖原和脂肪是細胞用來儲存能量的兩種基本形式,兩者的一個主要區(qū)別在于分解時活性氧(ROS)的變化。糖原分解通過磷酸戊糖途徑促進NADPH的產(chǎn)生來增強ROS的清除,而脂肪需要氧化降解導致ROS的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ROS是導致代謝失調的一個潛在驅動因素,ROS升高有可能擾亂細胞的氧化還原平衡,損害蛋白質、DNA和RNA等生物大分子。更重要的是,已有研究證實,ROS在肥胖和衰過程中都會增加。因此,通過脂肪合成儲存葡萄糖可能構成潛在的風險,ROS水平的升高有助于脂肪變性,并進一步誘發(fā)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因此,黃波團隊推測,為了避免ROS升高帶來的諸多危害,肝細胞可能優(yōu)先使用糖原來存儲葡萄糖。在這項發(fā)表于 Science 的研究中,研究團隊首先假設糖原合成的優(yōu)先級是通過拮抗脂肪合成來實現(xiàn)的。

糖原合成可拮抗肝細胞中的脂肪生成

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在原代肝細胞中,葡萄糖在脂肪生成前會優(yōu)先流入糖原合成途徑,當糖原合成酶失活或敲低時,優(yōu)先級轉向了脂肪合成。這一現(xiàn)象證明了研究團隊此前的假設,也就是糖原合成和脂肪合成存在拮抗關系,并且前者的優(yōu)先級更高。

接下來,研究團隊通過免疫共沉淀、點擊化學、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LC-MS/MS)和藥物親和反應靶標穩(wěn)定性分析,證明了糖原合成的關鍵中間代謝物——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可以與一種名為S1P的蛋白酶直接結合。S1P可以切割高爾基體中的膽固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SREBP),產(chǎn)生其活性形式,后者進入細胞核并促進脂肪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

UDPG通過結合S1P來阻斷SREBP的切割活化

這種結合并沒有改變S1P的mRNA的表達,但確實下調了其在肝細胞中的蛋白水平。通過分子對接、點突變分析和圓二色光譜分析,研究團隊進一步證明了S1P的Asn438位點是UDPG結合所必需的。兩者結合后,S1P的構象發(fā)生改變,導致S1P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

簡而言之,這一過程可以總結為一條拮抗信號通路:糖原合成→產(chǎn)生UDPG→促進S1P降解→阻止SREBP的切割活化→抑制脂肪合成。

糖原合成拮抗脂肪合成的信號通路的模式圖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fā)現(xiàn),SLC35F5是介導UDPG進入高爾基體的轉運體,給高脂肪飲食(HFD)小鼠外源注射UDPG可導致脂肪合成基因的下調,預防因脂肪氧化分解導致的ROS升高,減輕肝臟脂肪變性的發(fā)生。與之相印證,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患者的原代肝細胞和組織中也觀察到一致的結果,強調了這些發(fā)現(xiàn)的轉化價值。

外源注射UDPG可減輕高脂飲食小鼠的肝脂肪變性

總而言之,這項發(fā)表于 Science 期刊研究表明,在肝臟細胞中,糖原合成的中間代謝物UDPG可以促進S1P蛋白酶的活性,阻止SREBP的切割活化,從而抑制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這種代謝調節(jié)的識別,可能也發(fā)生在其他糖原產(chǎn)生細胞中——例如產(chǎn)生肌糖原的肌肉細胞。

這一發(fā)現(xiàn)為肝細胞如何精確調節(jié)糖類和脂質的儲存提供了新見解。在臨床應用上,這種UDPG介導的脂肪合成調節(jié)可能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人類脂質代謝異常疾病的治療開辟新道路。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3332

原標題:《糖,還是脂肪?黃波團隊發(fā)表Science論文,揭開肝臟能量儲存的優(yōu)先級與機制》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科學》:揭示肝臟儲存營養(yǎng)邏輯,助力脂肪肝防治—新聞—科學網(wǎng)
科學網(wǎng)—好好的肝臟,為啥容易長脂肪?
壓力誘導脂肪肝原因找到!蛋白組揭示脂滴穩(wěn)態(tài)抗氧化應激機制
Nature重磅:揭開奶茶等高果糖飲食的促癌機制,肝臟將果糖代謝為脂質來“喂養(yǎng)”腫瘤
翁建平教授團隊揭示肝臟胰島素抵抗 (IR) 和脂肪變性的新型驅動因子及其調控機制
人體脂肪的5大功能,除了存儲能量您還知道哪些?看完又漲知識了
肝臟對脂類代謝的功能
糖和脂肪,哪個是脂肪肝的罪魁禍首?
“神奇的間歇性節(jié)食!” 既可以改善脂肪肝,也能控制糖尿病
肝臟與生殖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與性腺功能減退的深度剖析

網(wǎng)址: 糖,還是脂肪?揭開肝臟能量儲存的優(yōu)先級與機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7678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