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光照、溫度、水、肥、土壤、維度、海拔等因素,茶葉內含物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茶樹的新陳代謝不同。同理,人吃同樣的食物,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吸收和代謝都不同,結果也不同。年輕時代謝比較旺盛,老了后代謝比較緩慢。茶樹也一樣,處于不同的樹齡,吸收和代謝也不一樣。
0-30年的茶樹,氮的代謝比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茶多酚等與氮元素相關的產物,所以樹齡小的茶樹比較鮮爽但甘甜度稍差。
30年樹齡以上的樹,碳的代謝明顯,生產大量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麥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殼多糖、透明質酸、半纖維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澀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樹齡越大,碳的代謝越明顯,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發(fā)酵與茶葉含糖量密切相關,所以,成熟一些的芽葉和樹齡大一些的茶樹芽葉陳化更好,所以有人較喜歡古樹茶、大樹茶。其實,樹齡30年以上的茶樹,如果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差,采摘次數(shù)又較少,那么三十年的樹和五十年的樹,七八十年的樹是比較難區(qū)分的。
根據(jù)云南茶料所多年的研究表明,從感官審評來看,古樹茶優(yōu)于大樹茶,大樹茶優(yōu)于小樹茶和臺地茶,但從理化成分來看,古樹茶、老樹茶與臺地茶各有千秋,不能簡單、武斷地講誰優(yōu)誰劣。老樹茶的茶多酚、兒茶素、總糖等含量較臺地茶的高,而臺地茶在氨基酸、多糖、黃酮等含量上則高于老樹茶。
它們其中生化區(qū)別在于新陳代謝不同,氮代謝明顯與否。由于小樹茶臺地茶相對古樹茶而言“苦味重、內含物豐富”等特點,所以在后期陳化過程,也會有其優(yōu)勢的地方,體現(xiàn)在茶氣足而持久。
注:本文由作者原創(chuàng)并授權中國普洱茶網()發(fā)布,轉載請保留版權,關注中國普洱茶網微信:,不定期免費派送茶樣!茶窩網()為旗下正品商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