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營養(yǎng)之膳食結構與慢性病
慢性病和膳食結構之間的關系
居民膳食結構調整方針,即“穩(wěn)定糧食、保證蔬菜、增加奶類、調整肉類”。
穩(wěn)定糧食: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對合理膳食就有精辟的論述,明確提出人們的膳食要以“五谷為養(yǎng),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把糧食擺在養(yǎng)生之本的地位。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觀點來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膳食可以避免歐美等發(fā)達國家“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的缺陷,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有益。所以,在膳食中,
糧食的消費量不能再下降了。
保證蔬菜:蔬菜是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多種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在體內(nèi)有多種功能,特別是近年來對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抗氧化作用引起人們的格外關注,一般認為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對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病有好處。目前上海居民
蔬菜攝入量還顯不足,應適當增加并予以保證。
增加奶類:奶類是優(yōu)質蛋白質和鈣的重要來源,特別是鈣不僅含量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對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防止中老年的骨質疏松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目前上海居民攝入奶及奶制品盡管比10年前增加了6.1倍,但也僅相當于日本人的1/4,與歐美
國家相比相差更遠,有必要進一步增加攝入量。
調整肉類:即調整肉食結構,中國人,包括上海居民,絕大多數(shù)以豬肉為主。而豬肉與禽肉相比,蛋白質含量較低,脂肪含量較高,飼料報酬也相差甚遠。因此,調整以豬肉為主
的肉食結構,在營養(yǎng)上、經(jīng)濟上都有重要意義。
根據(jù)上述膳食結構“調整方針”,參照國內(nèi)外膳食指南,提出調整膳食結構“4+1金字塔方案”。“4+1”指每日膳食應以“糧、豆類”、“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肉、魚、蛋”四類食物作為支柱,適當增加一類“油、鹽、糖”。四類食物按人均計,每日糧豆類食物攝入量為400~500g,其中大豆(黃豆)約40克;蔬菜、水果攝入量300~400g,其中水果約50克;奶及奶制品攝入量為200~300g;肉、魚、蛋攝入量為100~200g,按重量堆砌恰似金字塔,塔尖為少量油、糖、鹽?!胺桨浮奔瓤杀3治覈攀骋灾参镄允澄餅橹鳎瑒游镄允澄餅檩o的基本特點;又能提高膳食質量,特別是蛋白質和鈣的數(shù)量和質量,還能防止“三
高一低”膳食的缺陷;既能預防營養(yǎng)缺乏病,又能預防慢性病。
綜上所述,膳食結構類型及其與健康和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關系是分密切,無論從病因還是從防治角度,都有必要深入研究,諸如某些特殊膳食類型及其與慢性病的關系;膳食結構與遺傳變異的交互作用等等都有待進一步探討。相信人類在新世紀將如同上世紀征服營養(yǎng)
缺乏病一樣攻克膳食營養(yǎng)與慢性病的關系。
相關知識
權威結果: 有機食品與營養(yǎng)、慢性病之間的關系
營養(yǎng)與健康系列之二:探索中國模式膳食結構如何做到膳食平衡
膳食結構
我國居民膳食不平衡造成慢病發(fā)生改善膳食結構從了解營養(yǎng)狀況開始
不合理膳食結構致相關慢病發(fā)生 改善營養(yǎng)不均衡迫在眉睫!
營養(yǎng)食療:預防與康復慢性疾病的科學之道
膳食結構面面觀
膳食營養(yǎng)指導與疾病預防.ppt
慢性病人群的運動營養(yǎng)講座PPT.ppt
結核病膳食營養(yǎng)改善建議
網(wǎng)址: 人群營養(yǎng)之膳食結構與慢性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0614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