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情緒是如何導致疾病的?

情緒是如何導致疾病的?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9日 23:11

七情過度,疾病纏身

所謂“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學認為,生命活動本于陰陽,只有協(xié)調陰陽,使其保持平和,才能達到養(yǎng)生長壽的目的。七情不協(xié)調,甚至失控,就會精神不正常,引起陰陽失去平衡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逼咔榕c五臟的具體對應關系如下:喜五行屬火,與心相應,過喜則傷心;怒五行屬木,與肝相應,過怒則傷肝;悲五行屬金,與肺相應,過悲則傷肺;憂、思五行屬土,與脾相應,過憂、過思則傷脾;恐、驚五行屬水,與腎相應,過恐、過驚則傷腎。

心情愉快本來對人體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驟然獲得意外喜事時,難免有過喜的情況出現(xiàn)。過喜與人有害,容易導致心肌梗死、神經(jīng)錯亂,或腦血栓形成、腦出血等。

《素問·舉痛論篇》中記載:“怒則氣逆,甚則嘔吐飧泄。”這說明憤怒太過,就會引起大病的發(fā)生。中醫(yī)認為,怒傷肝。肝陽上亢會引起高血壓、青光眼、神經(jīng)性頭痛等。大怒傷肝、肝火犯肺、肝火犯胃會引起咯血、吐血。

憂、思

憂是憂慮,思是思索。憂與思雖是兩種情志,但有相因之理。由于思慮深遠而生憂,因深憂而思慮愈遠,如果終日為思慮纏繞,便會影響身體健康。《素問》中記載:“肺在志為憂,脾在志為思?!笨梢姡瑧n思過度會傷脾,造成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

《素問·玉機真臟論》記載:“悲則肺氣乘矣?!薄端貑枴づe痛論》載:“悲則氣消,悲則心系急。”這說明悲哀情緒如不加節(jié)制,便能使人心系急,而肺部葉舉,以致營衛(wèi)不和,熱氣內(nèi)郁,而正氣被傷,就會釀成大病。中醫(yī)認為,悲傷肺,有可能會引起陰虛盜汗、口干音啞、五心煩熱、陰虛咳嗽、低燒、肺結核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腎在志為恐。”《靈樞·本神》:“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边@說明恐的情志為腎所主,恐則氣下,耗及腎氣。大恐損傷腎,可出現(xiàn)骨痿、精滑、大便失禁等。

驚是遇到非常事變,而致精神上突然緊張的意思。《素問·舉痛論》記載:“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從所定,故氣亂矣。”《素問·痹論》中記載:“肝痹者夜臥則驚?!边@說明驚則氣亂頓失主張,而致精神疾病。

易受情緒影響的系統(tǒng) 

1、消化系統(tǒng)

消化系統(tǒng)被認為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器官。當出現(xiàn)較大情緒波動時,就容易出現(xiàn)胃部脹滿、疼痛、食欲不振,甚至出現(xiàn)消化性潰瘍等消化功能紊亂的情況。

2、皮膚、內(nèi)分泌、心血管、呼吸等系統(tǒng)

情緒與皮膚、內(nèi)分泌、心血管、呼吸等系統(tǒng)的功能也密切相關。

緊張:頭發(fā)會變得油膩。

煩躁:頭皮屑增多,皮膚變得干燥。

情緒低落:容易出現(xiàn)蕁麻疹、濕疹、 月經(jīng)失調等。

情緒激動: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率加快,血壓迅速升高,從而導致高血壓病,或出現(xiàn)心腦血管事件。

長期處于憂郁、 焦慮狀態(tài)或其他消極情緒狀態(tài):會引起腎上腺素和皮質激素的分泌,同樣也會加快衰老,降低免疫力,增加腫瘤發(fā)病的風險。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nèi)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如何區(qū)分精神科疾病和一般的情緒波動?
總是情緒不好,小心招來這些疾病 如何自我調節(jié)?
情緒與疾病
情緒波動大是什么疾病
乳腺疾病與情緒管理
情緒與健康的關系如何?情緒是否會影響身體健康?
情緒波動大易生病這類疾病真是氣出來的,別忽視!
如何調節(jié)情緒,情緒與健康的關系
正常的情緒變化vs病態(tài)的情緒波動,我們該如何區(qū)分?
情緒如何影響健康&具體的情緒管理策略

網(wǎng)址: 情緒是如何導致疾病的?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1305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