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練——跳繩運動
一、跳繩的動作技巧
1.跳繩的長度:單腳踩住繩,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
2.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后端。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更能發(fā)力。
3.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減少繩運行周長。
4.腿部技術要點: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剛能過繩子最好,落地時膝蓋微屈做緩沖。
5.呼吸:呼吸要自然有節(jié)奏。
二、單人跳繩
單人跳繩身體各部位動作要領:
1.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眼睛看前方5米處,保持脖子、肩等各關節(jié)放松,騰空時身體處于自然彎曲狀態(tài),呼吸自然緊湊。
2.大臂:自然靠近身體,不可向外打開。
3.小臂:自然下垂至兩髖靠前處。
4.手:握住手柄跳繩時食指和拇指用力,其他手指做輔助,防止脫落,手心朝斜下方,手腕發(fā)力做外展內(nèi)旋運動。
5.膝蓋:微曲
6.腳:起跳和落地都用前腳掌,落地時切不可用后腳跟,防止摔倒和預防腦震蕩;跳繩時高度要適當,以繩剛過腳為宜,為防止落地時兩腳踝骨相撞,兩腳前后錯開一些。
三、單人繩操
1.左右轉肩
動作描述:(運動過程中繩子始終拉直)
1.將繩子對折后,雙手拉直繩子放于體前,左手高右手低。
2.右手依次繞過頭、頸、肩到后背順勢成左手高右手低的姿勢。
3.左手繞過頭部,順勢向身體左下方放低,兩手成原始姿勢
節(jié)拍:運動一圈為八拍,重復四個八拍。
2.腿部后拉
動作方法:(繩子長短可根據(jù)個人調(diào)節(jié))
1.以右腳為例,右腳往后撤半步,踩住繩子雙手拉直。
2.身體前傾,雙手用力拉住繩子,右腳向后上方抬起并伸直,成燕式平衡,保持3s.
3.右腳緩慢放下,還原成原始姿勢。
節(jié)拍:左右腳各四個節(jié)拍,合起來為一個八拍,重復做四個八拍。
3.腿部側拉
動作方法:(繩子長短可根據(jù)個人調(diào)節(jié))
1.以右腳為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繩子雙手拉直。
2.右腳向身體右側外展,外展過程中腿部伸直,借助兩手繩子的力量外展到最大幅度保持3s,此時右手繩子短,左手繩子長。
3.右腳向左腿慢慢靠近,兩手放松,還原成原始姿勢。
節(jié)拍:左右腳各四個節(jié)拍,合起來為一個八拍,重復做四個八拍。
4.前后翻肩
動作方法:(繩子長短可根據(jù)個人調(diào)節(jié))
1.雙手拉直繩子放于體前胸部位置。
2.兩手拉直繩子向身體后上方,依次經(jīng)過頭、頸、背翻轉到身體后方最大幅度保持3s.
3.雙手拉直繩子向身體前下方翻轉,還原成原始姿勢。
節(jié)拍:一個來回為八拍,重復動作四個八拍。
5.腿部屈伸
動作方法:(繩子長短可根據(jù)個人調(diào)節(jié))
1.以左腳為例,左腳向前邁出半步,踩住繩子雙手拉直。
2.雙手向上拉繩子,左腳借助繩子的力量,使大腿盡量靠近胸部位置,最大幅度時身體保持平衡3s.
3.兩手放松,左腳下落,還原成最初姿勢。
節(jié)拍:左右腳運動一次各四拍,合起來為八拍,重復動作四個八拍。
6.跨越屈體
動作方法:(繩子長短可根據(jù)個人調(diào)節(jié))
1.雙手拉直繩子放于體前胸部位置。
2.身體前傾,兩手拉直繩子放低。左右兩只腳分別跨越過繩子后,使繩子位于身體后方。
3.兩手拉直繩子向身體前上方依次經(jīng)過后背、頸部、頭翻轉到身體前方,還原成開始姿勢。
節(jié)拍:整個動作共八個節(jié)拍,重復練習動作四個八拍。
四、單人跳繩動作組合
視頻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單人動作組合,大家可以觀看并且練習。
五、跳繩運動的益處
1.跳繩是一項很好的減肥運動,相當于慢跑,它們消耗的熱量是一樣的,而且對于場地等要求比較簡單,在家就可以鍛煉。
2.跳繩有利于身體健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自身體質(zhì)。
3.跳繩能增加自身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平衡性,同時能使下肢力量達到很好的發(fā)展,達到增強小腿肌肉的目的,長期跳繩的人,小腿肌肉都比較發(fā)達。
4.跳繩屬于全身運動,可以減少腿部、腰部、臀部的多余贅肉,達到減肥效果。
5.跳繩還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強化血管功能,很好的預防疾病。
六、跳繩運動安全小貼士
1、跳繩者應穿質(zhì)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2、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后可改為軟繩。
3、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zhì)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jié),并易引起頭昏。
4、跳繩時須放松肌肉和關節(jié),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xié)調(diào),防止扭傷。
5、胖人和中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jié)因過于負重而受傷。跳繩前先讓足部、腿部、腕部、踝部作些準備活動,跳繩后則可作些放松活動。
撰稿|滕偉杰
圖文編輯|張萬茂
圖文來源上體休閑公眾號,我們只想把更專業(yè)的健身方法帶給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