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DD都快1歲半了,二胎養(yǎng)起來果然三個字“捎帶腳兒”。
不過對于頭胎媽媽而言,日子可就沒這么快了!
前幾天一個朋友吐槽,自打有了孩子,真是掰著手指頭過日子。
每天一個小挑戰(zhàn),幺蛾子日日不重樣,感覺昏天黑地熬不到頭。
是啊,低齡階段,小寶寶的護理對于新手媽媽是個極大的難題!每個任務都是新挑戰(zhàn)!
作為過來人,C媽十分理解大家的手足無措,所以依著DD的正常足跡,又開了低齡號「CD爸媽」,家有低齡寶寶或二胎的可以趕緊加入組織吧,2歲前的大部分問題,我都會在小號寫了。
今天這篇,就選自媽媽們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 寶寶的囟門護理。
剛出生的小寶寶,哪里都軟軟的。搞得新手媽媽們總是無從下手。
生娃前再生猛的女漢子,生娃后都成了溫柔可人兒,就是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傷到了他們。
前兩天,就有媽媽問我 小寶寶囟門的相關問題:
都說囟門=命門,摸不得碰不得的,這搞得我給娃洗頭、理發(fā)都有點擔心,不知道怎么下手。
所以,今天C媽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讓新手麻麻們不敢輕易碰觸的“囟門”。
什么是囟門
囟(xìn)門,是指嬰幼兒顱骨間的骨縫。(別問我為什么標拼音,我不止聽一個媽媽叫它鹵門了,陌生領域、陌生部位,沒看清我不怪你 )
新生兒出生時,頭頂會有兩處柔軟的地方。分別是 前囟門和后囟門。
前囟門:
位于頭頂比較靠前的位置。位于兩塊頂骨和兩塊額骨的中間位置,呈菱形。
后囟門:
在頭后部,是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的縫隙,呈三角形。
因為沒有骨質,所以這兩個部位摸起來軟軟的,隨著呼吸還一起一伏確實會造成一種“別靠近我,我很危險的”感覺。
那么,囟門為什么會存在呢?
其實,是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
發(fā)育期的寶寶們,腦組織會有一個飛速增長的階段,這會造成顱內壓力的增大。此時, 囟門就起到了緩沖顱內壓力的作用。
有關囟門的常見問題
了解了什么是囟門之后,媽媽們還有一大堆的問題等著問。比如:
什么時候會閉合啊、是不是不能碰啊、閉合早晚跟缺鈣有關系嗎......
不要急,C媽這就替大家一一解答~
1
囟門什么時候會閉合
關于閉合時間,前、后囟門也是不一樣的。
寶寶的后囟門會在出生后的2~3個月內閉合,最晚在4個月內完成閉合。
一般情況下我們常說的囟門是指寶寶的前囟門。
前囟門會在6個月左右開始關閉,1歲半左右完成關閉。
基本上,2歲前都會完成閉合。
可以看到囟門閉合時間跨度是比較大的,這也意味著 寶寶們囟門閉合時間也會呈現差異化。媽媽們不必過于擔憂。
需要注意的是, 囟門并不是閉合的越早越好。
我們前面提到,囟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要給大腦生長留出緩沖的空間。
如果過早閉合,則相當于束縛了大腦的發(fā)育,限制大腦增長。
前囟門6個月之前閉合,屬于閉合過早的情況,爸媽們可結合寶寶頭圍情況,及時就醫(yī)咨詢。
此外, 晚于2歲閉合,也需要引起重視,盡早咨詢醫(yī)生,排查相關疾病及發(fā)育問題。
2
囟門閉合晚是因為缺鈣?
嚴格來說,囟門閉合早晚和寶寶是否缺鈣并無直接關系。
囟門閉合晚有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維生素D不足,在醫(yī)學上又被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癥。
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導致全身性鈣、磷代謝失常,致使骨骼發(fā)育受損。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寶寶每天的維生素D攝入是否充足。
關于維生素D的攝入,大家可以參考咱們之前發(fā)過的文章:
3
囟門碰不得?
囟門其實沒有咱們想象的那么脆弱。
雖然沒有骨骼的保護,但是, 還有一層很厚的硬膜“保護層”,輕輕觸摸沒有問題。
不過,也要注意, 謹防一些尖銳物體(大人的指甲、尖齒梳子、桌角等)的戳傷、磕碰。
不要劇烈搖晃,以免造成顱內損傷致使囟門腫脹。
日常洗頭、理發(fā)等事項,也要注意“手法”。
洗頭▼
動作輕柔的按摩、擦拭囟門部位即可。不需要過度清潔,清水洗干凈就可以。
理發(fā)▼
同樣的道理,盡量輕柔一點就可以。
不過, 建議不要給寶寶剃光頭,哪怕留2-3毫米也好,避免理發(fā)時傷害到寶寶的頭皮和毛囊組織。
乳痂清理▼
千萬不要使勁摳除,可以用凡士林一類的霜,按摩打圈到乳痂軟化,使用棉球或者柔軟的刷頭,輕輕擦除。
然后按照洗頭的手法清洗頭皮。
如果乳痂過多,也不必一次就清理干凈,可以多清理幾次嘛。
4
囟門可以吹風嗎?
其實, 只要不直接對著寶寶的頭吹,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民間”囟門閉合前出門必須戴帽子的說法,并不準確。
寶寶是否戴帽子實際上是由溫度決定的。
冬季室外溫度過冷,戴帽子是為了保暖;夏天,室外天熱,戴帽子可以防曬。
這跟囟門是否閉合并無直接關系。
如果天氣剛好、溫度適宜,外出不戴帽子也是可以的。
5
囟門凸起或凹陷,是生大病了嗎?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囟門是平的。但仔細看的話,還能看到它在顫動。
DD小一點的時候, 有時候哭鬧,囟門也會微微凸起,平靜下來就會恢復。
這都屬于正?,F象。
但是如果持續(xù)凸起,甚至伴隨發(fā)熱、嘔吐、嗜睡等癥狀,就要及時帶去醫(yī)院進行檢查。
囟門凹陷,則是寶寶脫水的一個典型癥狀。
寶寶生病上吐下瀉時,可能會導致脫水,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要及時就醫(yī)檢查。
總體來說, 囟門就是一個正常的生理構造,新手媽媽們也不需要過度緊張,放平心態(tài)即可。
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 囟門的狀態(tài)也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家長們多多關注。
如果發(fā)現異常,還是要及時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哦。
關于我們
C爸-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目前就職于三甲醫(yī)院;
C媽-報社育兒編輯,熟悉兒童心理學、教育學;
CC-7歲高需求女寶一枚;
DD-1歲天使男寶一只。
養(yǎng)育CC&DD兩個孩子,讓我們明白:
有太多人教你怎么做一個好孩子,
卻很少有人教你怎么做一個好父母。
于是創(chuàng)辦公眾號「CC爸媽」、「CD 爸媽」,
推廣“中國父母學習計劃”,
致力于讓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yǎng)育的大隊伍,
一起少走彎路,一起做“中國好父母”!
關注「CD爸媽」
專注孕期和低齡寶寶的MINI社區(qū)。
加入我們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