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肥胖的糖尿病朋友,生活方式干預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飲食和運動干預除了有助于控制血糖,也是減輕體重的重要手段。然而有的朋友會遇到這樣一種狀況,那就是剛開始的時候體重有所下降,但是幾周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重卻有所反彈,甚至超出最初的重量。加上自身還有糖尿病,心態(tài)很容易就會崩潰,導致血糖的控制不穩(wěn)定。
什么原因導致體重反彈呢
—
—
其實體重反彈不僅是上述糖尿病患者的煩惱,對于正常的普通人,有時候減肥也會遇到體重反彈的狀況。首先,大家應該糾正一個認識,減肥不能只看體重秤的讀數(shù)。減肥減肥,我們希望減掉的是多余的脂肪,在運動鍛煉下肌肉將會增多,而肌肉的密度高于脂肪,所以有些時候體型看著不如以前那么臃腫,但體重不減反增,這不算是反彈,而是變“強壯”了,是好事。
1、熱量消耗小于熱量攝入。
減肥為什么會瘦?簡單來說就一句話,那就是熱量收支失衡,“入不敷出”。當人體的熱量消耗遠大于熱量攝入,機體為了保證能量需求,就會消耗脂肪、蛋白質等能量儲備,因此體重會降下來。當然,我們絕不建議單純“餓”瘦了,這是不健康的,因為肌肉(蛋白質)也會被消減,正確的做法是合理的能量攝入(尤其是合理的食物搭配,少用油、少肥肉、高優(yōu)質蛋白等)配合運動鍛煉,這樣減掉的才是不健康的肥肉,而肌肉還會增多。這一點對于原本就容易出現(xiàn)少肌癥的老年人尤為重要。
用一個公式來說就是:每日消耗總熱量=基礎代謝+活動(運動健身)消耗熱量+食物熱效應。人的基礎代謝率,也叫靜止代謝率,是身體為維持生命所必須耗費的能量。成年人每天大約1200到1500千卡,占全部耗能的60%到80%,這部分能量被用來維持呼吸、心跳、體溫、內分泌、分解合成、排泄循環(huán),以及大腦活動和身體運行。這一部分很難改變,因此想要改變熱量則從食物攝取和運動消耗上想辦法,減少食物的攝取,加大運動的消耗;反之,體重反彈也就很好解釋了,就算運動消耗不變,但如果食物攝入的熱量逐漸增加,每日消耗的總能量卻不變,盡管很多朋友明明每天堅持著同等的運動量,但還越來越重,就要思考下是不是自己吃多了的原因。更別說堅持不下來運動的朋友了,即停止了運動,又恢復之前的飲食,反而不進則退,反彈也愈發(fā)明顯。
2、瘦素水平的上升引起的瘦素抵抗
瘦素在體內對人體的體重調節(jié)是雙向的,通常稱做體脂的自穩(wěn)系統(tǒng)??衫斫鉃楫斎梭w能量攝入正平衡時,體脂增加,促使脂肪細胞瘦素分泌增多,瘦素作用于下丘腦,結合其受體,產(chǎn)生飽食反應,從而降低食欲,減少能量攝取,促進能量消耗;當人體體重降低時,脂肪組織瘦素分泌下降,作用于下丘腦的另一受體,產(chǎn)生饑餓反應,增加食欲,提高攝食量,降低能耗。
瘦素先天缺乏的人很少,而更多的胖人是因為肥胖導致瘦素水平持續(xù)在高水平,大腦在長期刺激下變得遲鈍,懶得搭理瘦素的刺激,于是產(chǎn)生了瘦素抵抗(慢性炎癥也在瘦素抵抗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瘦素不能正常地完成對脂肪、能量代謝的促進及與此相關的食欲抑制作用。因此,長期保持減重成果需要改善瘦素抵抗,具體的手段包括: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飽和脂肪,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增加體力活動,保證高質高量睡眠等。
3、用藥不注意也會導致體重增長
對于糖尿病患者,最大的影響就是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隨著時間的增長,糖尿病患者常常會伴隨一些并發(fā)癥如抑郁癥、高血壓等,而為了控制病情,往往除了降糖藥物,還需要服用抗抑郁藥物、降壓藥物、皮質類固醇等。而體重的增長則有可能是這些藥物的影響。因此建議有減重任務的糖尿病患者主動和其他科室醫(yī)生溝通,盡量選用對體重影響小的藥物,同時加強生活方式干預。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