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肥胖癥臨床診療、飲食和運動干預大全(附14個新版減重指南原文)

肥胖癥臨床診療、飲食和運動干預大全(附14個新版減重指南原文)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19日 01:03

??減肥一直是熱門話題,但可能從未像現(xiàn)在這么熱門,學界對肥胖和減重的熱情空前大漲。這兩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雷海潮主任在講話中要求醫(yī)療機構開設體重門診,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傳染病醫(yī)學中心(上海)主任、著名的張文宏教授也在強調管理好體重。本篇是肥胖與減重相關指南、共識和官方文件的匯總,是所有從事減重相關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都應該掌握的知識大全。

2024年6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教育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商務部等16個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印發(fā)“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顯著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廣泛建立體重管理支持性環(huán)境,逐漸形成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
 

2024年12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①,介紹不同人群體重評估及管理的規(guī)范化流程,以及體重管理的方法。

2024年11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成人肥胖患者飲食與運動建議(示例)》和《兒童青少年肥胖飲食與運動建議》②,給出了女性(1200千卡)和兒童青少年(1640千卡)減重方案的示例。該方案的依據(jù)是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2024年2月發(fā)布的成人肥胖食養(yǎng)指南(2024)③和兒童青少年肥胖食養(yǎng)指南(2024)。


2024年10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全面闡述肥胖癥及其診療標準,指導肥胖癥臨床診療工作。當我們把肥胖視為一種以脂肪過多沉積為基礎的慢性疾?。ˋBCD,adiposity-based chronic disease)時,確立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標準就顯得格外重要。
 

很多人并不知道,從臨床醫(yī)學的角度,如何恰如其分地診斷肥胖癥并不容易,一直有很多爭議。僅憑一個人體重指數(shù)(BMI)超過一定的界值就診斷為肥胖癥是不行的(詳見:一文了解,體重指數(shù)(BMI)的前世今生),尤其是考慮使用減肥藥物治療肥胖癥時。

關于肥胖癥診斷指標,可以參考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肥胖患者的長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4)》⑥。該指南推薦肥胖者盡早使用新型減肥藥,如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等。建議所有BMI≥28.0或腰圍超標(腹型肥胖)者采用減重藥物治療;對于BMI在24.0~28.0之間者(超重),如果存在肥胖相關合并癥(如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和脂肪肝等),也建議采用減重藥物治療,即使無肥胖相關合并癥,也可在生活方式干預效果不佳(如3個月減重<5%或未達預期)后,盡早聯(lián)合減重藥物治療。
 

肥胖癥的診斷方法可參考《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發(fā)表的重大報告“臨床肥胖癥定義和診斷標準”重大報告⑦(Commission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linical obesity)。該報告把肥胖分為“臨床肥胖癥”和“臨床前肥胖”(又譯為亞臨床肥胖)。診斷臨床肥胖癥不僅要有BMI、腰圍、腰高比、腰臀比、體脂率和內臟脂肪面積等評價體內脂肪過多的指標,還要有相關的癥狀或體征。該報告給出了診斷成年人臨床肥胖癥的18項癥狀或體征,診斷兒童和青少年臨床肥胖癥的13項癥狀或體征,其中包括肥胖引起的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膝關節(jié)或髖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運動受限、其他器官功能障礙引起的癥狀和體征等(詳見:成年人18項診斷標準和兒童青少年13項特定診斷標準)。如果只是體內脂肪過多,而沒有相關的癥狀或體征,則診斷為“臨床前肥胖”,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該報告原文鏈接:https://www.thelancet.com/commissions/clinical-obesity 。
 

上述診斷臨床肥胖癥的思路得到學界廣泛認可,畢竟我們談論任何一種疾病都得有癥狀或體征,但在臨床上操作起來太繁瑣,估計暫時不能進入國內臨床應用。目前國內臨床診斷肥胖癥主要依據(jù)《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但不論如何,僅根據(jù)BMI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決定使用司美格魯肽或其他減肥藥,這很可能是一種需要糾正的錯誤傾向。如此說來,《肥胖患者的長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4)》對減重藥物的建議就較為激進了。

除減重藥物外,減重手術(俗稱縮胃手術)也是臨床上治療嚴重肥胖癥的主要方法??蓞㈤喼腥A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中國肥胖及代謝疾病外科治療指南(2024)》⑧。

飲食營養(yǎng)和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是治療肥胖癥的重要手段,上述肥胖相關指南均有闡述。更為具體的建議可參考中國醫(yī)促會臨床營養(yǎng)與健康學分會中國超重/肥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指南(2021)⑨。兒童肥胖的診療和飲食管理可以參考中國兒童肥胖的評估、治療和預防指南(2021)⑩(北京朝陽醫(yī)院內分泌科高珊教授領銜的專家組)。
 

營養(yǎng)師為肥胖者制定限能量飲食減重方案時,可參考中國營養(yǎng)學會團體標準 T/CNSS 016—2022《限能量膳食營養(yǎng)干預規(guī)范 》?,選擇限能量平衡膳食、限能量高蛋白膳食、限能量低脂膳食、低能量膳食或極低能量膳食。為減重者制定運動計劃則可參考中國營養(yǎng)學會肥胖防控分會中國居民運動減重專家共識(2024)?。

即使采用減肥藥物治療,也應該重視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管理,于是有了《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結合生活方式干預減重專家共識(2024)》?(來自中國民族衛(wèi)生協(xié)會和中國健康管理協(xié)會健康體檢分會)。此外,減重對糖尿病患者有著特殊治療價值,可參考內分泌代謝科肥胖診療聯(lián)盟《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專家共識(2024)》?。

實際上,近年國內不同學術機構或團體發(fā)布了很多肥胖/減重相關指南或專家共識,前前后后不下二三十個。這并不奇怪,畢竟肥胖/減重是當下全球大眾和學界都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且它的確與很多慢性疾病關系密切。減重是很多慢性疾病調理的關鍵點之一,指導用戶減重是最常見的營養(yǎng)服務形式。

附錄1.我們的減重相關工作

在這些指南/共識的基礎上,也結合我們自己的實踐經驗。我和注冊營養(yǎng)師姜丹2024年編著了一套兩本科學減重的科普書(下圖),《適度低碳水飲食法》《28天適度低碳水飲食計劃》。此前我們還推出了減重線上課程《體重大師課》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聽課)。另外,注冊營養(yǎng)師姜丹帶領幾位營養(yǎng)師提供一對一的減重服務(點擊劃線鏈接了解詳情)。

圖片圖片

附錄2.其他慢性疾病相關指南或共識

最近,我們正在梳理營養(yǎng)師調理慢性疾病必備的參考資料,包括但不限于診療指南、飲食營養(yǎng)指南或共識等,主要涉及(點擊劃線鏈接可看原文)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脂肪肝、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慢性腎臟?。–KD)、糖尿病腎病(DKD)、肌少癥、骨質疏松癥和骨關節(jié)炎、慢性便秘、慢性腹瀉和腸易激綜合征、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鼻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減、甲亢、甲狀腺結節(jié)與腫瘤 等30種常見的慢性疾病。

這些指南/共識/標準文件都是公開發(fā)表的,可以在期刊數(shù)據(jù)庫中檢索,有些也能在網絡上找到原文(點擊上述劃線鏈接即可打開),或者@注冊營養(yǎng)師姜丹 ?微信(13842886692)索取原文。她那里不但有這些學術文件,還有很多她親自指導減重和食療調節(jié)慢性疾病的客戶。

附錄3.減重案例(點擊下列鏈接了解詳情)
 

掌握減肥的訣竅,減37斤也不難
 

不吃早餐是減重的絆腳石,吃好早餐才減重

一位特別的營養(yǎng)服務客戶,一種特別的營養(yǎng)服務模式

18天減重3.6斤,我通過健康飲食輕松做到了(內附3日帶量減重食譜)

減重,方法正確才能不反彈!

圖片????

相關知識

新版肥胖癥診療指南發(fā)布 哪種程度需要醫(yī)療干預?
肥胖癥診療新指南發(fā)布:臨床營養(yǎng)治療是關鍵
新版肥胖患者的長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藥物治療關口前移 早干預多獲益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發(fā)布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發(fā)布 哪種程度需要醫(yī)療干預?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重磅發(fā)布!細化肥胖分級,創(chuàng)新提出“多學科診療路徑圖”
《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發(fā)布!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全文)
肥胖癥的治療:行為心理干預+運動干預+臨床營養(yǎng)治療+藥物治療+減重與代謝手術治療

網址: 肥胖癥臨床診療、飲食和運動干預大全(附14個新版減重指南原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3164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