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肩袖損傷:從源頭到康復的全方位探索

肩袖損傷:從源頭到康復的全方位探索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12日 22:17

肩袖損傷,作為肩部健康的一大挑戰(zhàn),不僅影響著患者的日?;顒?,更對生活質量構成了顯著威脅。本文將深度剖析肩袖損傷的原因、細致闡述診斷流程、全面介紹治療方法,并深入探討預防與康復策略,旨在為讀者呈現(xiàn)一個從源頭到康復的全方位探索之旅。

一、肩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

肩袖是由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的腱性部分組成的鞘狀結構。它包繞盂肱關節(jié)、肱骨頭、關節(jié)囊,形成近似袖套樣肌樣結構,肩袖具有保持肱盂關節(jié)穩(wěn)定,起到穩(wěn)定和協(xié)助肩關節(jié)運動、維持上臂各種姿勢和完成各種運動的功能。

二、肩袖損傷的原因

肩袖損傷是指肩關節(jié)周圍的肌腱(主要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組成)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損傷。

肩袖損傷的成因錯綜復雜,既有年齡增長帶來的自然退化,也有外傷、重復性勞損及解剖結構異常等外部因素的推波助瀾。

(一)過度使用和勞損

1.長期反復肩部運動:長期反復做相同的肩部運動或過度使用肩部肌肉,如重體力勞動或高強度運動,會增加肩袖肌腱的負荷,導致慢性受損和疼痛。

2.慢性勞損:在肌腱退變的基礎上,勞損性損傷同樣會導致肌腱斷裂。這種損傷多見于老年患者,在肌腱退變的基礎上,長期的勞損積累最終導致?lián)p傷。

(二)意外傷害

急性創(chuàng)傷:如跌倒、車禍、運動事故等,會造成肩部的劇烈撞擊或扭曲,導致肌腱斷裂或脫位。這種損傷多見于青壯年,往往在體育運動或勞動作業(yè)中發(fā)生。

(三)年齡因素

退行性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肩袖肌腱組織逐漸退化變薄,容易出現(xiàn)磨損和撕裂。這是由于肌肉和肌腱的老化,導致肌腱組織的脆性增加,稍微受到外力作用或持續(xù)受到外力作用都可能引發(fā)損傷。

(四)肩部慢性撞擊性損傷

Neer(1983)認為95%肩袖損傷是長期肩部撞擊磨損的結果,循環(huán)障礙和創(chuàng)傷不是主要原因。即肩膀肩峰異?;蛘呒绶逑掠泄亲档脑錾?,在抬舉過程中肱骨頭和肩峰產生碰撞,長時間后導致組織病變和肩袖損傷。

(五)其他因素

1.過重:體重過重會增加肩關節(jié)的負擔,增加肩袖損傷的風險。

2.不良姿勢: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如坐姿不正或站姿不良,會對肩關節(jié)造成壓力,增加肩袖損傷的可能性。

三、精準診斷,揭開肩袖損傷的面紗

肩袖損傷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受限。疼痛多位于肩前方,三角肌前方及外側,多在活動或增加負荷后加重;壓痛多見于肱骨大結節(jié)近側,或肩峰下間隙部位。主動活動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舉受限較明顯;被動活動受限不明顯。肩袖損傷的診斷應綜合考慮患者主訴、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

1.病史詢問:了解患者的癥狀、病史及生活習慣,為診斷提供重要線索。

2.體格檢查:通過視診觀察三角肌、肩胛肌、方肩等;觸診需要檢查肩鎖關節(jié)、肱骨大結節(jié)、結節(jié)間溝的壓痛,看是否合并其他病變。

3、活動度檢查:包括主動活動度和被動活動度檢查,兩側對比。肩關節(jié)活動度包括前屈上舉、體側外旋、體側內旋、外展90°外旋及內旋等。

4.特殊檢查:運用撞擊試驗、岡上肌抗阻實驗、肩胛下肌實驗、岡下肌&小圓肌肌力檢查(外旋)等特定檢查動作,評估肩袖損傷的程度與范圍。

5.影像學檢查:X光片、MRI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使我們能夠直觀地觀察肩袖組織的損傷情況,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jù)。

四、治療之路,個性化方案的探索與實踐

肩袖損傷的治療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患者的康復。

1.非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運用冷熱敷、電刺激、超聲波等物理手段緩解疼痛、促進愈合。

運動療法:通過針對性訓練增強肩部肌肉力量與穩(wěn)定性,逐步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

藥物治療:合理使用止痛藥與消炎藥減輕疼痛與炎癥癥狀。

心理支持:為患者提供心理輔導與康復教育增強其康復信心與自我管理能力。

2.手術治療:對于嚴重損傷如完全撕裂或斷裂者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開放手術與關節(jié)鏡手術等旨在修復或重建肩袖組織恢復其功能。

五、預防為先,構建肩袖健康的防線

預防肩袖損傷的關鍵在于避免損傷因素的發(fā)生。通過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有效降低肩袖損傷的風險。

(一)保持正確姿勢,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應保持正確的坐姿、站姿與睡姿以減少對肩袖組織的壓力。

(二)合理安排運動,在進行體育鍛煉時應遵循科學原則合理安排運動強度與時間避免過度勞損。同時做好運動前后的熱身與拉伸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三)增強肩部肌肉力量,通過適當鍛煉增強肩部肌肉力量提高肩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與耐受力,如進行肩部環(huán)繞、擴胸運動等增強肩部周圍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提高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肩部肌肉和關節(jié)的康復。

(四)避免外傷,在進行高風險活動時如滑雪、摔跤等應佩戴相應的防護裝備以減少受傷的風險。

六、康復之旅:從恢復到超越的跨越

肩袖損傷的康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康復措施來促進患者恢復并提升其生活質量。我們首先熟悉一下肩關節(jié)各種活動方向的術語:

(一)個性化康復計劃

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包括運動療法、物理療法等以逐步恢復肩關節(jié)的功能與力量。

(二)漸進式康復訓練(術后)

康復目標:通過逐步增加訓練強度與難度幫助患者逐步適應并超越原有的運動能力。

第一階段:術后1-2周(肩袖損傷Ⅱ型1-5cm)

A 康復原則:保護手術修復、局部被動活動、抗炎鎮(zhèn)痛、防止肌肉萎縮

B 禁忌及預防

1.不能拎物體

2.不能做過伸動作、不能拉伸和突然動作

3.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4.禁忌熱敷

C 術后康復第一周:

1.鐘擺練習

2.棒子練習L-Bar

3.內旋和外旋15-25°(外展45°)

4.肩關節(jié)前屈90°

5.手和前臂訓練

6.靜力性訓練

7.被動活動度(手法)

8.每2小時冰敷(康復前后)

9.制動,每日清醒時可適當放松5-10分鐘,其他時間及睡覺時佩戴護具

術后第2周

1.鐘擺練習

2.棒子練習L-Bar

3.內旋和外旋35-45°(外展45°)

4.肩關節(jié)前屈125°

5.手和前臂訓練

6.靜力性訓練

7.被動活動度(手法)

8.每2小時冰敷

9.佩戴護具(睡眠),每日清醒時可適當放松5-10分鐘

第二階段:術后3-6周(肩袖損傷Ⅱ型1-5cm)

A 康復原則:保護手術修復、逐步全范圍被動活動度、重建動態(tài)肩關節(jié)穩(wěn)定、抗炎鎮(zhèn)痛、防止肌肉萎縮

B 禁忌及預防

1.不能拎重物

2.不能做過度后伸動作、不能拉伸和突然動作

3.不能做突然的沖撞動作

4.不能用手支撐身體

術后第3-4周

1.繼續(xù)前兩周的康復訓練

2.內旋和外旋90°(外展45°)

3.內旋和外旋可耐受(外展90°)

4.肩關節(jié)前屈145°

5.靜態(tài)穩(wěn)定性訓練

6.肩胛骨穩(wěn)定練習(肩胛環(huán)轉)

7.冰敷

8.佩戴護具(睡眠)

術后第4-5周

1.繼續(xù)前4周的康復訓練

2.全范圍的肩關節(jié)被動活動度

3.內旋和外旋抗阻練習(外展0°)

4.肩胛骨穩(wěn)定練習(前屈45°-90°-125°)

5.動態(tài)穩(wěn)定性訓練

6.被動活動度(手法)

7.冰敷               

等長外旋力量訓練    等長內旋力量訓練    外旋抗阻力量訓練

術后第5-6周

1.繼續(xù)前5周的康復訓練

2.熱敷在康復訓練前后(視情況而定,遵醫(yī)囑)

3.外旋練習(外展90°)

4.適當拉伸練習

5.被動活動度(手法)

6.冰敷

第三階段:術后7-14周(肩袖損傷Ⅱ型1-5cm)

A 康復原則:保持全范圍被動活動度、逐步全范圍的主動活動度、強化動態(tài)肩關節(jié)穩(wěn)定、加強肩關節(jié)功能性訓練

B 禁忌及預防

1.不能拎重物

2.不能做過度后伸動作

3.不能過度拉伸和突然動作

4.不能做突然的沖撞動作

術后第7-8周

1.在康復訓練前熱敷

2.主動的活動度訓練

3.強化動態(tài)穩(wěn)定訓練

4.拉伸練習

5.后伸練習

6.功能性訓練(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

7.冰敷

術后第9-14周

1.熱敷在康復訓練前

2.主動的活動度訓練

3.強化動態(tài)穩(wěn)定訓練

4.強化肩關節(jié)力量訓練

5.強化肩關節(jié)功能訓練

6.冰敷               

(三)自我管理教育

教育患者了解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與自我管理技巧如疼痛管理、飲食調整等以促進其全面康復。

(四)心理支持與社會融入

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與社會融入的機會幫助其建立積極的康復態(tài)度并重新融入社會生活。

七、結論

肩袖損傷雖然復雜但并非不可戰(zhàn)勝。通過深入剖析其成因、精準診斷其狀況、個性化制定治療方案并加強預防與康復,我們可以有效應對這一挑戰(zhàn),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并重拾生活樂趣。

作者:張振芳  邱水強

作者簡介:張振芳,主管護師,上海市虹口區(qū)江灣醫(yī)院、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籌) 質控辦主任 ;邱水強,主任醫(yī)師,上海市虹口區(qū)江灣醫(yī)院、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籌) 骨科執(zhí)行主任  

相關知識

肩袖損傷:從源頭到康復的全方位探索
肩袖損傷的癥狀
肩袖損傷康復訓練方法
肩袖損傷術后康復訓練方法
肩袖損傷后期怎么鍛煉
優(yōu)秀乒乓球運動員肩袖損傷康復訓練個案報告.pdf
運動康復:全方位解決疼痛損傷
物理因子療法聯(lián)合運動康復治療對肩袖損傷患者 肩關節(jié)功能及疼痛的影響分析
肩袖修補術后如何進行康復鍛煉
肩部運動損傷康復方法

網址: 肩袖損傷:從源頭到康復的全方位探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444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