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上半年結婚登記數(shù)創(chuàng)新低,中國人真的不結婚了?

上半年結婚登記數(shù)創(chuàng)新低,中國人真的不結婚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7月22日 22:48

  七夕將至,多地民政局“為愛加班不打烊”,然而步入婚姻的中國人可能越來越少了。

  近日,民政部發(fā)布的《2024 年 2 季度民政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 343 萬對,離婚登記 127.4 萬對。其中,今年上半年的結婚登記數(shù)僅為 2014 年同期 694 萬對的一半左右,創(chuàng)下近十年新低。

  通過往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除 2020 年受疫情因素影響,近十年來上半年結婚登記數(shù)普遍高于下半年。人口學者何亞福據(jù)此推算,預計 2024 年全年結婚登記對數(shù)約為 660 萬對,這將是自 1980 年以來的最低值。

  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一部分原因是,適婚年齡人群在逐漸減少。從 2014 年到 2022 年,20-40 歲的人口已經(jīng)減少了 5509.9 萬人。而在現(xiàn)有的適婚年齡人群中,男多女少的性別擠壓情況嚴重——2021 年,20-40 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 1752 萬人,性別比是 108.9。

  盡管有這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但年輕人的婚姻觀念的確在逐漸改變:“不婚不育保平安”“單身擺爛”等種種調侃層出不窮。

  一些年輕人選擇給虛擬 CP 辦婚禮,或者給自己和鐘愛的紙片人們舉辦婚禮;在豆瓣不婚不育的小組里,小組成員們探討著不婚不育后未來的養(yǎng)老問題。

  種種現(xiàn)象之下,難道中國人真的不結婚了嗎?

  終身不婚的中國人仍是少數(shù)群體

  從終身不婚率來看,不結婚的中國人仍然只是少數(shù)。

  人口學計算總和生育率時,將女性生育年齡上限定為 49 周歲。因此,國內一些研究者將 50 歲及以上的未婚人口界定為終身不婚群體。從 1990 年到 2020 年,中國人的終身不婚率始終在 2%以下。

  與同處于東亞文化圈的日本相比,我國的普婚特征更為明顯。2020 年,中國男性的終身不婚率為 3.25%,女性的終身不婚率為 0.24%。而日本已經(jīng)進入了“婚姻冰河期”——2020 年,男性終身不婚率高達 14.1%,女性終身不婚率也有 7.71%,而 20 年前的這兩個數(shù)據(jù)還分別只有 4.85%、3.93%,增長相當迅猛。

  此前,日本國家統(tǒng)計局將“50 歲未婚率”稱為“終身不婚率”。若運用此數(shù)據(jù),日本的終身不婚現(xiàn)象將更加明顯——2020 年,日本男性 50 歲未婚率為 28.25%,女性 50 歲未婚率為 17.81%。

  而像美國等國家的終身不婚率也同樣遠高于中國。2020 年美國人的終身不婚率為 8.92%。目前來看,中國仍是一個“普婚”國家,而非“世界單身大國”。

  近 20 年來,中國男性的終身不婚率遠高于女性群體。

  據(jù)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終身不結婚的可能性大。女性則正好相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終身不結婚的可能性才越大。

  未來終身不婚的老年人群體中,城市女性占比增加的可能性較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jīng)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磊在其論文中寫道,這是因為東部城市地區(qū)中高學歷、高收入和高職位“三高”女性的人口規(guī)模將持續(xù)增加,而城市大齡未婚女性增多將導致女性終身不婚率提高。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中國 20-29 歲未婚人群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但在 35 歲之后的未婚人口比例卻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這意味著,盡管越來越多的人不會在 20-29 歲時結婚,但基本上都會選擇在 35 歲之前結婚。

  結婚登記數(shù)下降的背后:晚結婚、適婚人群減少

  結婚登記數(shù)減少也意味著結婚率下降。

  從 2013 年到 2022 年,全國多地結婚率大幅下降。安徽在近十年中結婚率降幅最大,僅有西藏的結婚率出現(xiàn)增長。

  經(jīng)濟學者任澤平在《中國婚姻報告 2021》中提到,中國“深度老齡化”的省份包括安徽、四川等,這些省份受到老齡化和人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如果長期存在人口流出,則結婚率下滑更加明顯。

  如果只看 2022 年各地的結婚率,河南、貴州、西藏等地的結婚率最高,而上海、福建等地的結婚率最低。

  人口學者何亞福曾撰文寫道,一般來說,經(jīng)濟越發(fā)達,結婚率越低。部分一線城市結婚率較低是受到外來人口較多和房價較高等因素影響,而像是西藏等地區(qū)保留著傳統(tǒng)婚育文化,并且當?shù)亟Y婚成本較低,比如彩禮要求不高、房價較低等。

  結婚率降低,除了與適婚年齡人群減少等因素有關,還受到婚姻觀念轉變、初婚年齡推遲等因素的影響。

  2020 年,中國平均初婚年齡為 28.67 歲,比 2010 年的平均初婚年齡(24.89 歲)推遲了近四歲。翟振武曾指出,就算這批年輕人中的絕大多數(shù)最終都會結婚,但作為時期數(shù)據(jù)的結婚登記數(shù)卻會因為婚齡的推遲而進一步縮小。

  年輕人在校受教育年限的延長,不可避免地影響其步入婚姻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平均初婚年齡推遲。隨著大學擴招,我國本科及以上高等學歷人數(shù)逐年攀高。教育部發(fā)布的《2023 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23 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 60.2%,較 10 年前的 34.5%提高了 25.7 個百分點。

  隨著在校受教育年限延長和適婚人群減少,未來中國是否會成為世界單身大國呢?

相關知識

2024年中國結婚數(shù)創(chuàng)1980年來新低,年輕人為何“不婚”?
中國婚姻報告2024:為何結婚對數(shù)創(chuàng)40年新低
40年,幾代中國人的結婚日記
無錫結婚登記線上預約流程(附入口)
結婚資訊 結婚熱點新聞事件報道
“全國通辦”首日 北京逾1700對新人預約登記結婚
外地新人輕松辦完結婚登記手續(xù) “全國通辦”首日現(xiàn)場太甜了
要結婚登記婚前體檢是必須的嗎?
關于推行結婚登記頒證儀式的通知
“結良緣、倡文明、樹新風” 潛江市婚姻登記處舉辦結婚登記頒證儀式

網(wǎng)址: 上半年結婚登記數(shù)創(chuàng)新低,中國人真的不結婚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8835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