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說一個人身體“好”或身體“差”。
身體好不好誰說了算?醫(yī)生?體檢報告?還是自己的感覺?
近日,發(fā)表在《美國心臟協(xié)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身體機能差的人比同齡人患冠心病、心衰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1]
怎么知道自己的身體機能好不好?
今天教大家一個辦法,通過5個動作來自測身體機能狀態(tài),還能預測今后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5個動作測測你的身體機能
開始測試之前,請先準備一把椅子。
這個測試出自簡易體能狀況量表(SPPB),分類三類:椅子站立式測試、平衡能力測試、步速測試。
SPPB評分越高,身體機能越好。
根據(jù)得分情況,將身體機能分為3類:
較差: 0~6分
中等: 7~9分
良好: 10~12分
測測你能得幾分
身體機能差,中風風險高80%
在開頭提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570名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通過簡易體能狀況量表(SPPB)來評估參與者的身體功能。
去除其它因素影響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較低的身體機能評分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身體機能良好的參與者,復合心血管疾病的5年累積發(fā)生率為8.6%;
而身體機能中等和較差的參與者,分別為15.3%和23.4%,是身體機能良好參與者的2倍和3倍。
具體來看,和身體機能良好的參與者相比,身體機能中等和較差的參與者:
患冠心病的風險,分別升高了21%和33%;
患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了19%和81%;
患上心衰的風險,分別升高了23%和33%;
復合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升高了25%和47%。
為什么?
身體機能較差,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身體機能下降,反映了和年齡相關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如氧化應激、慢性炎癥、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和細胞衰老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
身體機能下降可能也反映活動水平降低,而身體活動少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
不過,這項研究只是觀察性研究,并不是因果關系。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是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因素, 均衡飲食、規(guī)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悅、適度運動、保持好奇和學習等都有助于延緩衰老。
證書樣式: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頒發(fā)的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等級證書,是唯一全國認證證書,含金量高,就業(yè)前景廣闊。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頒發(fā)的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等級證書,是唯一全國認證證書,含金量高,就業(yè)前景廣闊。
初級教練員培訓班
中級教練員培訓班
三級裁判員培訓班
二級裁判員培訓班
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的宗旨是: 授人以魚且授人以漁! 在這里, 你不僅會學習如何跳繩,還將了解如何進行跳繩教學。 我們希望,每一位參加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培訓且通過考核的學員, 培訓結束后都能直接上崗,開展教學工作。
1 8 8 3 1 1 8 3 2 1 3
【生態(tài)體育】體育場館園區(qū)小鎮(zhèn)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guī)劃,康養(yǎng)文旅鄉(xiāng)村振興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tài)體育】圖文來自于網(wǎng)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注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生態(tài)體育及時更正刪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