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體能模塊:力量耐力》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本課堅持貫徹“終身體育”與“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課中根據(jù)學生身體力量素質的特點,結合彈力帶為主的專項訓練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學練情境,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了解掌握“力量耐力”的基本知識,同時制定出相應的“力量耐力訓練計劃”并加以實施。通過課堂學練,增強學生力量耐力,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身體鍛煉的興趣,進而加強學生的吃苦耐勞、勇于挑戰(zhàn)的意志品質。
二、學情分析
高中女生其生理發(fā)育日趨成熟。身體上,皮下脂肪增多,各部位肌肉惰性加大,肌肉力量與耐力水平降低;心理上,大多數(shù)女生怕運動、愛面子、自尊心強,易鬧情緒,但又在意自己外貌和體型的變化,愛美之心更加突出。同時,進入高中階段后,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生生活的時間相對緊張,上體育課和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體質明顯下降,身材有走形的趨勢。對此,高中女生加強體育鍛煉且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尤其重要。
三、教材分析
“體能模塊(初稿)”是市級課題《高中學生體能發(fā)展模塊化實施》重要成果之一?!傲α克刭|”單元是體能模塊組成部分。本課是力量素質單元第三課時,課題內(nèi)容是“力量耐力”。對于初學者來說,先從身體核心部位加強,再到四肢力量訓練比較適合。本課以發(fā)展“背腹肌肉力量”的動作為主要教學素材,通過素材動作的學練,形成本課“力量耐力的訓練計劃”,進而進行力量耐力的訓練。通過課堂的力量耐力訓練模式的學練,學生可用于課余生活的身體塑形及力量鍛煉中去。
四、教學設計思路
課的開始以力量耐力定義與主要作用(減脂、塑形)為本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準備部分:學生慢跑2圈到彈力帶位置,跟隨教師原地進行熱身活動,并體驗彈力帶彈性活動進入本課彈力帶為主的力量耐力訓練的學習狀態(tài)?;静糠郑旱谝?、通過以“背腹力量”力量耐力動作為主要素材的學練,學生能規(guī)范完成各個動作,并能體驗主要肌肉參與的受力;第二、教師介紹“訓練計劃的制定”,包括:訓練動作、密度、強度、次數(shù)、間隙和組數(shù),形成本課的訓練計劃;第三、訓練計劃的實施部分,訓練過程中,教師把控好訓練強度與間隙等,鼓勵學生在動作規(guī)范的基礎上,調(diào)整訓練過程中的呼吸節(jié)奏,感受主要肌肉的參與,鼓勵學生堅持到底的毅力與決心。結束部分:帶領學生進行身體肌肉的拉伸與放松。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力量訓練與塑形”的“終身體育”的理念灌輸。
五、教學組織對策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教師以學生長時間坐教室,缺乏體育體育鍛煉,導致力量偏弱、身材走形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學練的興趣與動力。在學練過程中主動降低教材難度,通過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圖解——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嘗試性的學練與鞏固——學練內(nèi)容的整合形成“組合訓練計劃”——“組合力量耐力”計劃的實施——到發(fā)展力量耐力的訓練——課余生活力量訓練與塑形的理念灌輸,達到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教學目標。
六、教與學的方式方法
在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選擇上,教師重視“終身體育”理念的灌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對身體力量不一的個體差異,時刻提醒學生選擇合適“彈性”進行學練與力量耐力的訓練,在課題學練中,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規(guī)范動作、量力而行、堅持到底的毅力與決心。
高中體育《體能模塊:力量素質》課時計劃
上課地點
常州市第五中學
任課教師
顧超(一中)
課 次
第3課時
上課年級
高二(女生)
學生人數(shù)
26
上課時間
2019年12月27日
內(nèi)容
力量耐力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教師教學引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借助“彈力帶”來實現(xiàn)其力量耐力動作學練,初步了解力量耐力訓練計劃的制定,并能按照此計劃參與完成力量耐力訓練。
2、75%以上學生能掌握彈力帶訓練單個動作的技術要領,并能按要求完成;90%以上學生能基本了解訓練計劃制定過程,能較完整的的完成力量耐力的訓練任務,促進力量耐力的提高。
3、學生在執(zhí)行訓練計劃過程增強力量耐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心肺耐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
4、通過本課學習,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之余的重視力量訓練,培養(yǎng)學生體能鍛煉意識,在體能訓練中找到樂趣,養(yǎng)成吃苦耐勞與不斷進取、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
重點
“彈力帶”各動作的規(guī)范與體驗肌肉參與
難點
持續(xù)有效的力量耐力訓練
課的階段
內(nèi) 容
教師指導策略
學生學練活動
組織、教學要求
運動負荷
次數(shù)
時間
強度
準備部分
1.整隊、師生問好、安排見習生
2.宣布本課內(nèi)容
1.課前場地準備、指定地點集合,和學生問好,安排見習生
2.宣布本課內(nèi)容、目標。
1.體委整隊,向教師問好,見習生隨堂聽課。
2.明確本課內(nèi)容及學習目標
1.整隊圖示
(圖1)
2
小
熱
身
部
分
1. 身體熱身
1)繞場2圈
2)原地前后跳
3)原地左右跳
4)交替剪刀跳
5)小碎步
2.徒手操
1)擴胸、2)腹背、
3)弓步、4)膝
5)踝手腕
3. 肌肉激發(fā)
1)前、后、上拉
2)前、后腹部
3)蹲起
1)教師動作示范,并語言、口令引導指揮學生參與原地腿部與手臂的熱身運動。運動配音樂。
2)教師動作示范,口令指揮學生各關節(jié)及肌肉的活動拉伸。
3)嘗試彈力帶彈性體驗,讓學生初步了解本課彈力帶的使用與彈性。
1)跟隨教師動作示范進行熱身訓練。調(diào)整呼吸,全身參與。規(guī)范動作,保持身體姿態(tài)。堅持,達到熱身效果。
2)跟隨教師進行徒手操練習,動作舒展,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
3)跟隨教師進行彈力帶體驗,感受距離與彈性的關系,了解自己的力量控制范圍。
1.繞場成圖示隊形
(圖2)
2.肌肉激發(fā)
(圖3)
5
中
基
本
部
分
1. 教師講解示范
1)俯身跨步
2)夾胸
3)蹲起伐木
4)俯身下拉
5)交叉飛鳥
6)俯身扭轉
2. 制定簡易的“力量耐力”訓練計劃
3. 力量耐力訓練計劃實施
(訓練計時器)
1)教師按圖示講解本課學習動作強調(diào)各個動作的肌肉參與和耐力訓練的技術要領,及本課的學練任務及目標。
2)教師逐一示范講解單個動作技術要領。
3)強調(diào)本課重點即:學生練習過程中體驗肌肉參與。
4)指導學生動作學練
5)學生展示,教師進行積極性指導與評價。
1)教師講述計劃的概念、意義與制定訓練計劃的原則。
2)通過本課彈力帶動作的學練,融入訓練計劃,形成本課計劃。
3)提醒訓練的時的訓練注意事項。
1) 啟動訓練計時器
2)教師示范、提示,動作依次練習
3)教師巡回指導
4)強化每個動作主要肌肉參與和動作規(guī)范
5)教師鼓勵
1)認真聽取教師講解的動作技術要領。通過KT板述,能了解本課學習的動作數(shù)量和名稱及本課的學練任務及目標
2)跟隨教師講解示范進行動作學練與體驗
3)練習過程能感受教師強調(diào)的肌肉參與。
4)學生自主體驗練習
5)學生展示,相互觀摩,并聽取教師的指導建議,提高動作練習效果。
1)聽取教師講解,觀察KT板述,了解訓練計劃的作用意義與制定原則。
2)本課的體能耐力訓練計劃。
3)了解訓練時的注意事項。
1)按照訓練計劃計時器設定進行體能訓練
2)按照教師的動作練習提示感受肌肉受力
3)按照自己的能力調(diào)整受力的強度
4)堅持完成訓練計劃
1.教師講解示范
(圖4)
2.KT板1 輔助教學
3.學生模仿學練
(圖5)
4.學生集合,教師講解
(圖6)
5.KT板2輔助教學
6.師生力量耐力訓練
(圖7)
13
5
15
中
小
高
結
束
部
分
1.放松拉伸
2.課的總結
3.師生再見
4.收還器材
1.教師帶領進行放松拉伸練習
2總結本課
3.宣布下課
4.安排體委還器材
1.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放松練習
2.聽取教師本課評價3.與教師道別
4.體委歸還器材
(圖8)拉伸放松
5
小
場地器材
彈力帶27根、體操墊27張、音響1個、音樂計時播放設備
運動負荷預計
練習密度60% 平均心率:125次左右
課后反思
相關知識
體育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模塊二幼兒身體生長發(fā)育活動.ppt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全一冊《健美操》教學設計
青少年健康體能教學設計案例(一) 核心力量教學 – 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數(shù)據(jù)管理服務系統(tǒng)
智能化體育運動設備助力高效健身
高中體育與健康 健美操教學設計(表格式)
《下肢力量訓練》(教案)
健身教練專業(yè)基礎課程器械使用和實操模塊課程內(nèi)容設置安排
如何通過飲食補充能量,提高身體耐力和免疫力
體育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教學大綱
網(wǎng)址: 高中體育《體能模塊:力量耐力》教學設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0266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