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別亂補
蛋白質別亂補
蛋白質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成分,每個人因為自己的體質和年齡等原因,所需要補充的蛋白質量也是不同的。人在衰老過程中更要補充很多的蛋白質。現(xiàn)在市場上一些關于蛋白質的保健品是五花八門,在加上一些廣告的夸大宣傳,導致很多人認為補充蛋白質是強身健體的捷徑,對此專家提醒,蛋白質最好的來,千萬別亂補,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目錄四類不適合服用蛋白質的人蛋白質別亂補運動后如何正確補充蛋白質適合老人的蛋白質食物怎樣選擇蛋白質食物
1四類不適合服用蛋白質的人
第一類:肝臟疾病患者
由于肝臟對蛋白質的加工、利用出現(xiàn)障礙,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但對于肝昏迷、肝硬化晚期患者,供給過多蛋白質會增加肝臟負擔,加劇病情,應限制動物蛋白。
第二類:腎臟疾病患者
要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并且以含9種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為主。
第三類:痛風病人
避免食用以大豆蛋白為主要成分的蛋白質粉。因為大豆中的嘌呤,可以造成體內(nèi)尿酸增高,促成或加重痛風。
第四類:三歲以下的孩子
嬰兒的最好營養(yǎng)品是母乳。如果孩子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吃母乳,應該選擇相應月齡或年齡的配方奶粉,而不應該吃蛋白質粉,吃了以后很有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或過敏。
2蛋白質別亂補
蛋白質不宜攝入過多
長期過量食用蛋白質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原因是:
?、俚鞍踪|攝入過多,胃腸要分泌大量消化液去消化吸收,從而加重了胃腸負擔。
?、诘鞍踪|攝人過多,尿素、肌酐、尿酸等蛋白質代謝產(chǎn)物隨之增加,使腎臟的排泄負擔增加,同時會增加鈣的排出量,長此下去會引起腎臟損害和骨質疏松癥。
?、垭S著蛋白質的攝人,大量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也進入體內(nèi),從而增加了患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危險。
④一般人每餐只能吸收25克-30克蛋白質。一次進食過多的蛋白質不僅是一種浪費,而且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吲哚、胺等對人體有害的分解產(chǎn)物。
⑤長期過食高蛋白食品,可使血液中的PH值(酸堿度)向酸性偏移(正常應為弱堿性),形成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是人常有莫明其妙的頭痛、思維及判斷力下降等一系列漸進性癥狀。蛋白質在體內(nèi)分解后產(chǎn)生的氨、酮酸、銨鹽、尿素等,在一定條件下會增加肝臟負擔,還會引起胃腸消化不良。長期下去,可影響兒童肝、腎功能,造成形體消瘦,免疫力降低。
3運動后如何正確補充蛋白質
營養(yǎng)學家表示,蛋白質的補充要看兩方面:一是年齡,青年人一天1~2個雞蛋,老年人每周3~4個,并且最好只吃半個蛋黃;二是運動量,國際上一般認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克的蛋白質。18~45歲男性,從事極輕體力勞動,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70克;若從事極重體力勞動,則需要110克。
多余的蛋白質并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相反,會加重肝、腎等器官負擔,長期的高蛋白飲食還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出現(xiàn)“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表現(xiàn)為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癥狀。
吃雞蛋光吃蛋黃或只吃蛋清都不好,蛋白質不僅存在于蛋清中,蛋黃里也有大量優(yōu)質蛋白,還有膽固醇、脂肪、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兩者一起吃,所提供的營養(yǎng)才豐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后不要立即吃肉類、雞蛋等酸性物質,而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吃些蔬菜水果。補充蛋白質要在運動結束后一個小時以后,否則體內(nèi)乳酸會分泌過多,使人感覺更疲勞,不利于健康。
4適合老人的蛋白質食物
老年人因基礎代謝降低,活動減少,對疾病抵抗力差,蛋白質需要量應比成人相對高些。有人給7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氮平衡試驗,在男性老年人熱能攝入32千卡/千克體重、女性老年人熱能攝入29千卡/千克體重的情況下,每千克體重要吃0.8克雞蛋蛋白質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雞蛋蛋白質是生理價值最高的蛋白質,如果吃一般的動植物混合膳食,每千克體重需要1.2克蛋白質,一個60千克體重的老年人一天就需要吃72克蛋白質。如精確計算,可按蛋白質熱比,即由蛋白質供給的熱能占總熱能攝入量的14%左右為宜。
膳食蛋白質符合老年人的需要時,可維持正常代謝,生成抗體,抵抗感染,有病也易恢復。相反,蛋白質供給不足時,會減輕體重,易患貧血,容易感染疾病;創(chuàng)傷、骨折不易愈合;嚴重缺乏時,血漿蛋白降低,可引起浮腫。此外,老年人患癌癥與蛋白質攝入量不足也有一定關系。但是,蛋白質攝入過多也可造成腎臟負擔。食物蛋白質在體內(nèi)代謝所生成的尿酸、氨、酮體等累積過多,可導致衰老;而氨還對機體有毒性,不僅會陡然增加肝臟負擔,還會增加胃腸負荷,引起肝腎受累以及消化不良等癥。所以,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適當。
由于老年人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都較差,所以供給老年人的蛋白質,從蛋白質食物選擇看,以大豆蛋白質最為理想,其次是蛋類、乳類、魚類及瘦肉類,后者應適量;要注意避免脂肪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除了講究蛋白質的質量外,在食用時還要看該種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如大豆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但老年人咀嚼能力差,不便直接食用。無論是炒或煮的大豆,其蛋白質消化率只有60%~65%。若將其制成豆腐及各種豆制品,則消化率可提高到92%~96%。如每日喝200毫升豆?jié){,就可得到8.8克消化率很高的蛋白質。再如,雞肉不僅含蛋白質高,而且較柔軟,脂肪分布均勻,所以雞肉比畜肉更鮮嫩,味美且易消化。魚肉肌纖維較短,水分較多,脂肪量少,故肉質細嫩,消化率高達95%~98%。因此,雞、魚更適合老年人食用。
此外,糧食中蛋白質含量和質量雖然不高,但每日若吃300克,即可得到30克左右的蛋白質,也是供給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若以米、面、雜糧和豆類等混合食用,有利蛋白質互補,使植物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提高到與動物蛋白質相接近的水平。
5怎樣選擇蛋白質食物
首先,要保證有足夠數(shù)量和質量的蛋白質食物.根據(jù)營養(yǎng)學家研究,一個成年人每天通過新陳代謝大約要更新300g以上蛋白質,其中3/4來源于機體代謝中產(chǎn)生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的再利用大大減少了需補給蛋白質的數(shù)量.一般地講,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60g~80g蛋白質,基本上已能滿足需要.
其次,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是一種既經(jīng)濟實惠,又能有效提高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的有效方法.每天食用的蛋白質最好有三分之一來自動物蛋白質,三分之二來源于植物蛋白質.我國人民有食用混合食品的習慣,把幾種營養(yǎng)價值較低的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補充,可以顯著提高營養(yǎng)價值.例如,谷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少,而含蛋氨酸較多.豆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多,而含蛋氨酸較少.這兩類蛋白質混合食用時,必需氨基酸相互補充,接近人體需要,營養(yǎng)價值大為提高.
第三,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質和量的蛋白質.人體沒有為蛋白質設立儲存?zhèn)}庫,如果一次食用過量的蛋白質,勢必造成浪費.相反如食物中蛋白質不足時,青少年發(fā)育不良,成年人會感到乏力,體重下降,抗病力減弱.
第四,食用蛋白質要以足夠的熱量供應為前提.如果熱量供應不足,肌體將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質來作能源。每克蛋白質在體內(nèi)氧化時提供的熱量是18kJ,與葡萄糖相當。用蛋白質作能源是一種浪費,是大材小用。
相關知識
補充蛋白質?別依賴蛋白粉
蛋白質對健康有多重要?中老年人要注意,正確補充蛋白質,別亂吃
蛋白質很重要??怎么正確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怎樣補才科學?
雞蛋和蛋白粉,補充蛋白質誰更好?
妊娠期如何補充蛋白質
如何補蛋白質
怎樣補充蛋白質
孕婦怎么補蛋白質最快,孕婦如何快速補充蛋白質
網(wǎng)址: 蛋白質別亂補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320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