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18:27

1、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2、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3、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4、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5、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

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

9、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10、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xiàn)在一言一行中!

11、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12、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個角落。

13、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4、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塊污漬,凈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5、以濫用水為恥,以節(jié)約水為榮。

16、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科學,樹新風。

18、珍惜自己,關愛他人,革除陋習,從我做起。

19、告別陋習,健康文明。

20、講究公共衛(wèi)生,愛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22、“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問候了嗎?你禮讓了嗎?你幫助別人了嗎?”

習慣自然——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安常處順——安:習慣于;處:居住,居于;順:適合,如意。習慣于平穩(wěn)的日子,處于順利的境遇中。

安常履順——安:習慣于;履:居住,居于;順:適合,如意。習慣于平穩(wěn)的日子,處于順利的境遇中。

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內的。習慣于平穩(wěn)的生活,安守本分。

安常守故——習慣于日常的平穩(wěn)生活,保守舊的一套。指守舊不知變革。

安常習故——習:習慣;故:舊例。安于常規(guī),習慣舊例。形容按照常規(guī)和老套辦事,守舊而不思變革。

安其所習——安于自己所習慣的事物。常指習慣勢力對人的影響和支配。

安于所習——習慣于自己熟悉的東西。常指習慣勢力對人的影響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規(guī),不知變通。

安于現(xiàn)狀——對目前的情況習慣了,不愿改變。

不便水土——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同“不服水土”。

不伏水土——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同“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不能適應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

百里異習——異:不一樣;習:風俗習慣。相隔百里遠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不習地土——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不習水土——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不主故?!食#号f的常規(guī)、習慣。不拘于老的一套。

陳規(guī)陋習——陳舊不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或習慣。

成規(guī)陋習——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為社會準則的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或做法。

一,提高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自于對行為的正確認識。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

二,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事無巨細,都要對自己提出明確,具體而又嚴格的要求,并且認真依照去做,時間長了,自然就成為習慣了。

三,培養(yǎng)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建立督導機制。良好行為的建立除靠自身努力還要靠同學朋友,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與指導,內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就更有利與良好習慣的建立。

(一)嬰兒期(0-3歲)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培養(yǎng)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培養(yǎng)學習習慣、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一、自尊自愛

1、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fā),不染發(fā),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fā),女生不穿高跟鞋。

3、講究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4、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制品,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6、愛惜名譽,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誘惑,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

8、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9、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tài)度要誠懇。

10、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fā)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11、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tài)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時要起立并用雙手。

12、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3、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14、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15、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16、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17、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fā)表見解。

18、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yè),考試不作弊。

19、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guī)定。

20、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yōu)美。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維護學校良好秩序。

21、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墻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涂改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jié)約水電,服從管理。

23、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勞儉樸

24、生活節(jié)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25、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26、生活有規(guī)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堅持鍛煉身體。

27、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28、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

30、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31、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五、嚴于律己

32、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隔離欄。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35、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動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36、遵守網絡道德和安全規(guī)定,不瀏覽、不制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不健康的網站,不進入營業(yè)性網吧。

37、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藥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

38、公共場所不喧嘩,瞻仰烈士陵園等相關場所保持肅穆。

39、觀看演出和比賽,不起哄滋擾,做文明觀眾。

40、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fā)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影響

行為養(yǎng)成習慣

習慣塑造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

課程

在幼兒園和小學銜接的培訓班上,一般會有“行為習慣”這樣的課程,市面上眾多幼小銜接類的圖書中也有行為習慣這樣的分冊。

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飲食起居、生活衛(wèi)生、為人處事、交往禮儀和理財安全等內容,幫助孩子能盡早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以更好的狀態(tài)和表現(xiàn),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從而獲得更好的表現(xiàn)。好的行為習慣也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相關知識

行為養(yǎng)成習慣
行為習慣與健康養(yǎng)生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如何有效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如何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
怎么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
培育孩子健康飲食行為習慣

網址: 行為習慣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60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