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證書】妊娠期高血壓,又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一種在妊娠期間出現的高血壓疾病,通常發(fā)生在妊娠20周以后。它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能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嚴重時可威脅母嬰生命。因此,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的危害及預防措施對于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至關重要。
一、妊娠期高血壓的危害
(一)對孕婦的危害
1.心腦血管意外:妊娠期高血壓可能導致孕婦出現子癇抽搐、腦出血等心腦血管意外,這些病癥可能引發(fā)全身心腦疾病的變化,對孕婦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2.全身系統(tǒng)受損:妊娠期高血壓還可能導致孕婦的全身系統(tǒng)受損,包括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心臟方面可能表現為心包積液、高血壓性心臟??;肝臟方面可能因小血管破裂引起肝包膜下血腫;腎臟方面則可能表現為蛋白尿,甚至腎衰、肌酐增高等。
3.癲癇:孕婦血壓升高之后極易出現身體抽搐的情況,嚴重的時候則會導致癲癇的出現,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威脅孕婦的生命安全。
4.頭暈:孕婦血壓升高之后經常會出現頭暈的癥狀,這是因為大腦供血出現了問題,從而影響了血液當中的含氧量。
(二)對胎兒的危害
1.阻礙胎兒生長:血壓高會導致母體血流減少,從而減少胎兒獲得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進而限制胎兒生長和發(fā)育,導致低出生體重和宮內生長受限等問題。
2.宮內窘迫:血壓高可能導致胎盤血流不足,影響胎兒在子宮內的氧氣供應,導致宮內窘迫,即胎兒在子宮內的環(huán)境不適宜,可能影響胎兒的心率和活動水平。
3.早產風險增加:妊娠期高血壓通常會導致胎盤的血供受到影響,胎兒在宮內會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在臨床上容易出現早產的現象。為了保護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醫(yī)生可能會建議提前結束妊娠。
4.胎兒先天性問題:血壓高在某些情況下與胎兒的先天性問題有關,例如神經管缺陷和心臟缺陷等風險。
二、妊娠期高血壓的預防措施
(一)日常護理
1.孕婦應確保獲得足夠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以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
2.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導致血管收縮和痙攣,這可能影響血壓穩(wěn)定。
3.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長期的不良情緒刺激,因為情緒緊張和壓力可能會升高血壓。
(二)飲食調理
1.孕婦的飲食應均衡,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魚肉、瘦肉、新鮮蔬果等。
2.減少動物脂肪和鹽分的攝入,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避免過多食用高鹽食品,如腌制品、咸魚等。
3.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以及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這些可能會刺激血壓升高。
(三)定期檢查
1.孕婦應定期進行產檢,以監(jiān)測血壓、體重等指標,及時發(fā)現和評估高血壓的風險。
2.如果發(fā)現血壓升高,醫(y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及時控制病情,避免加重。
(四)健康教育
1.加強孕婦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孕期保健的基礎知識,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愉悅心情等。
2.孕婦應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的危害和預防措施,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及時發(fā)現并處理相關癥狀。
(五)藥物治療
1.對于存在妊娠期高血壓高危因素的孕婦,如子癇前期史、腎臟疾病等,醫(y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進行預防。
2.常用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鈣劑等,但孕婦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遵醫(y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
3.藥物治療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六)適量運動
1.孕婦在孕期應適當進行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有助于增強體質,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2.運動時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和強度,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七)控制體重
1.孕婦在孕期應控制體重的增長,避免過度肥胖。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壓的一個危險因素。
2.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來控制體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總而言之,妊娠期高血壓是一種嚴重的孕期并發(fā)癥,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可能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孕婦應充分了解妊娠期高血壓的危害和預防措施,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其發(fā)生的風險。通過日常護理、飲食調理、定期檢查、健康教育和藥物治療等多種手段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生,保障母嬰的健康和安全。(河南省永城市婦幼保健院 麻醉科 趙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