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94%中國城市消費者試圖減鹽,比起美味更要健康

94%中國城市消費者試圖減鹽,比起美味更要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06:52

500

在吃這件事情上,健康變得越來越重要。減少糖、脂肪、碳水這些過去被無數(shù)人視為快樂的源泉的攝入正在成為一種風潮。

如今,輪到鹽了。

鹽對中國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八大菜系無論是酸咸、甜咸、香咸、咸辣、咸鮮,都是在咸味的基礎(chǔ)上變化。多項研究指出中國居民的鹽攝入量連續(xù)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在過去40年間,成年人食鹽每日平均攝入量都在10克以上,高于推薦量的兩倍之多。

食鹽構(gòu)筑了美味的同時,過量使用對健康造成的威脅,使人們陷入了選擇健康還是美味的糾結(jié)之中。

“低鹽生活”的浪潮開始興起。

中國人鹽吃太多了

泡面的完美搭檔是香腸,咸菜蘿卜干是喝粥標配,鴨蛋不咸就不夠有味,哪怕只是醬油拌飯都別有一番風味,即使是水果也要增加一些咸味,吃荔枝可以蘸醬油,吃西瓜可以蘸鹽,更別說醬板鴨、鹽焗雞、臘腸臘肉的美味。

中國人對鹽的美味了如指掌,卻也因此在不知不覺中食鹽過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5克是什么概念呢?

100克掛面就會讓你吃進3克鹽。做菜時加入一勺醬油(約15毫升)、一勺豆瓣醬(約15克)和一勺雞精(約5克),即使不再另外添加鹽,這道菜所含的鹽量已接近7克。

腐乳、咸菜、醬菜等腌制食品和熟食肉類、香腸、罐頭等加工肉制品為了長期保存,往往添加了大量食鹽和防腐劑(也含有鈉), 屬于典型的高鹽食品。

500

中國居民營養(yǎng)狀況調(diào)查顯示,2012 年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烹調(diào)鹽攝入量為 10.5 克,再加上通過加工食品攝入的鹽以及食物本身固有的鹽,我國居民實際鹽攝入量在 12 克左右,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攝入量(5 克)的 2 倍。

2019年7月,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研究分析了中國居民食鹽攝入的數(shù)據(jù)(包括全國900名兒童及26,000名成人)顯示,中國是世界上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40年期間,成年人平均每日鹽攝入量持續(xù)在10克以上。

500

江湖傳言“南甜北咸”,可南方人吃鹽也不少。上述研究結(jié)果顯示,中國北方居民食鹽攝入量居全球最高之一(每日11.2克),但在1980年代每日高達12.8克,之后逐漸呈下降趨勢,尤其到2000年后下降更快。這很大程度得歸功于政府在提高全民減鹽意識上的努力,再加上隨著一年四季果蔬供給豐富,居民對腌菜、咸菜等高鹽食品的依賴逐漸減少。

但這一下降趨勢并沒有出現(xiàn)在南方地區(qū)。南方居民食鹽攝入量從1980年代每日8.8克,大幅增加到2010年代的10.2克。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很可能在于居民更多攝入加工食品以及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

500

在我國,居民 76% 的食鹽攝入來自家庭烹飪,6.4%來自醬油,其余來自外出就餐、預包裝食品等。和家中自己做飯相比,餐館外賣的食品無疑加入更多調(diào)料和添加劑。隨著中國迅速的城市化,工作時長一再被拉長,沒時間做飯,居民外食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長。

相關(guān)知識

新消費都打起了“健康牌”
英媒:健康飲食觀改變中國消費市場
2022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shù)發(fā)布:如何消費更健康?
讓零食“減糖減鹽”不“減味”(品牌論)
2020年中國輕食消費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分析 上海領(lǐng)跑輕食消費
2023第八屆中國最受消費者信賴食品企業(yè)百強榜揭曉
健康鹽城
消費者選擇零食日益關(guān)注健康營養(yǎng)
煙臺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健康城市試點市
科學控糖,消費者做好健康責任人

網(wǎng)址: 94%中國城市消費者試圖減鹽,比起美味更要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1010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