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及裝置
1.本發(fā)明涉及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2.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新的智能技術方法深度學習的巨大推動下,人工智能的各項技術,譬如語音識別技術、指令識別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都有了實質性的發(fā)展并且成功地應用在多項產品中,深度學習是目前計算機視覺領域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也是解決復雜環(huán)境問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計算機視覺作為人類科學技術發(fā)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結合智能技術對失語癥患者進行治療是一項新課題,由于失語癥在腦卒中的發(fā)病率高達26%~38%,是腦卒中常見的致殘病變和后遺癥之一,表現(xiàn)為理解或者產生語言的障礙,失語癥的治療療程一般都比較長,針灸結合語言康復訓練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失語癥的有效療法。為了進行針刺結合語言康復治療,失語癥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或者反復多次前往醫(yī)院,通常以醫(yī)生的認知為主觀判斷,在大量的病歷庫中簡單篩選,選取類似的案例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佳效率低下,因此,我們提出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以解決目前的康復訓練通常以醫(yī)生的認知為主觀判斷,在大量的病歷庫中簡單篩選,選取類似的案例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佳效率低下的問題。
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6.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包括:
7.響應語音識別互動請求;
8.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
9.基于語音識別互動請求,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
10.基于患者健康狀態(tài)生成對應治療方案的治療方案架構樹,并從加載預配置資源數據庫中篩選對應治療方案架構樹的資源子數據集;
11.根據患者健康狀態(tài)內容點選結果,篩選的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
12.進一步的,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
13.獲取用戶的訪問請求,所述訪問請求包括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
14.驗證所述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登錄個人康復訓練賬戶;
15.根據加載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載入下一周期康復訓練計劃。
16.進一步的,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
17.識別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
18.提取當前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
19.將所述特征識別點與預設的語音特征數據庫進行匹配;
20.獲取語音特征數據庫中與所述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相匹配的標準語音識別信息,在標準語音識別信息與所述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匹配度大于預設匹配度時,確認待識別的語音指令信息。
21.進一步的,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建立語音特征數據庫,語音特征數據庫建立方法包括:
22.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其中標準語音指令信息包括系統(tǒng)語音書寫標準;
23.獲取目標用戶針對系統(tǒng)語音書寫標準的仿真語音指令;
24.提取標準的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
25.將所述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輸入待訓練的特征庫建立模型,通過所述特征庫建立模型對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對應的語義樣本特征提取,得到標準語音識別信息。
26.進一步的,所述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的步驟具體包括:
27.獲取標準樣本語音,其中,標準樣本語音通過體感攝像頭采集,基于體感攝像頭采集用戶樣本語音在采樣時刻的彩色數據和深度數據;
28.通過級聯(lián)多任務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檢測所述標準樣本語音,以得到特征標準樣本語音的語音特征點;
29.基于所述語音特征點與標準指令的語音特征點對所述標準樣本語音進行近似變換;將所述標準樣本語音進行隨機音量和對比度預處理,獲取所述標準語音指令信息。
30.進一步的,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
31.獲取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基于用戶當前語音指令調取用戶基本信息;
32.加載歷史病歷的資源數據,獲取歷史病歷對應的康復訓練內容;
33.根據康復訓練內容對歷史導入病歷編輯或按康復訓練計劃新增導入訓練計劃;
34.基于用戶當前語音指令反饋新增訓練計劃,將實際訓練結果和理想訓練結果進行比較,當實際訓練結果大于理想訓練結果時,將實際訓練結果傳回康復訓練服務器;當實際訓練結果小于理想訓練結果時,更改預計理想訓練結果,并將更改后的理想訓練結果回代至函數模型a,使得出的結果重新代入函數模型b中,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實際訓練結果大于理想訓練結果,并輸出該實際訓練結果。
35.進一步的,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的步驟具體包括:
36.獲取試題庫中評估試題,試題庫包含試題題目、所述試題題目的知識結構標簽和題目關聯(lián)病情信息;
37.生成測試信息,采集用戶對所述題目作答產生的測試數據并分析測試結果,采集用戶對所述題目作答產生的測試數據同時從試題庫中獲取題目的答案;
38.獲取分析測試結果,基于分析測試結果生成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并將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輸入能力水平分級深度神經網絡,對所述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進行分類識別,所述分類識別的結果包含所述用戶的訓練能力水平分級信息。
39.進一步的,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
40.輔助康復訓練裝置將康復治療方案導入穴位刺激儀內,穴位刺激儀根據接收到的刺激治療方案控制與其相連接的穴位貼片組件工作,穴位貼片組件對康復治療方案中給出的穴位進行刺激。
41.一種基于所述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所述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具體包括:
42.語音識別響應模塊,用于響應用戶語音識別互動請求;
43.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
44.用戶健康狀態(tài)評估模塊,基于語音識別互動請求,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
45.治療方案篩選模塊,基于患者健康狀態(tài)生成對應治療方案的治療方案架構樹,并從加載預配置資源數據庫中篩選對應治療方案架構樹的資源子數據集;
46.治療方案導入模塊,根據患者健康狀態(tài)內容點選結果,篩選的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
47.進一步的,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具體包括:
48.訪問請求獲取單元,獲取用戶的訪問請求,所述訪問請求包括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
49.用戶登錄驗證單元,驗證所述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登錄個人康復訓練賬戶;
50.康復訓練計劃載入單元,根據加載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載入下一周期康復訓練計劃。
51.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2.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用戶通過用戶端進行訓練和治療方案的定制,然后通信數據的方式加載康復訓練服務器導入的康復訓練計劃,康復訓練服務器通過數據連接醫(yī)生端獲取用戶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同時醫(yī)生端通過所述網絡與所述用戶端進行交互,以實現(xiàn)數據的傳遞和共享,語音識別響應模塊響應用戶語音識別互動請求,基于用戶基本信息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治療方案篩選模塊對用戶治療方案進行多次篩選,治療方案導入模塊將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實現(xiàn)患者訓練和治療的快速響應,針對不同用戶個性化定制不同的訓練以及治療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方法治療效果不佳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附圖說明
53.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的實現(xiàn)流程圖。
54.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一個子流程示意圖。
55.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另一個子流程示意圖。
56.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
建立語音特征數據庫的實現(xiàn)流程圖。
57.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的實現(xiàn)流程圖。
58.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的一個子流程實現(xiàn)流程圖。
59.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的實現(xiàn)流程圖。
60.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的工作流程圖。
61.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62.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的系統(tǒng)架構圖。
63.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穴位刺激儀的結構示意圖。
64.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輔助針刺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65.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66.為了進行針刺結合語言康復治療,失語癥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或者反復多次前往醫(yī)院,通常以醫(yī)生的認知為主觀判斷,在大量的病歷庫中簡單篩選,選取類似的案例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不佳效率低下。
67.因此,我們提出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和裝置,如圖5所示,用戶通過用戶端10進行訓練和治療方案的定制,然后通信數據的方式加載康復訓練服務器30導入的康復訓練計劃,康復訓練服務器30通過數據連接醫(yī)生端20獲取用戶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同時醫(yī)生端20通過所述網絡與所述用戶端10進行交互,以實現(xiàn)數據的傳遞和共享,語音識別響應模塊響應用戶語音識別互動請求,基于用戶基本信息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治療方案篩選模塊對用戶治療方案進行多次篩選,治療方案導入模塊將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實現(xiàn)患者訓練和治療的快速響應,針對不同用戶個性化定制不同的訓練以及治療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方法治療效果不佳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68.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
69.如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包括:
70.步驟s1,響應語音識別互動請求;
71.步驟s2,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
72.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用戶自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戶的年齡、性別、患病原因、患病年限、歷史治療方案、患者分類,其中患者分類分為重癥患者、中等病癥患者、輕等病癥患者;家屬輔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無法表達或表達有障礙的基礎信息,其中,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戶主治醫(yī)師信息、用戶住院記錄(床號、病房號、對應護理人員信息)以及使用或注射藥物記錄,治療方案信息通過醫(yī)生端20載入,醫(yī)生端20通過醫(yī)院病患檔案記錄調取用戶的當前以及歷史治療方案信息。
73.步驟s3,基于語音識別互動請求,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
74.步驟s4,基于患者健康狀態(tài)生成對應治療方案的治療方案架構樹,并從加載預配置資源數據庫中篩選對應治療方案架構樹的資源子數據集;
75.步驟s5,根據患者健康狀態(tài)內容點選結果,篩選的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
76.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康復訓練裝置通過以太網交互連接有穴位刺激儀,穴位刺激儀包括刺激儀主機以及刺激儀執(zhí)行單元,刺激儀執(zhí)行單元具體為對用戶執(zhí)行治療操作的電極帽,電極帽電性連接有刺激儀主機,且刺激儀主機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限定,使用時,刺激儀主機獲取治療方案,然后操控電極帽對用戶穴位進行刺激以及按摩,輔助用戶進行治療。
77.圖2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子流程實現(xiàn)流程圖。
78.如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包括:
79.步驟s101,獲取用戶的訪問請求,所述訪問請求包括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
80.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每位患者對應唯一的賬號,當驗證通過后,則可以執(zhí)行步驟s102;用戶根據身份證實名認證注冊對應賬號,保證了用戶的隱私,且注冊時用戶設置固定代碼組成的密碼用于登錄,同時通過用戶端10錄入用戶的物理信息,其中物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戶的至少一組指紋信息、用戶面部信息以及用戶的語音信息。
81.在本實施例中,用戶端10可以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服務終端。
82.步驟s102,驗證所述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登錄個人康復訓練賬戶;
83.步驟s103,根據加載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載入下一周期康復訓練計劃。
84.在本實施例中,歷史康復訓練記錄指的是從用戶端10登錄后載入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包括病歷名稱、病歷文件大小以及對應病歷內容的康復訓練計劃以及康復訓練計劃所包含的康復訓練數據庫。
85.圖3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的另一個子流程實現(xiàn)流程圖。
86.如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還方法包括:
87.步驟s201,識別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
88.步驟s202,提取當前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
89.步驟s203,將所述特征識別點與預設的語音特征數據庫進行匹配;
90.步驟s204,獲取語音特征數據庫中與所述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相匹配的標準語音識別信息,在標準語音識別信息與所述語音指令的特征識別點匹配度大于預設匹配度時,確認待識別的語音指令信息。
91.在本實施例中,識別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通過用戶端10外接的錄像機或攝像機完成,且外接的錄像機或攝像機是可移動的,其移動通過伺服液壓缸或氣缸驅動完成,從而方便對用戶不規(guī)范的語音進行全方位采集,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對語音的識別,利于患者的康復訓練工作。
92.在本實施例中,識別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基于yolov2卷積神經網絡進行,首先通過用戶端10獲取語音指令,輸入yolov2卷積神經網絡,則獲得場景中的目標物體類別和位置信息,再融合顏色信息后輸入隨機森林獲得康復訓練內容輸出,通過用戶交互模塊獲取當前語音指令的語義。
93.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建立語音特征數據庫的實現(xiàn)流程圖。
94.如圖4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建立語音特征數據庫,語音特征數據庫建立方法包括:
95.步驟s2011,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其中標準語音指令信息包括系統(tǒng)語音書寫標準;
96.步驟s2012,獲取目標用戶針對系統(tǒng)語音書寫標準的仿真語音指令;
97.步驟s2013,提取標準的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
98.步驟s2014,將所述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輸入待訓練的特征庫建立模型,通過所述特征庫建立模型對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對應的語義樣本特征提取,得到標準語音識別信息。
99.在本實施例中,提取標準的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根據需要進行選定,可以是但僅僅是手指附近的區(qū)域特征信息,也可以是僅僅包含手臂的區(qū)域特征信息,當然也可以是對隨機的選擇手指、手腕、手掌、手臂中的至少一個作為仿真語音指令的區(qū)域特征信息進行提取,當然,為了提高仿真語音指令識別的成功率,選擇手指、手腕、手掌、手臂中的至少兩處作為區(qū)域特征信息,可顯著提高仿真語音指令特征識別點識別的成功率。
100.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的實現(xiàn)流程圖。
101.如圖5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獲取標準語音指令信息的步驟具體包括:
102.步驟s2021,獲取標準樣本語音,其中,標準樣本語音通過體感攝像頭采集,基于體感攝像頭采集用戶樣本語音在采樣時刻的彩色數據和深度數據;
103.步驟s2022,通過級聯(lián)多任務卷積神經網絡模型檢測所述標準樣本語音,以得到特征標準樣本語音的語音特征點;
104.步驟s2023,基于所述語音特征點與標準指令的語音特征點對所述標準樣本語音進行近似變換,將所述標準樣本語音進行隨機音量和對比度預處理,獲取所述標準語音指令信息。
105.在本實施例中,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為densenet網絡模型,即深度卷積神經網
絡模型為用于目標分類識別任務的densenet網絡模型,此時對densenet網絡模型采用采用的方法輕量化方法進行輕量化改進,在miniimagenet指令對標準樣本語音上進行實驗驗證。
106.圖6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的一個子流程實現(xiàn)流程圖。
107.如圖6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包括:
108.步驟s301,獲取用戶的當前語音指令,基于用戶當前語音指令調取用戶基本信息;
109.步驟s302,加載歷史病歷的資源數據,獲取歷史病歷對應的康復訓練內容;
110.步驟s303,根據康復訓練內容對歷史導入病歷編輯或按康復訓練計劃新增導入訓練計劃;
111.步驟s304,基于用戶當前語音指令反饋新增訓練計劃,將實際訓練結果和理想訓練結果進行比較;
112.步驟s305,當實際訓練結果大于理想訓練結果時,將實際訓練結果傳回康復訓練服務器30;
113.步驟s306,當實際訓練結果小于理想訓練結果時,更改預計理想訓練結果,并將更改后的理想訓練結果回代至函數模型a,使得出的結果重新代入函數模型b中,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實際訓練結果大于理想訓練結果,
114.步驟s307,并輸出該實際訓練結果。
115.在本實施例中,函數模型a和函數模型b構建基于通過劃定語音指令,能夠將采樣區(qū)域內語音指令通過用戶端10上傳至康復訓練服務器30,并由康復訓練服務器30對采樣區(qū)域內的用戶的訓練結果進行識別比較,由此建立函數模型a和函數模型b,并將理想訓練計劃代入函數模型a和函數模型b中,進而得到理想訓練結果,從而實現(xiàn)對不同用戶訓練計劃的調節(jié),提高了用戶訓練效率。
116.圖7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的實現(xiàn)流程圖。
117.如圖7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方法中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具體包括:
118.步驟s401,獲取試題庫中評估試題,試題庫包含試題題目、所述試題題目的知識結構標簽和題目關聯(lián)病情信息;
119.步驟s402,生成測試信息,采集用戶對所述題目作答產生的測試數據并分析測試結果,采集用戶對所述題目作答產生的測試數據同時從試題庫中獲取題目的答案;
120.步驟s403,獲取分析測試結果,基于分析測試結果生成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并將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輸入能力水平分級深度神經網絡,對所述用戶測試數據矩陣圖進行分類識別,所述分類識別的結果包含所述用戶的訓練能力水平分級信息。
121.在本實施例中,題目按照聽理解、表達、閱讀、書寫四個模塊(試題子系統(tǒng)),依次評估,每個模塊9道題(分簡單、中等、困難各3題,隨機從“評估”題庫中抽取,保證受試者不會因為對題目熟悉后影響評估效果),以此判定患者哪個語言模塊受損較大,評估結果將患者每個語言模塊的嚴重程度由輕到重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根據每個語言模塊的受
損程度隨機從“治療”題庫中抽取相應題目,生成語言康復訓練方案。評估結果與生成的康復訓練方案均可以存儲,以便下一次使用以及康復效果監(jiān)測。
12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方法還包括:
123.步驟s6,輔助康復訓練裝置將康復治療方案導入穴位刺激儀內,穴位刺激儀根據接收到的刺激治療方案控制與其相連接的穴位貼片組件工作,穴位貼片組件對康復治療方案中給出的穴位進行刺激。
124.圖8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的工作流程圖。
125.如圖8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裝置包括:
126.語音識別響應模塊100,用于響應用戶語音識別互動請求;
127.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200,用于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
128.用戶健康狀態(tài)評估模塊300,基于語音識別互動請求,評估用戶健康狀態(tài);
129.治療方案篩選模塊400,基于患者健康狀態(tài)生成對應治療方案的治療方案架構樹,并從加載預配置資源數據庫中篩選對應治療方案架構樹的資源子數據集;
130.治療方案導入模塊500,根據患者健康狀態(tài)內容點選結果,篩選的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
131.圖9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200的結構示意圖,用戶基本信息獲取模塊具體200包括:
132.訪問請求獲取單元210,獲取用戶的訪問請求,所述訪問請求包括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
133.用戶登錄驗證單元220,驗證所述用戶登錄密碼及輔助驗證信息,登錄個人康復訓練賬戶;
134.康復訓練計劃載入單元230,根據加載的歷史康復訓練記錄,載入下一周期康復訓練計劃。
135.如圖10所示,在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的輔助康復訓練裝置還包括穴位刺激儀;
136.穴位刺激儀包括刺激儀主機以及刺激儀執(zhí)行單元,刺激儀執(zhí)行單元具體為對用戶執(zhí)行治療操作的針刺設備,針刺設備電性連接有刺激儀主機3,且刺激儀主機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作限定,使用時,刺激儀主機獲取治療方案,然后操控針刺設備對用戶穴位進行刺激以及按摩,輔助用戶進行治療;
137.針刺設備包括治療頭盔1和治療貼片2,其中,治療頭盔1安裝在患者的頭部,用于患者頭部的治療,治療貼片2貼合患者身體設置,用于輔助患者身體穴位的治療,治療貼片2通過控制導線與刺激儀主機3電性連接,且治療貼片上2設置有主針刺部21以及主加熱件22,主針刺部21以與主加熱件22配合工作,起到了增強患者舒適度,并提高患者治療效率的作用。
138.在本實施例中,治療頭盔1包括:
139.頭盔主體11,用于套設在患者頭部,并對患者頭部進行保護;
140.設置在頭盔主體11上的輔助針刺部12,所述輔助針刺部12至少設置有一組,周向設置在頭盔主體內,且為了適應患者不同穴位的針刺工作,輔助針刺部12固定連接有針刺部調節(jié)件13,針刺部調節(jié)件13具體為液壓缸、氣缸或電動推桿,工作時,針刺部調節(jié)件13帶動輔助針刺部12移動,從而實現(xiàn)了對輔助針刺部12位置的調節(jié)。
141.如圖11所示,輔助針刺部12包括:
142.針刺部殼體121;
143.輔助針刺件122,用于執(zhí)行穴位按摩,輔助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144.患者按摩件123,與輔助針刺件122固定連接,至少設置有一組,用于患者頭部的按摩,減輕患者的不適和疼痛,以及
145.設置在針刺部殼體上的輔助加熱件124,用于患者頭部和穴位的加熱,輔助患者的治療。
14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患者按摩件123具體為按摩球或震動塊,其采用彈性體材質,患者按摩件123固定連接有震動電機,同時輔助加熱件124具體為電加熱棒或電阻絲,其電性連接有刺激儀主機3。
147.綜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用戶通過用戶端10進行訓練和治療方案的定制,然后通信數據的方式加載康復訓練服務器30導入的康復訓練計劃,康復訓練服務器30通過數據連接醫(yī)生端20獲取用戶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同時醫(yī)生端20通過所述網絡與所述用戶端10進行交互,以實現(xiàn)數據的傳遞和共享,語音識別響應模塊響應用戶語音識別互動請求,基于用戶基本信息獲取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用戶自建信息、家屬輔助信息、護士創(chuàng)建信息及治療方案信息,治療方案篩選模塊對用戶治療方案進行多次篩選,治療方案導入模塊將康復治療方案導入輔助康復訓練裝置中,實現(xiàn)患者訓練和治療的快速響應,針對不同用戶個性化定制不同的訓練以及治療方案,解決了現(xiàn)有方法治療效果不佳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14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相關知識
腦卒中后失語患者的語言康復護理
淺談失語癥兒童的語言康復訓練
國際言語治療的訓練方法,助失語患者重獲新聲
運動性失語癥康復訓練方法
言語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失語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應用
言語障礙患者的康復PPT
如何進行失語語言康復訓練?
言語治療的訓練方法:失語患者如何重新開口交流?學習下
言語訓練的內容及方法
言語障礙康復的綜合訓練首先應進行()
網址: 基于融合語音識別的失語癥患者輔助康復訓練方法及裝置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8190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