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衛(wèi)組織統(tǒng)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超77歲,五大健康風險要關注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期,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衛(wèi)生統(tǒng)計》報告,提供了全球最新衛(wèi)生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除了更新全球預期壽命和主要疾病負擔、以及主要健康風險因素等信息,2021年報告還重點關注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分享這份報告的關鍵要點,并關注相關中國數(shù)據(jù)。
截圖來源:參考資料[1]
1. 新冠疫情對全球人口健康構成重大挑戰(zhàn)
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5月1日,全球超過1.53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超過320萬人因此喪生。
從全球來看,美洲區(qū)域和歐洲區(qū)域受影響最大,共占全球報告病例的四分之三以上;幾乎一半(48%)的新冠病毒疾?。–OVID-19)相關死亡報告發(fā)生在美洲地區(qū),三分之一(34%)發(fā)生在歐洲地區(qū)。在東南亞區(qū)域迄今報告的2310萬例病例中,超過86%發(fā)生在印度。
▲全球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分布(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從全球數(shù)據(jù)來看,男性和女性的確診情況相似(48.7% vs 51.3%),但死亡病例中男性占比明顯更高(57.6% vs 42.4%)。無論男女,30-39歲人群的病例數(shù)最多,約占所有病例的20%,大約60%的病例發(fā)生在20-60歲人群。死亡病例數(shù)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80歲人群病例最多(占三分之一)。
新冠病毒疾?。–OVID-19)已成為全球的主要死因,造成了相當多的額外死亡。WHO初步估計,2020年直接和間接歸因于COVID-19的全球超額死亡總數(shù)至少為300萬,遠多于當年報告的180萬COVID-19死亡人數(shù)。
目前,WHO與全球疫苗免疫聯(lián)盟(GAVI)、疫苗聯(lián)盟、流行病預防創(chuàng)新聯(lián)盟(CEPI)合作,共同領導COVAX倡議,以加快COVID-19檢測、療法和疫苗的開發(fā)、生產和公平獲取。報告指出,“實現(xiàn)公平的全球疫苗接種勢在必行,否則出現(xiàn)更具毒性或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的風險仍然很高:除非每個人都安全,否則沒有人是安全的?!?/p>
2. 預期壽命和預期健康壽命
全球人口的壽命繼續(xù)延長,健康狀況持續(xù)改善。全球預期壽命從2000年的66.8歲增加到2019年的73.3歲;健康預期壽命從2000年的58.3歲增加到2019年的63.7歲。盡管具有相似的增長趨勢,但女性的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始終更長。
這兩個指標在低收入國家(LIC)的改善最快,主要反映在過去20年中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減少。歐洲和西太平洋區(qū)域也取得顯著進展,預期壽命分別達到78.2歲和77.7歲,健康預期壽命也在全球領先,分別為68.3歲和68.6歲。
在中國,2019年整體預期壽命為77.4歲(男性74.7歲,女性80.5歲),健康預期壽命為68.5歲(男性67.2歲,女性70.0歲)。相較于2016年數(shù)據(jù)有所延長,但主要體現(xiàn)在女性壽命的改善上,男性整體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甚至都還略有“倒退”。
▲2019年,全球不同區(qū)域人口,在一生時間中健康預期壽命的占比。每個圓點代表一個國家的數(shù)據(jù)。圓點越大,健康預期壽命越長。越偏右,一生中健康事件占比越高。(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翻譯:醫(yī)學新視點)
報告指出,壽命的延長也反映了過去20年死亡率和發(fā)病率的變化。在全球范圍內,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和受傷導致的死亡和殘疾都有所減少。
3. 疾病負擔:母嬰和傳染病死亡減少
壽命延長趨勢的主要原因在于傳染病的顯著改善。因傳染病、孕產婦、圍產期和營養(yǎng)狀況而導致的死亡持續(xù)減少。
2019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37.7‰,自1990年以來下降59%;新生兒死亡率為17.5‰,自1990年以來下降52%;2017年全球孕產婦死亡率為211例/10萬活產,自2000年來下降38%。在中國,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9‰,新生兒死亡率為4‰;2017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9例/10萬活產。
艾滋病和肺結核均已跌出2019年全球前10死因,瘧疾死亡率也大幅改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警惕,這些疾病仍然構成重大威脅。
結核病(TB)仍然是世界上單一傳染源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圍內,2019年估計有1000萬人患結核病,這一數(shù)字近年來改善非常緩慢。中國是結核負擔第三高的國家,2019年結核發(fā)病率為58例/10萬人。
1998年之后,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數(shù)減少了40%。2019年,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數(shù)約為170萬人,但這距離2020年新感染人數(shù)少于50萬的全球目標相距甚遠。
相較于2000年,瘧疾死亡率降低超過一半(25例/10萬危險人群 vs 10例/10萬危險人群)。與2015年相比,2019年瘧疾死亡率降低18%,還遠未達到2020年降低40%的目標。
2019年約有2.96億人患有慢性乙肝(定義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其中,只有約10%(3040萬)乙肝患者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只有660萬確診乙肝患者接受了治療。2019年,乙肝導致估計82萬人死亡,主要死因是肝硬化和肝癌。疫苗可安全有效預防乙肝。全球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感染比例從1980年代-2000年代初(疫苗應用前)的約5%下降至2019年的0.94%。2019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感染率為0.22%。
圖片來源:123RF
4. 疾病負擔:慢病死亡增加
隨著人口老齡化,非傳染性疾病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要健康風險。全球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shù)占比從2000年的60.8%增加到2019年的73.6%。
2000-2019年,全球各地區(qū)所有年齡段的四種主要慢?。ò┌Y、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乃劳雎首兓厔莞饔胁煌?。在全球范圍內,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下降了3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癥,分別下降了27%和16%。然而,糖尿病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卻增加了3%。
全球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率(以30-70歲四種主要慢病的死亡率評估)從2000年的22.9%下降到2019年的17.8%,但2015年來改善緩慢。在中國,慢病過早死亡率為15.9%。
盡管四種主要慢病的整體死亡率正在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長和老齡化,總死亡人數(shù)仍在增加,僅這四大類疾病在 2019 年就奪走了 3320 萬人的生命,比 2000 年增加了 28%。
5. 健康風險因素
報告指出,兒童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緩、消瘦和超重)、貧血、親密伴侶暴力、吸煙、飲酒、肥胖、缺乏運動、反式脂肪酸(TFA)、安全用水和衛(wèi)生設施、室內外空氣污染和高血壓都會造成相當?shù)募膊∝摀е逻^早死亡。其中,煙草和酒精攝入、高血壓、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作為主要風險因素將需要緊急和有針對性的干預。
比如,2016年,全球肥胖(BMI>30)率上升至13.1%,27.5%的成人身體活動不足;2015年全球成人高血壓(上壓>140 mmHg和/或下壓>90 mmHg)年齡標化患病率達到22.1%。
從中國的部分危險因素來看,預防慢病也十分值得關注:
2019年中國15歲以上人群人均飲酒量相當于6升純酒精,高于全球平均數(shù);
2018年中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4.7%,高于全球平均數(shù);
2015年,中國成人高血壓的年齡標化患病率為19.2%;
2016年,5-19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為11.7%,成人年齡標化肥胖率為6.2%。
此外,2016年,中國可歸因于空氣污染(包括室內和大氣)的年齡標化死亡率為112.7/10萬人。
圖片來源:123RF
此外,全球自殺、他殺、意外中毒和道路交通傷害造成的死亡率也在穩(wěn)步下降,但仍有更多此類死亡可以被預防,男性死于這些原因的風險高于女性。
報告還指出,除了對傳染病、慢病以及傷害的預防和控制,WHO也將繼續(xù)關注醫(yī)療服務的公平獲得,以及新冠大流行之下保障基本醫(yī)療服務,以促進健康相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達成。
WHO總干事譚德塞博士表示,“COVID-19不是第一次大流行,也可能不會是最后一次。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風險),我們必須有更好的健康數(shù)據(jù)?!?/p>
相關知識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guī)劃》發(fā)布 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左右
關于肥胖 世衛(wèi)組織這么說
關于肥胖,世衛(wèi)組織這么說
預期壽命與健康預期壽命差距持續(xù)擴大 國藥賽諾根黑科技瑞拓齡成新希望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預計超3億,聚焦老年常見病主動預防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目標——“8020”
健康生活方式能提高中國成年人的期望壽命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預防控制指南(2021)
權威!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健康飲食五項原則”,2019年從健康飲食開始!
北大團隊超50萬人研究:遵循這5種健康生活方式,壽命延長6.3年
網址: 2021世衛(wèi)組織統(tǒng)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超77歲,五大健康風險要關注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1470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