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普|海鮮好吃,暗藏風險!這些安全知識一定要知道

科普|海鮮好吃,暗藏風險!這些安全知識一定要知道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7日 13:06

夏日晚上,叫上親朋好友或者三五知己,無論是在家食用海鮮大餐,還是外出到餐館吃海鮮料理、自助海鮮、海鮮燒烤,吹著空調,配上啤酒,十分愜意。

不過,吃海鮮還是存在著一些健康隱患的,如果不注意,可能會引起過敏、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痛風等多種疾病。因此,普通老百姓需要知道一些食用海鮮的健康安全知識,才能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保護身體健康,避免各種疾病。

吃海鮮要注意什么?

一、過敏體質尤其是對海鮮過敏的人群忌食海鮮

海鮮中的魚蝦蟹等品種蛋白質含量都很高,尤其是含有大量的異種蛋白,能直接或間接激活體內的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在人體產(chǎn)生一些復雜的生化反應,導致過敏反應。

少數(shù)人因天生缺乏分解組織胺的酶,吃了新鮮的魚蝦蟹等,就會出現(xiàn)過敏。食用海鮮后過敏的癥狀一般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發(fā)紅、水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一旦考慮食用海鮮發(fā)生過敏,應立即停止食用海鮮,并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通常包括抗組胺類藥物,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若過敏嚴重的患者可出現(xiàn)喉頭水腫、呼吸困難、休克等急癥,應立即至醫(yī)院急救,一般需緊急使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藥等進行急救處理。

因此,對于過敏體質尤其是對海鮮過敏的人群因為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建議不要吃海鮮。

二、 海鮮最好煮熟吃,生吃有風險

海鮮中有可能會沾染一些致病性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等。魚蝦蟹、海螺等海產(chǎn)品中經(jīng)常攜帶的細菌有副溶血弧菌、創(chuàng)傷弧菌、霍亂弧菌、李斯特單核增生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菌等,其中最主要的病原菌是副溶血性弧菌。而副溶血弧菌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

同時,海螺等貝殼類海鮮中可能有管圓線蟲、肺吸蟲、血吸蟲等多種寄生蟲,還可能攜帶諾如病毒、甲肝病毒等致病性病毒。如果生食海產(chǎn)品或者食用未充分煮熟煮透的海產(chǎn)品,感染副溶血弧菌等細菌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fā)熱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嚴重者引起敗血癥,或因為嚴重腹瀉出現(xiàn)血壓下降、休克等癥狀。感染肺吸蟲、血吸蟲等寄生蟲,則可導致肺吸蟲病或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病。

若感染諾如病毒,常引起秋冬季胃腸炎,而感染甲肝病毒則會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因此,食用海產(chǎn)品前要充分煮熟、蒸透,因為高溫可以殺死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的蟲卵,是最方便經(jīng)濟的消毒滅菌的方法。

如果一定要生吃海鮮,建議先冷凍1-2小時,再采用淡鹽水浸泡,最后生吃海鮮時加入芥末和醋,有一定的殺菌和殺滅寄生蟲的作用。

三、 吃海鮮盡量選擇活的、新鮮的海鮮

為了減少吃海鮮引發(fā)的急性胃腸炎及食物中毒,購買海鮮應該盡量選購活的、新鮮的海鮮。由于蝦蟹均含高蛋白,死亡之后若不及時冰凍處理,蛋白質極易腐敗變質,產(chǎn)生一些毒素,另外冰凍海鮮在冰凍、儲存、解凍過程中也存在腐敗變質的可能。還需要注意的是,海鮮隔夜放冰箱是不建議繼續(xù)食用的。海鮮屬于較為容易滋生細菌的一類食物,若當天吃不完,過夜后便可能滋生大量的細菌,同時產(chǎn)生較多蛋白質降解物,導致海鮮中的營養(yǎng)物質受到破壞,出現(xiàn)變質。所以吃了隔夜并且冷藏后的海鮮,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的癥狀。

四、 吃海鮮最好不要喝啤酒

吃海鮮時最好不要喝啤酒。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代謝易產(chǎn)生尿酸;啤酒則含有維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謝的催化劑。嘌呤、苷酸與維生素B1混合在一起,會發(fā)生化學作用,導致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破壞原來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以鈉鹽的形式沉淀下來,最后導致痛風以及腎結石,特別是有痛風病史的人建議少吃海鮮,更要避免吃海鮮的時候喝啤酒,因為會誘導痛風發(fā)作。

如果要喝酒,吃海鮮時建議搭配白酒或葡萄酒。白酒之中的嘌呤含量相對來說比較低,而且海鮮本身屬于寒涼性質的食物,吃多之后容易導致胃痛現(xiàn)象,白酒屬于一種熱性的飲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海鮮對于胃腸道的刺激。白葡萄酒酸度較高,有很好的去腥作用,此外能起到殺菌作用,也適于與海鮮搭配。

五、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需要避免吃海鮮

以下疾病患者應限制或避免食用海鮮:

⑴肝腎功能不全:海鮮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可能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加重疾病癥狀,因此患有肝腎功能不全的人應限制或避免食用海鮮。

⑵消化系統(tǒng)疾?。夯加形笣儭⑽秆椎认到y(tǒng)疾病的人應謹慎食用海鮮,因為海鮮中常有一些刺激性物質以及高含量蛋白質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⑶心腦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限制或避免食用高膽固醇的海鮮,如蝦、蟹等,以防止血脂升高和血管堵塞。

⑷高尿酸血癥: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代謝易產(chǎn)生尿酸。因此患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人應避免食用易引起尿酸升高的海鮮。

六、海鮮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食用

一般情況下海鮮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食用,避免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⑴含鞣酸的食物:海鮮通常含有高蛋白、鈣、磷等營養(yǎng)素,如果與葡萄、山楂、柿子、茶等鞣酸類含量高的食物一起食用,會使鈣與鞣酸結合,導致冷凝,引起嘔吐、惡心、腹痛等胃腸不適。

⑵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品:蝦、蟹、牡蠣這些海鮮里都含有少量砷元素,海鮮內所含的砷為對人體沒有害處的五階砷,而當我們吃海鮮的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五階砷與維生素C發(fā)生化學反應,會生成對人體有劇毒的三階砷。因此,當海鮮與大量維C同食后會引發(fā)食物中毒,最好不要同吃。

以上就是食用海鮮時需要知道的健康小知識,希望大家關注這些吃海鮮時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相關知識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知識五大點,你一定要知道!
安全吃海鮮必須知道的8件事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
食品安全知識,你知道嗎?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系列一
【健康科普】食品安全五大要點,您知道多少?
想生二胎?這些風險你一定要知道
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知識大全.docx
食品安全宣傳科普知識
食品安全宣傳周丨科普食品安全知識

網(wǎng)址: 科普|海鮮好吃,暗藏風險!這些安全知識一定要知道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50094.html

推薦資訊